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杜威十进分类法对中国图书分类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十进分类法(DDC)于1876年发表,至今已有120年历史.在这120年里,DDC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目前DDC已用30多种文字出版,被135个国家和地区采用,DDC分类号出现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印刷卡片、英美在版编目以及12个国家的机读目录和国家书目上.  相似文献   

2.
为提升外文电子资源的编目效率,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积极开展杜威分类法(DDC)与中图分类法(CLC)自动转换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11年1月18日下午,图书馆举行分类自动转换系统阶段性研讨会,陈进馆长、林皓明副馆长、采编部、  相似文献   

3.
《杜威法》 ,原名《杜威十进分类法》 ,其英文名称为《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andRelativeIndex》 ,简称DDC。是美国图书馆学家、文献分类学家杜威于1876年编制出版。它是世界上最著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文献分类法。我与《杜威法》的关系 ,主要是对它不断学习 ,不断研  相似文献   

4.
《杜威十进分类法》第22版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十进分类法》第 2 2版 (DDC2 2 )已于 2 0 0 3年 9月正式出版发行。本文介绍了新版DDC2 2的编辑原则 ,类目的增、删、改情况以及在结构上的重大调整 ,并简要介绍了DDC网络版  相似文献   

5.
崔瑞琴 《图书馆论坛》1997,(3):70-70,53
杜威十进制分类法,简称DDC,一直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图书分类标准,它的思想也为我国现代图书分类法所借鉴和采用。就DDC而言,自1876年第一次正式出版到1989年20版的100来年时间里,一直处于发展、充实和深化的演变过程中,其中的许多内容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古籍编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锡铎 《图书馆论坛》2003,23(6):143-145
图书馆文献编目多种,古籍编目历史最久而现实最落后,表现在至今没有统一的“四部分类法”,没形成统一的著录条例,尚有百万册以上的线装书没有编目。因此,笔者对这三方面问题的解决,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国内韩文文献编目的现状与问题入手,着重探讨韩文文献编目中的几个关键问题:MARC类型的选择、编目数据源的选择、编目队伍的建设等。认为:采用CNMARC进行韩文文献编目符合国内图书馆编目工作实际;国内图书馆自己编制数据而不是套录韩国的书目数据在技术上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充分利用、整合各种有效的人力资源可以解决韩文编目力量薄弱的问题。最后,从系统调试、模板设计、具体著录等方面对韩文图书编目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各图书馆在进行韩文编目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戴剑波  侯汉清 《情报学报》2006,25(5):594-599
实现文献分类法之间的互操作是信息组织和检索的迫切需要。目前在国内外大多数分类法之间互操作研究项目中,基本上是采用人工判断的方法来建立类目映射关系。笔者认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LC)和《杜威十进分类法》(DDC)的类目表达的整体概念可以分解成多个概念因素,整体相似可以建立在部分相似的基础上,可通过计算类目概念因素的相似度得到类目整体概念之间的相似度。在CLC与DDC自动映射系统中,类目表达的概念可以分解成类名词、注释词、下位词、上位词,根据相似值最大原则对概念因素进行配对,通过配对概念的加权,实现类目之间相似度的自动计算。根据类目相似值、类目对应概念因素(即对应词)的差额、相等概念因素(即等价词)的类别3个参数制订了详细的类目映射规则。本文还介绍了CLC与DDC自动映射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我国文献分类、编目与主题法等知识组织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开设课程的学校院系、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的改进与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0.
冯倍青 《图书馆论坛》2007,27(1):107-10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是普通图书编目工作的理论依据,通过阅读、研究,本文从几方面阐述了它们之中存在的错漏。  相似文献   

11.
以提高基于中介式文献传递的用户馆服务效率为目的,采用ASP技术构建网络化、个性化的文献传递系统。该系统针对本馆文献传递工作实际,实现用户端和管理端的自动化。用户端具有申请表单提交、表单结果查询与下载、用户密码修改3个功能;管理端用于文献传递馆员的事务处理,具有文献请求处理、账户信息管理、数据查询修改3大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本馆原文传递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利用元数据来增强电子政务公文系统的可操作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数据一致性,首先简单论述元数据的定义及其在电子政务公文系统中的一般作用,然后以“辽宁省大连市委办公系统软件工程中的公文系统”开发实践为例,从数据存储、数据交换、数据展现等几个方面多角度探讨元数据在电子政务公文系统中的应用和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博客在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论述了博客对于文献检索教学的深远影响,探讨了博客应用于文献检索课教学的优势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结合馆藏文献检索系统的开发,介绍了利用ADO技术在Web页面上检索文献信息的方法,对其工作原理、ODBC数据源指定、文献检索的方法与设计等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并分析了这种技术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信息网络化的实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从读者需求信息和文献订购信息两大基本网络的组织与利用以及现代化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论述了实现文献采访信息工作网络化对高校图书馆提高文献采访工作水平,更好地实现为大学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宗旨的作用及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图书馆文献传递工作出发,探讨中小型图书馆如何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文献传递工作的统计和原文数据库建库工作,利用统计结果定量分析该工作的文献满足率、申请文献类型、文献合作单位等信息,并提出相关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Most search engines display some document metadata, such as title, snippet and URL,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turned hits to aid users in determining documents. However, metadata is usually fragmented pieces of information that, even when combined, does not provide an overview of a returned document.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echanism of enriching metadata of the returned results by incorporating automatically extracted document keyphrases with each returned hit. We hypothesize that keyphrases of a document can better represent the major theme in that document. Therefore, by examining the keyphrases in each returned hit, users can better predict the content of documents and the time spent on downloading and examining the irrelevant documents will be reduced substantially.  相似文献   

18.
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问题的核心是方法问题.文章论述了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的方法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在此基础上,提高了高校图书馆文献经费预算与分配的模式,即"模型 原则 综合平衡"的模式.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文献采集原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献选择是文献采集工作的核心,在文献采集系统范围内,决定文献采集系统输出变化的是文献选择。现有文献选择理论的缺陷是无法指导实践,需要从文献采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出发,考虑其效益。由此,文献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在成本相同情况下,优先选择概率使用价值大的文献。  相似文献   

20.
从传统中走出──论文献保护发展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reservation of document records began with the origin of writing. With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uman thinking about document records is changing, from the one with the purpose of collection to the one with the purpose of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