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近几年来,传媒素养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其理论研究与实践要求相比尚存在巨大差距,特别是对一些重要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仍未达成共识.重要概念是传媒素养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石,也是确保传媒素养教育实践不走样和目标明确的基本保障.本文对媒介、媒体和传媒,专门传媒和类传媒,传媒组织,素养、素质和修养,传媒素养,传媒素养教育等概念进行辨析和定义,提出独特见解,以求有益于传媒素养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2.
谢金文 《新闻窗》2005,(1):63-63
西方的传媒素养教育主要是提高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分辩、选择和利用传媒的能力。我国既要学习西方在这方面的经验,又要结合我国情况,注意解决传媒本身的问题。因此既要对普通受众进行传媒素养教育,又要着力提高各级党政干部和“媒介公民”——传媒机构和传媒人的传媒素养,解决传媒体制、媒介质量的问题,以及媒介公民的权力、责任和职业精神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和目标的达成。传媒素养教育者应有这样的教育观念:传统传媒素养教育与现代传媒素养教育相结合;主流文化与大众流行文化相结合;传媒内容、传媒形式与传媒灵魂相结合;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相结合;传媒素养教育理论研究、传媒素养教育机构与传媒素养教育实践相结合;传媒素养教育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文学、艺术与大众传媒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陈尚荣  许秀银 《新闻界》2008,(4):107-109
本文在对国内传媒素养教育现状介绍的基础上,结合“艳照门”事件在大学生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传媒素养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再进一步探讨分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传媒素养,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博客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客在大学生中是一种时尚的网络应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博客的内容及其包装的考察,揭示出大学生在博客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媒素养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利用互联网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6.
传媒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传媒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传媒所提供的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所谓传媒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健康的传媒批评能力,使受教育能够充分利用传媒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唐筱童 《新闻窗》2011,(6):100-10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个舶来词,在国内也有"传媒素养"、"传媒素养教育"等提法。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体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大众特别是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调研了山东省传媒类专业学生的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现状,从构建媒介素养课程体系、营造媒介素养校园氛围、媒介素养的多维教育等方面探讨传媒专业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9.
一、传媒素养的基本含义传媒素养有多种不同的提法。在国内的教科书及学术文章上,又被称为“媒体素养”、“媒介素养”、“媒体教养”、“媒体教育”、“传媒素质”等等。尽管称谓不尽一致,但所指代的基本上就是同一事物。为了比较全面地掌握传媒素养的含义, 有必要把国内外传媒素养的定义作一个扫描。有人认为传媒素养是根据1933年英国的李维斯和汤普逊合作出版的《文化与环境》一书提出的“文化素养”概念演变过来的。他们认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沟通思想必不可少的渠道,面对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传播媒介以及蜂拥而来的海量信息,如何趋利避害,使这些媒体和信息更好的为受众服务,这就迫切要求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完善以及传媒工作者社会责任的坚守。本文将通过对媒介素养教育与传媒责任必要性的探析,对媒介与受众关系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关于媒介素养教育与传媒责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中阶段传媒素养教育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对此阶段传媒素养课程开发和实施进行探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传媒素养课程教学实践为例,对我国高中传媒素养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背景,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目的、理念与原则,以及课程实践的价值和意义、主客观条件和效果等进行探究和反思,为进一步推进传媒素养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传媒素养(Medialiteacy)也称媒介素养、媒体素养,是指对大众传媒的认识和获取、解读并利用传媒信息的能力。与政治素养、思想品德素养、职业素养、法律素养、科学文化素养等传统素养要求相比、领导干部的传媒素养问题还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新闻改革取得突破的瓶颈新闻改革的呼声已响了多年,不少媒体也做了很多努力,但总的来说还不尽人意。以党报为例,宣传性过剩、新闻性不足、可读性较差,报道程式化,不太讲宣传艺术,对领导活动和会议的报道空洞冗长、不得要领以及报喜不报忧、舆论监督力度太弱这些问题更是长期为受众所诟病。如今,…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旨在指导社会成员正确认识媒介的基本特点、性质、功能和局限,客观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掌握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技巧,利用传媒发展自己的媒介素养教育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已经有研究提出了在我国逐步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这方面教育的科学设想,  相似文献   

14.
单晓颖 《新闻知识》2007,(10):83-84
媒介素养是media literacy的中文翻译,在国内也有"传媒素养"、"传媒素养教育"等提法。虽然二者称呼有差异,但是不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看,两者指的却是相同的东西。就像陈先元先生在他的《大众传媒素养论》中所讲的,"尽管称谓不尽一致,但所指代的基本就是同一事物"。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在传媒生态系统考察视阈下,在生态系统内部政府组织、媒介机构和社会受众三者开展"融通性、协同性、互补性"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路径和模式。分析了基于传媒生态系统的物流扩张与范式建构的媒介素养教育在目标导向、运行机制、模式建构等方面的特色,以期为传媒生态系统建设提供新的内容要素和渠道资源,也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16.
代洪甫 《新闻爱好者》2008,(12):100-101
随着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传媒信息对社会的影响达到了“全方位”的程度。传媒已经成为社会的“第二课堂”,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令人耳鸣目眩的大众文化正在通过各种媒介逐步肢解、动摇着传统的学校教育权威地位,向其所传承的大学文化渗透。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学会正确对传媒信息进行解读和判断,将会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所以,正视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已经成为高校乃至整个社会不容回避的课题,加强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孙姣娇  郝雯婧 《传媒》2021,(14):88-90
随着新媒体急剧崛起与智媒时代的到来,传媒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变局,媒介形态的革新与聚变对传媒人才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并持续影响着传媒人才培养的理念、方向、规格、能力等.智媒时代传媒人才的培养应深化和拓展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提高智媒内容运营能力,提升内容价值的判断能力,注重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8.
在传媒工作者的培养过程中,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媒体业务岗位上,教育或继续教育的着力点不能仅限于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之外的人格塑造,责任意识、协作精神、人文情怀的提升,学习能力、全球视野的拓展,批判思维的强化,都是应该重点注意与强化的内容。只有全面关注,平衡发展,传媒从业者才能经由学习和实践过程,最终具备融合传媒实践所需的综合素质,进而在更高层面上满足社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9.
焦红强 《新闻窗》2009,(1):111-113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缺乏媒介素养教育,造成了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知识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20.
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忽视的潜在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培丽  周海涛 《新闻界》2008,(5):99-100
随着青少年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增多,引发诸多社会弊病,媒介素养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引入潜在课程的概念意在说明,在当前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不应低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传媒,同时也可以强化大众传媒作为“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消解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