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刘祥玖 《传媒观察》2002,(11):25-27
报业成都模式:竞争趋同 中国市场报的趋同化历程是从都市报开始的。成都既是中国都市报的发韧地,也是中国报业趋同化竞争源头。1995年初,《华西都市报》成功开创都市报模式后,1995年8月开始,《成都商报》确定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定位,对《华西都市报》进行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从而引发成都报业第一轮趋同化竞争。同时也标志  相似文献   

2.
赖正斌 《传媒》2006,(12):70-7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报界过了十几年的"太平日子".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报业的平静被打破,竞争的激流开始汹涌起来.一批完全市场化的报纸迅速崛起,比如名扬中原的《楚天都市报》、《大河报》,声震西北的《华商报》,称雄西南的《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横跨珠三角的《南方都市报》等,在报业市场上掀起一浪又一浪的竞争波澜.  相似文献   

3.
崔江红  蔡正鹏 《传媒》2011,(11):32-34
一度烽火连天的成都报业市场,经过近十年的"苦战",由21世纪初的"七雄争霸"演变为当今的"两军对垒"。两大报团分别以两份领军报纸《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为竞争主轴,以各自定位分别与集团主打都市报基本趋同的《天府早报》、《成都晚报》为补充,上演着成都报业市场的连连好戏。  相似文献   

4.
成都既是中国市民报发韧之地,也是中国报业趋同化竞争的源头。1995年初,《华西都市报》成功开创市民报模式后,市场定位和办报思路一直“暧昧”的《成都商报》猛然醒悟:市场就在眼前。1995年8月开始,《成都商报》确立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定位,对《华西都市报》进行直接摹仿和追踪跟进,从而引发成都报业第一轮趋同化竞争。《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名震全国传媒圈的成都“报业双雄”《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先后重拳出击地产业,《居周刊》、《住在成都》先后面市,加上其他陡然冒出市面的地产专业媒体,总发行量远超过100万的新面孔冲上成都市的大小报摊,这座中国目前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城市又将上演新议论报业鏖战风云。  相似文献   

6.
报业的市场化改革使报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都市生活类同质媒体的生存发展,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众所周知,成都是全国报业竞争最激烈的四大城市之一,而乐山市距成都不过一小时的车程,必然成为多家省级都市报角逐的市场。目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的《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的《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四大都市生活报都在乐山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相似文献   

7.
成都报业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是从1995年元旦《华西都市报》的正式创刊开始的,到2000年底,刚好历经6年。其间,有两个明显的阶段。一是1995年——1997年,主要是《华西都市报》的市场办报意识与《成都晚报》的计划办报意识的竞争,这种竞争在1997年时以《华西都市报》的傲视群雄而告一段落。二是从1998年至今,《成都商报》迅速崛起,与《华西都市报》形成楚汉相争、其他报纸紧随其后的局面,这是两种市场办报意识之间的竞争。由于面对不同的竞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成都报业市场风云又起,几家都市报竟相“手术”,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成都4家市场化的报纸: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以下简称商报、晚报,华西、天府),都有动作,原本形成的两军对垒(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捉对厮杀(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和成都日报报业集团属下的几家报纸形成的四川日报对成都日报、华西对商报、天府对晚报)的格局,如今显得更为激烈。  相似文献   

9.
1995年,《华西都市报》以新型都市报的定位和大量贴近百姓的新闻策划、别具一格的“敲门发行”迅速走红。《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带动了成都地区其他报纸的超常规发展,也使成都这个内陆省会城市成为国内报业竞争的焦点。现在,《华西都市报》与《成都商报》两家零售额在成都报业市场所占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报业的版图上,成都的报业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现在全国都市报的风头正健,而第一个把都市报办成气候的便是地处成都的华西都市报。翻开华西都市报对外宣传的宣传册,华西都市报首任总编辑席文举和现任总编辑刘为民的合影出现在宣传册的第一页,那是两人几年前在江苏考察报业时在无锡的太湖边凭湖临风时照的,同时席文举的“办报办不成市场畅销报,不如  相似文献   

11.
发行市场你争我夺。谁敢分我的蛋糕? 上世纪的最后十年,在一片“断奶”声中,中国报刊业冲破了坚冰,迎来了市场经济的春风。令最早步入市场的报纸老总们吃惊的是,报业经营的利润太丰厚了。利益是最好的驱动力,全国很快掀起了空前的办报热。《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引发了经久不衰的都市报热,迎来了中国报业发展史上的“都市报时代”。尤其是到了90年代中期,都市报雨后春笋般地在神州大地上崛起,并且伴随着都市的崛起在中华大地上处处燃起报纸发行大战的狼烟。  相似文献   

12.
1999,2000,在这充斥着世纪末情结的两个年头,中国的报界显得格外不平静。竞争激烈的成都报业携资入昆明开辟第二战场。据《新闻记者》报道,《成都商报》已向《云南信息报》注入600万元资金,由副总编郭平出任《云南信息报》执行总编辑,并率采编、发行、广告人员充实该报,将《成都商报》的新闻策划、版面模式、发行经验全面移植;《华西都市报》原副总编辑向先跃入主《生活新报》,融资1000万改造该报;有消息说,成都的《蜀报》总  相似文献   

13.
伍悦 《报刊之友》2010,(2):43-45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重庆报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华西都市报》和《重庆时报》为代表的外地合营报业逐渐占领了重庆部分报业市场,打破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的一枝独秀局面。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驱动。不在竞争中奋起,就在竞争中被淘汰。对此,我们要积极应对,不断探索和创新发行模式,确保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行市场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华西都市报》以新型都市报的定位和大量贴近百姓的新闻策划,别具一格的“敲门发行”迅速走红。《华西都市报》的成功,带动了成都地区其他报纸的超常规发展,也使成都这个内陆省会城市成为国内报业竞争的焦点。现在成都报界比较流行的“天花板理论”认为:成都报业已经  相似文献   

15.
7月1日 ,素来以竞争激烈而闻名于中国新闻界的成都报业 ,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又杀出一支生力军———《成都日报》正式出版。整治市场调整结构其实 ,早在5月20日 ,成都就爆出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在成都市拥有不少读者的《蜀报》和《商务早报》与读者告别。《蜀报》在其头版刊登的公告中称 :根据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结构调整的要求 ,本报决定停止出版。报纸停办后 ,原订户可选择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等其中的一种报纸 ,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发行人员负责投递到户。同日 ,《商务早报》也在一版显要位置刊登…  相似文献   

16.
唐婷 《新闻知识》2004,(9):16-17
武汉地区目前有6家综合性报纸,《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武汉晚报》和《楚天金报》,其中前两分别是省、市级党委机关报,此外还有《体育周报》等几家专业报纸。综观武汉报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报纸都是综合性新闻品种,缺乏具有一定实力、能参与市场竞争的专业性和差  相似文献   

17.
南昌报业现象 近年来,南昌的报业可谓群雄逐鹿、全面开花,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南昌晚报、都市消费报、经济晚报你追我赶,尤其是2002年8月江西商报与成都商报的合作并改版杀入南昌市场,使得原本不太平静的报业竞争更是波澜迭起,出现了“火爆”景象,显示出令人欣喜的局面。但随着市场竞争带来的互相学习和模仿,一种现象在报业竞争  相似文献   

18.
华西都市报总编辑席文举同志来京,带来刚刚出版的《中国都市报研究文丛》一套5册。浏览这套文丛,真有先睹为快之感。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报工作的经验,终于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总结,这是中国报界的一件喜事。以1995年1月华西都市报在四川成都创刊为标志,都市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登上中国报业的宽阔舞台,成为中国报业市场竞争中一支新生的劲旅。现在,全国的都市报已发展到四五十家,这些新兴的报纸以惊人的发展势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清新可喜的文风、灵活创新的经营机制等鲜明的特征,受到广大读者的由衷欢迎和赞赏,也引起新闻界的…  相似文献   

19.
郭全中在《南方传媒研究》第十辑撰文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东报业市场尤其是广州报业市场一直是全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地方。随着时间进入2007年以及报业乃至传媒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报业的竞争也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中期以来,在我国硝烟弥漫的报业战场上,冲出一彪“黑马”,如成都的《华西都市报》、西安的《华商报人郑州的《大河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等,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以说,郑州无人不知‘十河”、成都无人不知“华西”、西安无人不知“华商”。这彪“黑马”,就是当今报界的新型晚报——都市报。都市报一问世即受到都市市民的青睐,其发行量、广告收入也扶摇直上。1995年创办的《华西都市报》,日发行量已达50万份,到1997年广告收入达8O00多万元。都市报激活了我国报业市场,引发了区域件报、Dh竞争的战火.此种现象令人深思n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