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和新闻报道一样,新闻评论同样记录着"正在发生的历史". 新闻评论的复兴和趋于繁荣是这个时代赋予思考者的历史酬劳.  相似文献   

2.
这回请允许我说到自己的"本行"--作为一名新闻评论课教员,我如何帮助学生接近评论写作,以及我在这个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我想,这对于评论课堂之外的评论初学者,也可能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青年评论家曹林最近出版的评论集中,有一篇文章<从造谣到黑客:批判的价值次序>,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觉得,能够有人提出"批判的价值次序"这样一个命题,反映了当代新闻评论进入了一个"反思"的层次,即深入地思考评论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材料,一般置于评论的开头部分,用以"挑开话题".这类事实材料一般新闻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尽管它们并不一定是评论要分析和判断的对象.它们在业内被称作"新闻由头".比如,原人民日报评论员范荣康的<新闻评论学>中所说,"多数新闻评论,不过是拿新闻作‘由头',从新闻生发开去议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顾勇华 《今传媒》2008,(2):18-19
党报新闻评论的时效问题,并不是新话题. 如果"断章取义",仅以新中国各级党报的情形为例,新闻评论的时效成为"问题",是在上世纪十年内乱中"大批判"文章泛滥的年代.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重提新闻评论必须重视时效,还有人给出了具体的时间概念,说新闻报道的迅速及时是"当日",新闻评论是"半个月".现在的情况当然有了很大变化,像浙江<嘉兴日报>的"嘉兴时评"还提出要在"第一时间发表评论".要是没有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是不会这样向读者宣示的.  相似文献   

6.
王多 《新闻实践》2009,(1):64-66
鲁迅和邓拓是新闻评论作者的杰出典范,他们的作品更是新闻评论生命力的有力诠释.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优秀的新闻评论不会是速朽的,而应该是言之凿凿,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的. 前面两篇文章,笔者分别谈了新闻评论的"言之有物"与"言之成理".若有这两个要求,一篇新闻评论可说基本上就立起来了,大致的模子基本具备了.但优秀的新闻评论还要加上-个品质:言之凿凿.  相似文献   

7.
理念:"时代主旋律,民生大视野" 梳理5次改版历程,理念日益明晰:体现"时代主旋律,民生大视野";打造"保持政经强势的权威主流大报";做好"出色主流新闻".为什么要改版?为什么要选择特定时期、持续地对报纸进行一次又一次"大手术"?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党报的使命与责任、对自身发展阶段与空间等进行深入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3,(24):28-32
<正>在自媒体崛起的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冲击、定位自身?很多业内人士给出了一个共同答案:重塑专业。对"专业"的解读有很多角度,其中一个越来越引起关注领域的就是"数据新闻"。什么是"数据新闻"?《数据新闻手册》中如此解释"数据新闻"与其他形式新闻的差异:数据新闻为把传统的新闻敏感性和有说服力的叙事能力,与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中国的新闻评论写作中,归谬法由于具有生动有力的反驳效果,使用得越来越普遍.但是,对其何以产生论证效力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直觉层面.而在评论教学中,对归谬法在学理层面的解释,也往往并不透彻深入.笔者在2012年第2期《新闻与写作》上的专栏文章《归谬法中的类比思维与抽象思维》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思考,最近在教学和阅读中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般教科书是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之外介绍归谬法的.有教科书认为归谬法是"演绎的反驳".这意味着归谬法是可以"还原"为演绎推理的形式,甚至可以还原到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的"三段论"形式.但在实际案例中,这可能难以做到.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新闻评论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作为意见性信息的传播系统,新闻评论的变化,是一个从报刊走向广播、电视及网络的"跨媒体延伸"和"多媒体生存"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种"量变",也是一种"质变".在今天,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政治的敏感性,似乎新闻评论中的民主在慢慢逝去.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闻的历史——新闻语境下的历史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传播学者潘忠党提出"传媒是局促的历史舞台",的确,在大众传播研究者看来,"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反过来说,过去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那么,过去的历史可不可以成为"今天的新闻"?换言之,在今天的新闻语境下,如何才能实现昨日历史的再现?这一论题的提出,并非偶然.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到辛亥革命百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近年来,一系列的节庆事件接踵而至,而大众传媒对于具有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自然不能漠然处之.同时,由于微博等新媒体的相继呈现,大众传播正经历着自媒体时代的冲击,客观上也要求今天的新闻要比以往更加耐看,更有吸引力和更值得推敲,而嫁接历史的厚重感,不失为一条捷径.所有这些,都将"传媒的历史再现"这样一个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2.
新闻小评论,有的"一事一议",有的"一题一议"。我们把"一事一议"中的"事"称为小评论的新闻材料或新闻由头。这个新闻由头,不仅是小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作者抒发感情,评论问题的依据。选择好新闻由头,对写好小评论关系极大。新闻评论是一个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如果评论的质量不高,受众就会找不着"根儿"。如何突破这个存在的问题呢?我觉得写小评论是个必由之路。有许多小  相似文献   

13.
我要在本学期开设一门新的选修课<论证与辩论分析>.作为一个在新闻学院讲授新闻评论的教师,我的这种选择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当代新闻评论已经成为不同观点的人们在公共问题上相互说服的工具,因此它越来越重视论证;二是因为,由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说服活动,已经超出了新闻评论作为"文章"的静态框架,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说服手段和表达效果,这就使得一个过去一直"讲文章"的教师,出于好奇心和某种责任,不知不觉地走出自己原来的框架,开阔视野,广泛观察.  相似文献   

14.
文体上的单调、枯燥,加上一些评论专业性的信息不足,使得新闻评论在移动媒体时代变得更加弱势. 新闻评论的发展形势究竟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呢?笔者感觉即使谈不上“糟得很”,也可以说面临着很大的危机或困境.这种困境是由新闻评论自身的弱势地位和新的舆论环境造成的. 新闻评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弱势文体.尽管在历史上某个时期,新闻评论也曾短时间风光过,在政论报纸时期,甚至一度达到梁启超自我表扬的“举国趋之,如饮狂泉”的盛况,但总体来看,新闻评论并不是一种有强势基因的文体.  相似文献   

15.
倪万 《青年记者》2012,(22):63-64
一 曾经有一个非新闻专业的教师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看了一些媒体评论说纸质媒体很快就会消失,那么是不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将来就没工作了?当然,他不是搞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再加上长时间以来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发展基本一边倒的唱衰,让人产生这种想法也不奇怪.我简单地从几个方面谈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一是从历史上看,消亡论总是在新的媒介形态产生后出现,但至今也没有哪一种传播媒介真正消亡,只有作用大小的变化,即便是旗语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在电子通信发达的现代海军里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二是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新闻与传播的活动,就有传媒的存在,就报业而言,即便纸质媒体消失了,数字化转型后的报社依然存在,而且发展的空间更大了;三是新闻与传播工作需要转型,重心将会有所转移,但"采写编评摄录播"的新闻业务依旧存在.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这个词组是我国新闻教学和实践中常用的术语,但是,如果细心研究之后便会发现,在英语中没有一个与其完全对照的概念。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国新闻评论的特性、历史以及发展的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本文经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评论"一词不是从英文或其它外文中翻译而来的舶来品,而是一个本土化生成的词汇,其可能产生于20世纪我国新闻学教育萌芽期的20年代。  相似文献   

17.
敢开第一腔近年来,新闻改革的呼声很高.报纸评论的改革,理所当然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中央报纸到地方报纸,从党的机关报到各种专业报纸,这几年来都在注意改进评论工作,那种"假话、大话、空话、长话、套话""五话闹文"的评论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成为广大读者所厌恶的过街"老鼠".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要真正提高评论质量,使我们的评论都能讲真话、实话、新话、短话,讲精辟的话、引人入胜的话,那还得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同任何改革一样,报纸评论的改革贵在创新.新闻、新闻,就要力求一个"新"字嘛!报纸评论是新闻评论,当然也要求新,这是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8.
一束草根:"业务指导"的重要性不必再说了.大家都耳熟能详.既然"业务指导"那么重要,那么"业务指导"是不是专业呢?我认为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但是,就是这样重要的工作,在档案专业上并没有名分.<档案学词典>中没有这个术语,<档案管理学>论著中没有对它的论述研究.工作难做使业务指导人员沦为"雇佣工".这让人怀疑"业务指导"的专业性.  相似文献   

19.
在我的心目中,储瑞耕真是个人物.他是江苏武进人,1970年毕业于上海海运学院远洋运输业务系英语专业,这样的学校、专业,按照常理,对于新闻、评论、杂文的写作,对于办报办刊,他是"门外汉",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而他经过30多年的奋斗,成了河北乃至全国杂文、新闻、言论、报刊出版界很有名气的一个人物.  相似文献   

20.
做"土记者"的父亲带我入了新闻的门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想得最多的问题,或者说最让我感到"纠结"的问题是:新闻在哪里?我大学的专业是高分子材料,和新闻完全不搭边.当然,也不能完全说是"一张白纸".我的父亲是我新闻职业生涯的领路人.他退休前一直是乡村初中的语文老师,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新闻.他从20多岁给县广播站投稿开始,40多年来一直痴迷于"业余通讯员"这个他认为"最有意思的职业".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看到他骑着自行车,穿行在广阔的田间地头.他总是在自行车把手持挂个包,随摊备掏出里面的钢笔和本子,记下他认为是"新闻"的事儿.然后熬个夜或者起个早,把稿子写好,传到电台和报社,之后就是准备在广播里听到或者在报纸上看到他的名字.那种幸福的期待,伴随了他40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