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两宋是私家藏书空前发展的历史时期,藏书热潮遍及社会各个阶层,藏书家大量涌现,藏书家身份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宋人利用藏书进行校勘研读、延师教子、创办民间私学等文化教育活动,私家藏书的教育功能得到空前彰显。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空段中的私家藏书阶层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各阶段藏书家阶层的演变及其成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与诠释.  相似文献   

3.
中国藏书家支流变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三个时空段中的私家藏书阶层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各阶段藏书家阶层的演变及其成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与诠释.  相似文献   

4.
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苏州众多的藏书家、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文献,使得苏州学子和士人得益非浅。众多的典籍滋养了苏州众多的大学者、大文人,而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反过来影响着地方的风尚,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成为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苏州的藏书活动之所以历代相袭,绵绵流传,与藏书活动中形成的吴地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苏州众多的藏书家、藏书楼,汇聚了大量的文献,丰富的典籍滋养了苏州众多的大学者、大文人,而学者文人的聚书活动又推动着苏州私家藏书风气的愈演愈烈,成为吴地文化史上一种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江苏南部地区出现过众多的私人藏书家、藏书楼,与此同时,这一地区还出现了不少藏书家族。所谓藏书家族,即其藏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收藏或利用,而是为了整个家族的文化需要。家族藏书和作为藏书家的个人的藏书有联系也有区别。其主要区别在于:藏书家的目的在于“藏”,家族藏书的目的则主要在于“用”;藏书家藏书注重书的版本,家族藏书注重书的内容。藏书家更突出典籍的文献价值,家族藏书则更注重发挥典籍的文化价值。当然两者的区别不是绝对的。家族藏书是由个人来实现的,个人的藏书事业通常也由家族来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在黄丕烈藏书题跋记中极具个性特色,书中佞宋刻,嗜旧钞,为先贤存古留真;精校勘,细考辩,求古籍尽善尽美;广交友,析疑义,显乾嘉士人风貌。它是藏书家30余年藏书校书的经验总结,也是士礼居兴盛衰落的沧桑见证。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私家藏书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藏书蓬勃发展,藏书家人数众多,藏书量前所未有,藏书活动内容丰富,学术成果异彩纷呈。藏书家们颇具人文精神,他们将自己的藏书对外开放,允许借阅,并补充官藏,这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藏书家三种     
藏书家三种■唐藏书家大都爱书,爱书的人按理总是喜欢读书的,不过事实又并不尽然。自古以来,能读书的人未必便能藏书,能藏书的人未必便能读书,所以前人把藏书家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读书而藏书,叫做读书的藏书家;另一类则是为藏书而读书,好比艺术而艺术一样,他们...  相似文献   

10.
丁瑶 《晋图学刊》2004,(4):73-76
历史上苏州藏书数量之丰,藏书家之众在全国首屈一指,而藏书家抄书一直以来是他们获取图书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详述了明清时期苏州藏书家的抄书事迹和主要藏书家抄书活动,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苏州藏书家抄书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颜之推是中国档案史上的奇才,学问极为渊博精深,思想颇为先进。本文首先介绍了颜之推的生平及其可敬之处,再通过对其所著的《颜氏家训》内容的分析后,指出该书是像《尚书》、《国语》那样的以记言为主的档案文献汇编珍品,凸显了颜之推对档案文献编纂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演化的历史中,书籍是知识保存、传承的重要介质。书籍的内容主要有知识、体裁和体例三大要素,是书籍核心价值的体现。由于知识分类体系的变更和变化,体裁决定的知识表达与表述方式的变化,不同体例格式对于知识的不同组织,不同时空条件下人的主观参与,知识在动态的演化过程中,表现为时空特征的变换、知识主体的转换以及知识意义的不同解读,反映了知识被人类选择、取舍的历史态度及其传承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公共图书馆为家庭藏书建立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对家庭藏书电脑化、网络化的管理,将家庭藏书信息集中管理起来,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了解家庭藏书的情况,使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得到健全和补充,也使家庭藏书得到流通,提高了藏书利用率,同时藏书者之间得到了交流与沟通,更好地营造了全民读书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15.
16.
晚清书院藏书图书馆化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逐渐加快,中国书院的藏书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编目与借阅制度,以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出现了图书馆化的趋势.在书院改为学校之后.书院藏书楼变为相应的图书馆以及藏书为新旧图书馆利用,都是晚清书院藏书图书馆化的必然结果.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17.
The book"Qi Lu" compiled by Ruan Xianxu(478-536) was a compilation of bibliographies of both pulic and private book collections during the Southern Dynasties (420-589).It represented at the time the national general bibiography of books.There were 6288 titles,8547 book cases,and 44256 volumes of books entered in the "Qi Lu"with a detailed and complete classification system which surpassed those of the previous dynasties and had a fairly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cience of bibliography of the later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8.
“两会”赠书管理工作研究——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亚洲基金会和中美亚洲之桥基金会的外文原版赠书现已成为许多高校图书馆外文馆藏的重要来源之一。武汉大学图书馆的两会赠书具有学科涵盖广泛、数量多等特点,有效补充了其外文馆藏,但同时也存在重复率较高、重收藏而轻利用、缺乏完善的制度等问题。我们应该规范两会赠书的工作细则、加强与西文图书采购人员的沟通与协调、加大两会赠书的宣传,从而优化两会赠书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杨石华 《出版科学》2016,24(6):64-67
为了探究“罗辑思维”是如何高效地进行社群图书营销。文章借助知识哲学中的“知识图景”概念,以“罗辑思维”图书营销工具——图书、文案为分析单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了“罗辑思维”在图书营销与知识传播互嵌过程中为读者、用户、社群成员建构了什么样的知识图景及其以何种形式来呈现这些知识图景。研究发现:“K历史、地理”、“F经济”“D政治、法律”这三个类别的知识是该社群知识图景中的主要版图,也是主要的知识传播内容;在知识图景的呈现方式上主要以“事实预设”的语用预设和“总结体”“强调体”的写作模式和“感染体”的语体风格为主;在图书营销实践中,知识图景的呈现方式需要遵循“知识商业化”原则,用商业化的文案形式进行图书营销。  相似文献   

20.
网络环境下图书储藏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由于藏书量的增长以及校园建筑空间有限、土地昂贵等原因,促使美国一些研究图书馆仿效哈佛大学图书仓库的模式,在远离校园的地方建设图书储藏库,储藏使用率低的文献,目前已建设了几十个这样的储藏库。储藏库通常为环境可控的、高度密集式排架的书库,有独立式的,有共享式或联盟式的。一些专业人士正在探讨把地方性图书馆和储藏库、区域性储藏库按照一定的系统或线索,例如地理区域线索,组成一个网络,为数字时代印刷型文献的保存和利用提供一个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