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拓同志生前曾诙谐地说过:“谁要是给我想出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可见制作好标题何等不易,何等重要。诗人即兴赋诗,散文作家见景抒情,理论家借题发挥,拟题可作“无题”“一游”“之我见”之类,然而新闻标题却要从当前形势任务出发,一目了然地标明新闻价值。制作标题中又有借名发挥的标题,借名之巧,发挥之精,可使新闻有一双传神、富有魅力的“眼睛”——好标题。读者则可在一瞥之间,砰然动心,非要通读全篇不可。  相似文献   

2.
一家报纸曾有一个这样的标题:《马歇尔歇马华莱士来华》。几十年后,这一标题至今有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这种借人名发挥的标题,巧拈妙连,新奇别致,既准确地概括了新闻事实,又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这种借人名发挥的标题,又称之为“顾名”标题,它其有以下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正题的顾名。这种标题不用副题,干脆利索,让读者一目了然。如《李发财发财以后》(辽宁日报1984.4.7),这是在人名“发财”之后接着出现“发财”二字的。《廖名庭,庭院经济扬  相似文献   

3.
1.传播新闻的信息。其一,消息标题是受众阅报的向导,受众主要是通过标题的提示来选择阅读内容的;其二,消息标题本身即可传播简要信息。 2.评价新闻的内容。编辑部要力图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去影响受众,引导社会舆论,当然要通过消息标题“发言”作评点,借“题”发挥。 3.组织新闻内容。用一个大标题、专栏“统帅”某类  相似文献   

4.
好标题摘录     
近来读报,见到不少好标题,现归类摘录如下:一、借名引发式。所谓借名引发就是借用文章中的地名,或所写事物的原名称,巧妙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制作的标题。今年6月1日经济日报刊登了题为《寿光之光》的述评,说的是山东省寿光县,仅用11年时间于1989年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日标。文章从多角度评述了这个县发展经济的“谜”。寿光之  相似文献   

5.
好标题摘录     
近来读报,见到不少好标题,现归类摘录如下: 一、借名引发式。所谓借名引发就是借用文章中的地名,或所写事物的原名称,巧妙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制作的标题。今年6月1日经济日报刊登了题为《寿光之光》的述评,说的是山东省寿光县,仅用11年时间于1989年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文章从多角度评述了这个县发展经济的“谜”。寿光之光是什么?就是他们发展经济的战略、思路和做法。文章借用寿光县名作标题,给人以信心和启发。这种“光”也许会给别的县照亮发展经济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通观一些新闻标题,大多数标题是实题,以发议论为主的虚题不多。其实,新闻标题用事实说话,并不是说标题只能有实的,不能有虚的。根据报道内容,有针对性、恰如其分地在标题中直接发表议论,巧妙地借“题”发挥,阐述其观点和意义,既可先声夺人,吸引读者,更可以起到有的评论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个性表现是艺术的生命,文学作品是如此,影视作品是如此,电视片标题也是如此。电视片标题是全片内容的最高概括,是“这一部”电视片区别于其他电视片的标志。标是表识、标记,题是前额,标题不仅要做到“借一目尽传精神”,而且要能够“蹈高标独具风采”,也就是富于个性,卓然不群。  相似文献   

8.
新闻标题制作的衍名手法,是根据主观意向将标题中的人或事物的名称进行推衍发挥,以衍生出与新闻主旨密切相关的语义信息。所以.衍名一般由衍体和衍文两部分构成,衍体是人或事物的名称,是推衍发挥的对象.衍文是对名称推衍发挥的结果,是推衍发挥出的语言文字。新闻标题的衍名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换义衍利用汉语词语语义可灵活转换的弹性,推“陈”出“新”,将某一词语名称进行推衍发挥,使甲义转换成乙义,以达到在标题中巧妙地概括新闻主旨,并增加活泼情趣的目的。例如:(l)江苏三笑集团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真正实现三笑—…  相似文献   

9.
工人日报业务刊物《新闻三昧》“标题习作小竞赛”评选揭晓,一等奖三名,二等奖七名,三等奖十五名。去年三月,《新闻三昧》开展“标题习作小竞赛”活动以后,受到广大读者和中华新闻函授学院学员的欢迎。这次标题习  相似文献   

10.
常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篇文章有个好的标题,便会吸引读者仔细去看内容.许多报社在设新闻奖时,也会分设一个标题奖,可见标题之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各行业都涌现出许多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发展兴旺的典型事例,报纸在宣传报道时,“××××天地宽”式的标题出现频率非常高:“推倒围墙天地宽”、“思路一开天地宽”、“走出山村天地宽”、“借船出海天地宽”、“面向市场天地宽”……众多扑面而来的“天地宽”,倒给读者一个标题制作上“天地窄”的感觉.还有许多关于青年人才的报道,无论是科技英才、体育尖子,还是影视新星、技术能手,其标题常常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有一首赠给夫人曾志的七律,结句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一句,化用前人诗句也  相似文献   

11.
“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等俗语,充分说明了标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而,一些采编者由于不注意标题的制作,因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笔者在此列举出四种标题制作中的常见病及防治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闻贵在及时新鲜,文章标题更应该讲求新颖、传神,展示一种见题抓人的魅力。 1993年5月,我写一农民因借不足钱给岳父送寿匾而吊死的事寄给《鄂西报》,很快被编辑改成《现金贴喜字 悲因喜字生》的标题见报。后来,这个标题连续两次获得“好标题奖”,于是引起了我的思索,逐渐悟出了写新闻必须先精心构思新美的标题。写好标题重在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1985年9月17日有一篇题为《心里要有“李鼎铭”》的文章,内容是说要尊重并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李鼎铭这个名字人们是熟悉的,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曾提到他,因而标题中借“李鼎铭”来代替“党外人士”,读者不会产生歧义。这种人名借代的修辞手法,在消息、通讯、言论等文体的标题中屡见不鲜。标题中人名借代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以古代文艺作品和传说中的人名借代。《民主与法制》1985年第一期有个标题:《现代“刘兰芝”坚强起来了》。刘兰芝是古乐府诗《孔雀东  相似文献   

14.
打开一张报纸.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的当数标题。这是因为标题在版面上因最具表现力、最醒目、最容易夺人而发挥的先行作用。随着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报人对标题的“点睛”作用越发看重,因为标题确实有着突出地表现新闻的强势。有人在强调标题的改革时,认为报纸争取读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题的竞争。但在“点睛”的竞争时,报人千万别忽视了“点睛”背后的新闻本质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十面埋伏     
粗看标题,可能落于俗套,大家一定认为我是在跟大片的风,事实也确实如此,就算是我借“十面埋伏”的光来吸引大家的眼球吧。  相似文献   

16.
标题是文章之“眼”。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篇报道的成败。近几年来,随着新闻报道的不断改进,标题制作留给编辑记者发挥才华的空间更为扩展。标题制作求新求异,花样翻新,使新闻报道更加精彩、夺目,在最大程度上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也贴近了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光明日报》上有一篇介绍著名作家欧阳山近况的文章,标题是《他还在苦斗——访著名作家欧阳山》。《苦斗》是欧阳山长篇小说的书名,而题中的“苦斗”,却又是指欧阳山虽然年岁大了但仍在孜孜不倦地笔耕。这一标题,借作品名称发挥成题,巧妙自然,独具个性的丰采,能给读者以较深刻的印象。《福建青年》上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让星光照耀我们——访作家白桦》,明眼一看便知,“星光”的另一含义是指当时刚上映的电影《今夜星光灿烂》,而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是白桦同志。文章从这部电影自然而然地写到了白桦的创作道路,水到渠成。再如《今晚报》上报道著名女作家杨沫到广  相似文献   

18.
标题,是新闻的眉目,一条好的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使读者产生美感,也能美化报纸的版面。但是,一些记者、通讯员在写稿时却忽略了标题的制作,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内容好,标题无关紧要”,把制作标题的责任,推给了报纸编辑。其实,对编辑们来讲,编辑部每天来稿上千,若每篇都细看,恐怕也不太现实。编辑们往往采用“筛选法”,即先看标题,再看内容,如果标题引人,则“另眼看待”,若标题一般,一些内容好的稿子也可能会成为“漏网之鱼”。好标题,对读者来说也是一种诱惑。据笔者对100名军报读者调查,其中72人是先看标题,然后…  相似文献   

19.
一切客观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作为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各种客观事物的新闻,也必然是富于变化的。因而作为它的浓缩品的标题,是不应该有雷同的。只有这样,我们的新闻标题,才能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生动局面。 实际情况,常常不尽如人意。比如:1980年一家报纸针对有的人讲求门当户对,粗暴干涉儿女婚姻造成的恶果,写了一篇《劝君莫学祝员外》的文章。接着,“劝君莫……”之类的标题就在报上接睡而来。 自散文式通讯《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发表以后,“你在哪里”式的标题也接二连三地出现。做好事不留名,身受其惠的人借诸报端千方百计打听隐名者,于是常常就冠以“你在哪里”这样的标题。甚至有些相同的标题,还一再重复见报。  相似文献   

20.
跳出窠臼报纸上天天有体育新闻,内容是相同的,但标题各有不同。体育版的编辑要赢得读者,首先要做好标题,词语要翻新,力戒雷同。譬如,比赛第一名,可以说“夺得冠军”;也可以说“夺杯”、“夺标”、“夺魁”、“夺金牌”;还可说“折桂(冠)”、“称王”、“称雄”、“独占鳌头”、“位居榜首”等等。第25届奥运会期间,《中国青年报》有这样一条标题:王义夫举枪夺榜眼林启升力举挂银牌勇林莉弄潮获亚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