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读书评论法     
我从事的专业不能不读书,也爱读些杂书,但从不写评论,却不是没有评论。实际上,书评的方式是多样的,写出来、说开去是评,不写不说也有评。一编在手,或顿入佳境,万难释卷;或翻看几页,随手一丢,谁能说这不是评论?当然,“丢”之书并非全属疵书,也可能与已关系太远,有些涉及业务非读不可之书,读则读矣,终以“文化垃圾”视之,再不读就是,评它何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图书评论的性质试析如下: 一、信息性信息是音信、消息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基本概念,通常指消息、情报、资料、知识等,信息常常是存在于物质载体的,而书评就是信息的载体。书评最初向读者介绍被评论的书名、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等,首先让读者对所评之书获得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就是一个书的信息。所以,信息性是书评的前提;书评信息量如何,也是书评质量好坏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书评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艺书评尤为发达,众多的诗话便是有力的说明。但是书评理论很薄弱,书评缺乏理论指导,所评之书不广泛,不系统,散论居多,随意性很大。书评无人说它是一门专门学问。可以说书评在人们眼里尚不成学。近些年来,书  相似文献   

4.
教师评书     
书评形式多样,教师评书应是一种。教师所评之书,当然不是课本(讲课是讲书),而是课后必读书、参考书、宽泛地讲,或许应视为“课外读物”。  相似文献   

5.
编辑写书评     
我国出版界历来提倡和鼓励编辑写出评,把它看作是训练编辑素质、提高图书质量、扩大图书宣传的重要途径之一。的确,编辑写书评有其优势,可以其独有的视角向读者与社会展示图书精华,扩大图书的社会效果,又有助于自身,很值得倡导。 一、编辑写书评的优势和作用 顾名思义,所谓编辑写书评,是指编辑对自己责编的图书写评论文章。它有别于贵编写编辑报告,又不同于社会上各界人士的书评。编辑写书评具有如下的优势和作用。 首先,从编辑报告与书评  相似文献   

6.
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八个弊病,值得注意:(1)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分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实际上是评者不相信读者的理解力。(2)复述内容。有的书评名为“评”实际上是把书的内容复述一下,有些甚至大段摘抄原书内容。(3)舍本逐末。对有些注释性的书,评者抓住某个字词或引古书上的一句话所作的释义纠缠不休,而对所评的书本身具有的价值倒忽略了,或轻轻一笔带  相似文献   

7.
书评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艺书评尤为发达,众多的诗话便是有力的说明。但是书评理论很薄弱,书评缺乏理论指导,所评之书不广泛,不系统,散论居多,随意性很大。书评无人说它是一门专门学问。可以说书评在人们眼里尚不成学。近些年来,书评事业有很大发展,书评理论的探索在蓬勃兴起,相继有许多书评理论读物问世。这些著作把书评学大大推进了一步。在诸多学问中,书评可以成为学,成一门独立的学问,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受到社会的关注、承认和重视,这是使人十分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书评工作的空前活跃和繁荣,令人鼓舞。但在我看来,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也值得注意。归结起来说,其弊有十: 一、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分的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比如有一篇美学著作的书评,评者先是肯定这本书是书的作者三十年来“教学与经验的结晶”,“是研究美学的代表作”,与全国已出版的三十几种美学专著相比,“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刊有天津马晓声先生《论导读性书评》一文。读后有一些想法,写出来与马先生商榷,也请方家赐教。开首马先生把书评分为四类:以介绍图书内容为主的评介性书评;以评论、判断图书内容、形式等价值为主的评价性书评;以深层次探讨图书内容及其得失为主的学术性书评;以引导、辅导和指导读者阅读为主的导读性书评。将书评分类研究很有必要,这  相似文献   

10.
责编与书评     
对责编写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前者,认为责编应该而且能够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后者,不提倡,认为责编不宜也不可能写好自己编辑图书的书评。我历来赞同前者的看法。下面就责编与书评问题谈二点肤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孙犁书评的个性马晓声孙犁先生的书评,无论是在内容上,批评方法上,还是在行文上,都是很有个性的。我想,这与其是一位有着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有关。他所评之书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古代作品;二是当代中年作家的作品。他的书评作品主要有《耕堂读书记》、《读作品记...  相似文献   

12.
大凡做编辑的人多多少少要写些书评之类的文字,尤其自己策划和编辑加工过的书更是如此。常常是做编辑的时间有多久,写书评的历史就有多久。回忆起自己写过的书评常常是心存遗憾,记忆中很少有能打动自己的词语,几乎是写过之后就很少再想起它。最近一位文  相似文献   

13.
态度、质量和权威有两种不同的议论:一种意见认为写书评太难了。首先要认真阅读原书,至少两遍;并且经过消化领会,然后才能写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来。另一种意见认为,写书评是对图书的议论,有书可据,毕竟不同于创作论文,又有什么困难可言呢。这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见解,或许将会长期存在下去。两种不同的见解,或者竟是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书评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4.
渴望纯粹──试论某些“书评”贾羽每每提起笔来,我就会想起“纯粹”二字。说句心里话,现在“纯粹”的事情越来越少,诸如各种报刊上堪称“纯粹”的书评就越来越不多见。这并非是指可评之书如凤毛鳞角,实在是人们将太多的功利成分掺进了所营造的文字当中,使本来可读的...  相似文献   

15.
大凡做编辑的人多多少少要写些书评之类的文字,尤其自己策划和编辑加工过的书更是如此。常常是做编辑的时间有多久,写书评的历史就有多久。回忆起自己写过的书评常常是心存遗憾,记忆中很少有能打动自己的词语,几乎是写过之后就很少再想起它。最近一位文友寄给我一本刘海燕的《理智之年的叙事》(作家出版社,2007年),随便翻起竞再未放下而一口气读完。合上书本,  相似文献   

16.
很久以来,因为种种缘故,“书评”成为一种失去了独立魅力的文体。一方面,学术书评正襟危坐,或捧或骂,暗藏不可明言的玄机;另一方面,新媒体书评影响巨大,成为书商推销的战略文体。书评写作,地位尴尬,困于此久矣!本栏目五篇文章,各读一书,各执一词,都是围绕一个书中的问题,娓娓道来,与其说是一种“论述、评书”,毋宁说是一个有心者阅读一本书时思考痕迹的文字记录。所读之书,有小说、传记、问答录、学术专著、理论读物,所论及话题,则涉及思想批判的现实指向、卡夫卡研究疑难、马克思哲学辨析、中国现代学要义以及视觉塑造的社会文化体制等等。  相似文献   

17.
《求是》杂志《内部文稿》12期上,发表了奚椿年的文章,提出当前书评工作中存在八个弊病,值得注意;1.过甚其词。这类书评对所评的书总是作过份夸奖,以拔高书的质量,力图使读者相信这确是一本“不朽之作”,实际上是评者不相信读者的理解力。2.复述内容。有的书评名为“评”,  相似文献   

18.
朱新儒 《大观周刊》2012,(50):263-263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作文教学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将会怎样去写”。有作家说:“人和文是永远不能分离的.一旦分离.人和文的价值都显得黯然失色。作文中的人。就学生作文的对象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表现自己的文章.即表达学生自己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包括日记、书信、感想文和“生活文”等。这类文章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基础。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以培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通过表达,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二是传达社会信息的文章.即发挥社会传达机能的文章,包括记录、通讯、报告、评论文等。  相似文献   

19.
我写书评文     
我为什么写书评?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说。先说主观:我所评之书,大致及于文史哲艺范围,不知我者谓我博洽,知我者谓我粗疏。我生性喜杂览,注定难成某一科之专门家,于是自甘堕落,以“三脚猫”自嘲,洒扫应对,信笔涂鸦。兼之长年与书打交道,浸淫既久,读书识字,感觉“其乐也融融”。自忖读书能有所知、有所获、有所悟,进而能形诸笔墨,当是再狭意不过之事了。 再从客观上说,亦有以下几点缘由,一、自认自己还算比较喜爱读书,偶尔读到佳作名篇,恨不能“奇文共欣赏”!书籍者,天下公有之财富,好书理应为之揄扬,以不淹埋写书为文者的苦心弧诣。二、辱承老辈学者和师友们的错爱,平常多惠我以大著,读后每有会意,“情于中形于外”,禁不住随手札记,至而缀简成篇,以不负友朋情,不负私家心。三、愧忝为“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员,读书写书评,性之所至,理之必然也。  相似文献   

20.
写了很长时间的书评,我也略有心得,书评要有质量,就要弄清楚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这是最基础的东西.不是说有了这个基础书评一定是好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它书评一定是失败的.《中国经济大萧条还有多远》一书似乎在挑战我,书中以多个主题在岔开我的思维线路,我常常看得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