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所谓战役性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就某一重大事件或重大社会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大规模的连续报道。战役性报道易于在一个阶段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发挥舆论引导的规模效应,给观众较深刻的印象,使舆论引导在更广的范围内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因此笔者认为,精心组织战役性报道,着重提高以下"三个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对台宣传媒体在中央的统一部署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不断改进和加强对台舆论宣传工作,在争取岛内民心.军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对台舆论宣传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3.
《新闻三昧》2003,(3):1-1
舆论宣传是党的宣传阵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舆论宣传的针对性,扩大舆论宣传的影响力,是所有新闻媒体都在认真思考并力求得到解决的问题。应该坦言,我们强调要增强舆论宣传的针对性,不仅是舆论宣传自身政治属性约束的原因,也是增加感染力、扩大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在多种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自然也是生存需求的必然选择。当滚动的社会潮流和缤纷的社会现象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舆论宣传的取舍、褒贬与扬弃,都与自身的针对性息息相关。增强舆论宣传的针对性,必须要有全局意识。所谓舆论宣传的全局意识,就是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公民社会"的内涵,指出公民意识的普遍确立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土壤,而网络舆论的发展恰恰为中国公民意识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力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网络舆论展现出的强大力量基于其公开性、互动性、隐蔽性等技术特征,网络舆论带来公民意识的发展、张扬是一种"技术赋予的自由";由"技术赋予的自由"转换到"自然觉醒的自由"还有赖于长期的政治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做公民.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便是被大家所公认的思想战线的“阵地意识”,因此,党报在发挥舆论引导功能,传播信息功能,娱乐服务功能的进程中,要自觉增加“阵地意识”。  相似文献   

6.
樊巍 《青年记者》2004,(5):51-51
舆论是“公众对其关心的人物、事件、现象、问题和观念的态度和意见的总和”,即公众的意见。意见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舆论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体的集中,组织和扩散才能反映公众对事物的评价。形成有效的影响力量。因此,虽然舆论不只存在于大众媒体中,但舆论监督通常意味的是新闻媒体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传播媒体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公共事务进行评论、批评,表达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电视事业,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先进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传媒,如何在新环境中代表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笔认为,必须构建和强化一种全新的、不是沿用陈规的,综合的、不是单打一的新电视理念。  相似文献   

8.
李楠 《记者摇篮》2004,(1):63-63
由“两会”报道想到舆论,是因为“两会”本身就是国家和地方组织的隆重的舆论收集活动,在开会期间,多种类型的舆论活动异常活跃。新闻报道就是对各种舆论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新闻报道作用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新闻舆论导向要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有利于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有利于国家统一,民主团结,社会稳定。新闻舆论引导人们,引导社会走向  相似文献   

10.
正确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是党对新闻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我们记者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就得对自己“拟态公众”的角色有透彻的认识。 一、对记者“拟态公众”角色的理解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对舆论的理解上常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往往把一些非舆论的东西误指为舆论。作为我们记者来讲,常犯的就是混淆新闻、宣传、舆论这几个概念。我们常说“新闻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要讲政治意识.政策意识、大局意识.这是无庸置疑的。把握正确的报道导向是驻外记者的基本功。驻外记者常驻国外,与在国内最大的不同就是长期处于驻在国舆论或者西方舆论的包围之中.每天都要接受他们的灌输和熏陶。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受到当地官方和舆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跟着它跑。这当然是很危险的。因此.驻外记者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脑子中必须时刻上紧“政治”这根弦,遇到问题时必须过一下脑子:我们中国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应该如何把握这个问题.掌握什么调子?  相似文献   

12.
翁丽 《新闻窗》2014,(2):87-88
在当代社会,舆论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其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强大的导向性。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舆论的发展方向,正确把握舆论对社会的影响。正确的舆论应该对信息有全面的概括性、贴近性,这种贴进性是舆论的标准,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舆论宣传,提高全社会的老龄意识。从我国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我国步入老龄化的各方面准备都不充足,既包括精神的、物质的、体制的,又包括老年人自身的。为此,宣传媒体的当务之急,是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要把老龄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列入重点的报道工作中,增强法制观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为实现老龄问题的基本目标,做好舆论鼓动。目前,我国正处于新的社会转型时期,老龄问题中必将凸现出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新旧观念交织,经济结构变化,利益分配调整,党和政府也不断出台一些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论舆论监督     
舆论的产生源于劳动中的沟通、协作、道德意识、民心和正义(1)。没有公共的传媒就没有舆论,也就没有监督。新闻传媒本身并没有监督功能,只有舆论引导功能,它是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当公众运用新闻传媒或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行政管理机构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舆论表达,继而影响公共政策和带来事情的转变,这时,舆论才发挥监督的作用。因而,公众很多时候是借助大众传媒来形成或强化关于某个问题的舆论,而传媒以其突出的传播优势正承当舆论监督的重任(2)。  相似文献   

15.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十六大给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四大任务之一,也是我们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使命。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和主动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功能以及舆论的监督作用,是我们认真研究和不断实践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发挥网络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严  刘英  孙杨 《新闻传播》2006,(7):57-57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时间性、震撼性、社会性、负向性和不可预料性。突发事件发生后,通常对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很大影响。这个时期的舆论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和关键。正确的舆论引导可以妥善、迅速地处理突发事件,甚至化危机为转机,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那么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在突发事件中又该怎样引导舆论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传播环境下,舆论相比于以往生成能力更强,具有更多的主体和开放性,不仅意义更为复杂、多元,其表达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网民参与网络舆论事件既有言语层面的,也有行为层面的,数字技术将这种舆论参与的“元传播”实践推向前台。正如“元传播”的第一公理所说,“人不能不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不表达也成为一种表达”,并影响着后续的舆论走向。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元(语言)理论”的角度对数字媒体时代下网民参与舆论表达的“元传播”实践进行阐释,同时分析了网络舆论表意的衍义性和层控性,指出了网络舆论治理应当关注的重点,总体上为理解当前的舆论本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质量意识进入21世纪,图书市场的空间将会更加广阔。然而,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不能变。编辑工作的质量决定出版物的质量,是实现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编辑工作既要适应市场,以多方面、多层次的优质出版物满足读者需要,又不能片面地追求市场,以市场为惟一目标,降低工作的要求和出版物的质量。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社会主义物质舞人,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舆论环境。因此,在图书编辑过程中,不能根据…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论监督从本质上说是大众传播媒体以公众代言人的身份对偏离社会正常轨道的种种违法、违纪、违规现象的公开揭露和批评。大众传媒是舆论监督的实施者,在反映民意和形成、引导舆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有效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除了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给舆论监督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之外,关键在于大众传媒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所承担的使命、肩负的责任和担当的角色要有明确而清醒的认识。角色明确才能定位准确,定位准确才能监督有力。近年来围绕舆论监督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一些新闻纠纷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逐渐进化为通用型AI,文章探讨这一背景下舆论受到的冲击及舆论如何保持民意的纯粹性。【方法】文章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及思辨研究,通过对舆论主体、本体、客体等追问反思进行研究。【结果】生成式人工智能将给舆论带来致命冲击:舆论主体“非人化”,舆论本体“虚假化”,舆论客体“无理化”,舆论传播路径与规律被颠覆。进而引发国际舆论场更加复杂,国家舆论风险加大,资本、技术操控舆论,虚假信息横行,用户深陷舆论茧房等舆论风险。【结论】文章认为应建立ChatGPT的使用边界,在舆论等领域内暂时限制其应用;政府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研发,牢牢把握舆论话语权与引导权;用技术治理技术,开发AIGC检测技术;同时还应开展人工智能素养教育,提升用户使用、批判AI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