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地方性生活类报纸,做好民生新闻的诀窍在于与读者保持良性互动,让读者参与办报.2006年,<牡丹晚报>一组关于"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讨论就是通过民生热线,让读者参与办报的成功实践.这次讨论活动前后历时半个月,共发消息、评论、读者看法28篇,图片2幅,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读者拥有量的最大化。报纸办得好不好,很重要的一条是看读者满意不满意,这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办报方针的重要体现。而读者对报纸的满意度,往往取决于服务读者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服务性越强,报纸与读者的联系就越紧密,报纸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在西方新闻界,服务性新闻历来受到重视。1917年普利策新闻奖刚创设时,只有两个奖项,即“公众服务成绩优异奖”和“新闻奖”,后来增加到14个奖项,但“公众服务成绩优异奖”仍居首位。在我国,服务性报道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和拓宽…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党报能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三贴近”,成了很长时间以来报业普遍提倡的办报宗旨。从中央到地方的新闻媒体,开始重视为读者提供服务,采用许多新颖的报道形式,其中,“实用性报道”(也称“服务性报道”)频频出现在新闻媒体上,受到读者的欢迎。这种实用性报道与一般新闻报  相似文献   

4.
王杰  刘明 《新闻前哨》2004,(8):45-45
与读者互动办报,可以说是许多办报人心中的理念。“努力让报纸与读者互动起来”,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张研农概括提出的这一要求,体现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与落实“三贴近”的统一,是报纸新闻宣传提高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5.
体验式报道,又被称为“参与式报道”、“介入式报道”,它是记者隐瞒身份并且转换成与被采访对象相同的角色,亲身体验后采写的报道。 纵观近几年国内报纸,无论是国家级大报,还是地方性报;无论是党报,还是生活类报纸,抑或是行业报,许多报纸都发表过生动感性的体验式新闻,一些记者因为敢入虎穴,采写了一系列体验式报道而声名远扬,一些报纸甚至把体验式报道当成了报纸的新卖点,藉此吸引读者的眼光。 随着报业的发展,报道形式不断出新。体验式报道作为近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出现较多的一种报道形式,它在吸引读者关注的同时,也引起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阅读报纸的时间在减少。对报纸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了“速读”时代。“速读”的阅读方式,则把媒体从“受众时代”带到了“用户时代”。通俗地说,“受众时代”的报纸做的是大锅饭,读者在“看报纸”,“用户时代”的报纸要做的是小锅菜,用户要使用、要参与、要跟内容和观点互动。  相似文献   

7.
报纸的新闻网站和受众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 ,其直接、及时和深广是任何传统媒体都无法比拟的。经常将报纸策划的新闻选题 ,从另一个层面让读者参与进来 ,这有助于媒体了解与把握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 ,从而正确引导舆论。报纸针对在版面上“热谈”的话题 ,同时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立“窗口” ,给网民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想法、观点的渠道 ,不仅可以激发读者的兴趣 ,还可以扩大“本报”在读者中的影响 ,更好地吸引读者。多用互动、互通、双向交流的形式办报 ,对不断拓展报业空间可产生积极的作用。从本报“服务导刊”(周刊)摸索报纸与网络媒体互动的…  相似文献   

8.
党报以正面报道为主,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是“政治家办报”的必然要求。但近一个时期以来,尤其是在报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有些党报在宣传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一些偏差,认为“以正面报道为主报纸就不可能办得生动活泼”、“以正面报道为主报纸就没有‘卖点’,甚至直接影响到广告创收”,等等,有的甚至公然散布“政治家办报没有饭吃”的错误论调。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反映到版面上便是“四多”,即带“血”的新闻多(热衷于渲染凶杀、事故、灾害);带“色”的新闻多(色情与性充斥版面,不  相似文献   

9.
郑健 《军事记者》2003,(10):24-25
所谓报纸与读者的需求互动,一方面指报纸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把握、调整新闻宣传,读者需要什么内容,就宣传什么内容,喜欢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而不是脱离读者,从主观愿望出发,搞一厢情愿;另一方面指报纸要通过新闻宣传,对读者发挥好舆论影响和引导作用,甚至吸引读者参与其中,提升读者的认识,从而达到团结、教育、激励读者的目的。互动才能夯实报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报纸宣传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办报的目的从来都是服务读者、影响读者,而不是为办报而办报。党委机关报更是如此。要服务和影响,就必须注重读者这个对象。对此,毛泽东同志有一…  相似文献   

10.
张兴  胡涛 《新闻窗》2010,(5):12-14
报纸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必须树立强烈的读者意识。这是几乎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知晓的道理,但要使读者意识成为一种自觉与本能,却并非易事。有句俗话说:“说得轻巧,吃棵灯草”,看似容易的事往往做起来很难。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报纸上充斥着大量缺乏读者意识的稿件。  相似文献   

11.
导向正确,安全出版,这是党和政府对报纸从业人员最起码的要求。导向是报纸的生命,导向错了,报纸险情不断,不利工作大局,影响社会稳定,无论给你什么处罚,也无法挽救。防范报纸风险一定要站在“政治家办报”的高度来认识,化险为夷,实现“零风险”办报。防范风险是党和政府赋予我们报人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是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殷切希望之所在。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和变革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形势,统一思想的任务很重,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维护稳定的任务很重,如果我们在报道中稍有不慎,很可能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给党和人民造祸。因此,我们要把防范报纸风险当作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12.
研究读者需求,是每家报社、每个编辑的必做作业.从报纸产生数百年的历史看,报纸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多样化、多层次化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适应和满足读者不断变化了的需求.报社只有掌握了读者需求,才能明确办报方向,把握编辑思想,从而有效发挥媒体的宣传功能.笔者结合<河北科技报>去年开展的读者调查活动,从跟踪并满足农村读者需求的角度谈谈科技报道思想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提倡报纸与读者互动,做好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可以说是已经深入许多办报人心中的理念。这是报业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报纸确立读者主体地位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是报纸增强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切实贯彻“三贴近”原则,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实现新闻宣传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有效途径。报纸与读者互动,就是报纸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一种很常用、很管用的方式。要用“…  相似文献   

14.
年年报道“两会”,岁岁各有千秋。今年,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对北京市“两会”和全国“两会”的报道,与往年最大不同在于:以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为主体开展各项宣传,充分反映了代表、委员的心声,反映了老百姓普遍关切的热点问题,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深入了一步、这不仅提高了“两会”的声望,让人感到“两会”开得很有生气,很务实,而且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信任,使人觉得可读性、吸引力都很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媒体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农村类报纸为坚守和拓展市场,将“服务性、指导性、可读性”并重的办报方针进行延伸,相继推出了许多与读者互动的栏目与活动。作为安徽日报农村版《农业周刊》编辑,我认为,互动服务是农村类报纸践行新闻“三贴近”的生动体现,是提高报纸亲和力和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农村类报纸应把互动服务作为一种不变理念长期坚守。  相似文献   

16.
读者是报纸的消费者,也是报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报纸与读者的互动,是当今报业追求传播效果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研究课题。互动式报道是指通过策划、组织读者参与感兴趣的社会性活动,来实现对某一特定新闻的报道。互动式报道是拓展新闻报道空间、塑造个性化报纸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报纸与读者的互动呢?笔者认为,选择精当的选题,深挖活动内涵是成功进行互动式报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塑造出互动报道品牌,拓展互动空间,进而最大限度地做好互动式报道。选题精当才能实现多方共赢互动式报道成功…  相似文献   

17.
报纸要有正确的导向,这是中央对媒体的严肃要求,也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办报必须讲可读性,这是新闻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媒体对读者应负的责任。明明白白的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又常常让人感到困扰。强调导向,强调指导性,往往夸大了其宣传功能,把媒体当成指挥工作的工具。逢会必报,今天一个典型,明天一个经验,尤其是领导活动、讲话,几乎成了要闻版的“常客”。这种状态的报纸,读者不愿看,看都不看的报纸自然就使  相似文献   

18.
时事报道是地方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读者认识中国、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但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第四媒体”——网络新闻对报纸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对时事报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提高时事的可读性,让读者愿意看,喜欢看,这可是摆在时事编辑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代的变化,报纸自身的局限,都需要我们在为读者选择信息时,不仅要强调可读性,而且要具有易读性、必读性,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版面上,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和老百姓关心的热点新闻。  相似文献   

19.
王治平 《新闻界》2001,(1):51-52
谈到经济报道,我们会时常听到读者的抱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难读”;记者叫苦,“经济新闻写不出新意”;编辑苦恼,“编的经济新闻不疼不痒”。类似“产粮多少”、“创产值多少”、“获利润多少”、“套话+数字+过程”式等,简单化、填空式,一厂一店一村一品式的经济报道常常占据着报纸经济新闻的版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我们新闻工作者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缺乏深刻的分析和认识;对变化着的受众群的新需求缺乏准确的把握;对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特征和社会功能缺乏全面的理解等有很大关系。因而改进…  相似文献   

20.
一张报纸,其版面形态可以简单地复制,但记者的作风、新闻的质量、报纸的风格、活动的规模和特色却难以模仿,而恰恰又是这些元素构成了一张报纸独有的核心竞争力。近两年来,沈阳晚报文化娱乐报道在创新报道内容,拓展新闻外延,把创新的重点放在与读者的互动上。实践证明,互动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变刻板的新闻报道为活泼的编读交流,使以往沉闷的文娱报道平添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