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意义]研究情报学如何响应大数据语境提出的功能要求,在研究内容、方法及范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聚焦.[方法/过程]应用历史分析方法,梳理总结情报学应对纸介质信息爆炸时在文献选择、内容揭示、服务提供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应用规范化方法分析大数据时代对情报学在服务对象、信息获取、信息序化和决策支持上的挑战,基于情报学的三维范畴描述讨论情报学在信息发现、信息序化、信息服务、信息技术与信息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新研究取向.[结果/结论]大数据时代,情报学既应坚守历史演化所积累的学科特色,也应积极响应时代挑战,拓展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王秉  吴超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4):52-58
[目的/意义] 近年来,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安全情报学尚极为年轻且不成熟,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正处于"迷茫期"。因此,探讨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问题正当时。[方法/过程] 从学科建设层面出发,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针对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中的4个方面(即学科由来、学科基本概念界定和认识、学科身份与学科建设视角)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应立足于安全科学,应科学界定安全情报学学科基本概念,应积极吸收情报科学理论与方法,并在"大安全"观与"大安全情报"观指导下,面向安全管理,综合统一各类安全情报,提炼共性安全情报学问题、理论和方法,构建一个科学、统一、具有实践性的安全情报学学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在大数据浪潮和“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图情档学科的人才培养范式亟需改革。与此同时,大数据相关专业的建设方兴未艾,对于图情档学科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采用一种时序主题网络模型及计算方法;通过搜集、处理、统计、分析259所高等院校的大数据专业培养方案文本,在时间维度上进行主题挖掘,总结归纳数据科学课程的层次;分析图情档学科主干知识与大数据专业的联系,并给出适合图情档学科的数据科学课程建议。[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时序主题网络模型方法能够较好地契合大数据专业的人才培养范式发展分析,可以成为研究学科主题的一种方法。此外,还给出面向图情档学科的数据科学类课程建议,可供图情档学科的人才培养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探寻新时代情报学与情报工作的内涵,重新认识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当前和未来的新定位。[方法/过程] 总结"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论坛(2017)",解读《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南京共识》,提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的主要特点与总体趋向。[结果/结论] 在变化的时代面前,情报学与情报工作需要转型与变革,突破以文献为基础的学科固有范式,拓展以情报交流为特征的学科边界,从而以智能情报分析为核心,以技术开发应用为手段,以大数据为核心能力,以数据科学为新的增长点,构建情报学与情报工作新的核心能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人类社会在从信息社会向后信息时代过渡的进程中,正在经历从"信息"向"智能"的跨越。在大数据环境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双重因素作用下,知识融合作为知识化和智能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完善知识服务、智慧服务、催生高级智能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开展基于全学科视角的知识融合调研,扩展知识融合研究视域,为全面阐释知识融合研究现状,构建统一的知识融合理论研究框架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文献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学科视角下知识融合研究现状,归纳知识融合在不同学科中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注的问题、知识融合涉及到的因素、知识融合的应用场景等。[结果/结论]知识融合研究属于多交叉学科领域,概念边界模糊,研究领域分散,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框架。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在充分总结既往知识融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划分知识融合的研究取向,为知识融合研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对《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进行解读,以期为更好地理解和贯彻《科学数据管理办法》,推动我国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从数据生命周期和责任相关者二维视角对《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进行解读。[结果/结论] 《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形成了以数据生命周期为经、以责任相关者为纬的科学数据管理体系,二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科学数据"国家统筹、各部门与各地区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梳理并分析国外关于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的相关研究,为我国构建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提供参考借鉴,既有利于提高数据科学人才培养效率,也有益于满足数据科学家职业发展的需要。[方法/过程]选取主要国家(地区)的典型数据科学家能力研究成果,解读分析其中的能力框架与要素,探讨目前国外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的研究方法、数据科学家职业准入条件以及信息环境变化对数据科学家能力的影响。[结果/结论]国外数据科学家能力体系的建设值得借鉴。我国应该尽快构建数据科学家能力框架,明确数据科学家的培养目标与职业发展路径;通过顶层设计、多方协同,加强数据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注重数据科学家的在职技能拓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在新时代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以数字人文教育为试验点,开设"数字人文"课程,为数字人文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对数字人文教育进行探索。[方法/过程] 介绍并总结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和特色等,以此探讨数字人文课程建设对于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以及本科教育改革的示范性作用。[结果/结论] 对数字人文课程建设提出建议,包括组建教师团队、打造应用场景和将数字人文课程作为基础素质教育课程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催动了情报学的变革与发展,现阶段我国情报学的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思路并未得到学界清晰一致的判定或解决。对当前情报学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厘清情报学的发展脉络,抓准学科的理念定位与未来走向。[方法/过程]回顾我国情报学领域的“信息”与“情报”之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学科定位、范式演进、体系建设3个层面对情报学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从碎片化、形式化的“信息提供”到协同化、专业化的“情报吞吐”,从自我封闭式的情报摸索到社会化、开放化的大情报体系建设,情报学应突破思维定势,以Intelligence为核心,将研究重心转移到决策层面上来,立足情报工程理念开展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实现中国情报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融合是跨越学科边界以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路径,其目标是实现融合科研的全学科、全流程和全景式数据开放与共享,FAIR原则为科学数据融合指明了具体的实施规范。[方法/过程]文章运用文献调研法,辨析科学数据融合的概念内涵;以FAIR原则为基础,分析科学数据融合路径;基于国内外科学数据领域不同分支方向的重要进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包括技术与工具、政策与指南、模式与行动的多视角科学数据融合实践协同方案关系映射模型。[结果/结论]文章提出未来研究应从融合网络的视角,思考科学数据开放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科学数据融合体系、协调机制、模式策略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通过对新文科背景下大数据产业的需求进行调查及国内外高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我国新文科背景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建设模式,促进我国高校本科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方法/过程] 运用网络调查、网络爬虫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国内外18所典型高校为样本,对新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目前新专业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结果/结论] 提出以跨界学科联合培养为根基,多层次教育混合培养为方法,新文科实验室建设为手段,产学协同育人培养为导向的新文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塑造符合新文科建设需求的技术型、应用型及业务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环境下,明确数据馆员的基本内涵、在业务流程中的作用及其职业可持续发展方案,有助于对数据馆员进行岗位设置,并为学术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提供参考借鉴。[研究设计/方法]系统调研国内外数据馆员相关文献,梳理其基本概念、职能作用,分析学术图书馆数据馆员的发展实践与现实需求的匹配情况。根据数据馆员招聘信息,提炼其工作内容,提出可持续发展方案。[结论/发现]数据馆员能够在开放科学环境下支持科研人员处理数据管理实践与数据治理事宜。学术图书馆以教育培训和促进职业群体自我发展的方式,增加数据馆员的竞争力,提升科研用户满意度。[创新/价值]提炼数据馆员基本研究框架、工作维度模型;提出从数据生产与流转周期角度剖析开放科学环境下科研数据全生命周期,阐明数据馆员在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化柏林 《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6):150-156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科技信息界对大数据的认识问题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提供更好的情报服务,构建科技信息大数据在情报服务中的应用框架,以便为科技信息大数据环境下的科技情报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围绕数据基础、方法技术与应用服务3个核心要素展开,探讨科技信息大数据的概念内涵、科技信息大数据在科技情报服务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情报技术。[结果/结论]在概念内涵方面,科技信息大数据是科技活动要素及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组成的多源异构大规模数据;在大数据情报技术方面,梳理出多源异构融合技术、用户画像与需求探测技术、属性计算与情景计算技术、知识抽取与本体构建技术等关键技术;在情报服务方面,将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单一服务转向嵌入式服务,从决策参考服务扩展到决策引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随着大数据的发展,数据科学已经成为新的研究领域。厘清国外数据科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可为我国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对国外有关数据科学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对作者、研究方向等外部特征与关键词、主题等内容特征做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逐篇阅读与归类,从数据科学的内涵界定与应用方向两大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最后,结合现有研究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对数据科学的未来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分析大数据时代情报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如何继承和发展情报学的学术传统。[方法/过程] 在回顾情报学历史的基础上,分析情报学在大数据时代的处境,提出"四个继承"和"五个发展"。[结果/结论] 作者认为,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没有借鉴就没有创新。这对于情报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赵雪芹  李天娥 《山西档案》2021,(1):143-150,142
数字时代人才需求的转变,使档案学教育在数据科学驱动下面临适应时代变革的转型发展,探索数据科学背景下如何优化档案学学科的教学理念、学科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增强档案学专业学生在数字时代的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档案学科在数字时代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本研究首先分析数字时代档案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现状和局限性,其次,提出数据科学驱动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即以培养数字时代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学科融合发展的同时凸显专业特色、跨学科培养同时注重实践性、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最后构建数据科学驱动的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框架,从基础性的理论课程、融合性的应用课程及开放性的实践课程三方面加强教学改革。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当明确学科教育的定位和核心,在坚守档案学学科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变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归纳分析知识科学视角下国际知识融合研究主题和内容,探索其研究趋势,以期为图书情报领域开展知识融合研究,进而促进知识服务和情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过程]系统梳理Web of Science中1990-2015年的相关文献,通过逐篇阅读、提炼和总结,从实现路径、评价、系统和应用研究4个方面进行主题分析。[结果/结论]知识融合的实现路径方面主要包括基于语义规则、基于贝叶斯网络、基于D-S理论和基于知识挖掘的知识融合;知识融合评价研究方面开发了具备属性值的融合知识测度和自适应评价机制;知识融合系统研究方面,在经典的KRAFT知识融合系统基础上,开发了KnoFuss等知识融合系统;知识融合应用研究方面,主要有面向网格环境、面向近似知识、面向网络文本和面向企业知识的知识融合。未来几年知识融合的研究趋势有:知识体系结构的优化,融合算法的改进,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以及结合大数据环境等社会背景和面向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型知识服务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