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意义] 特藏是图书馆重要的馆藏资源,特藏建设和服务对于提高图书馆精神内涵、推动学校学科建设有积极作用。[方法/过程] 调研17所英国高校图书馆,对其特藏资源建设方法、文献范围类型、标准化建设、宣传推广、相关制度、服务项目6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特藏文献类型多样,涵盖多个学科主题,数字化范围及文献资源揭示度高,通过展览宣传、新媒体推广等方式,完善政策体系,并基于特藏开展分级特藏服务和教学科研支持服务。[结果/结论] 在调研国内部分"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基础上,为国内特藏建设提出6项建议:强化外部合作,推行特藏标准化建设,多途径创新宣传,完善特藏资源政策体系,创建需求驱动的特藏服务,重视对教学科研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在"互联网+"环境以及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支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调研我国102所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其适应新环境、利用新技术服务于广大用户的水平。[方法/过程]利用网络访问法、文献调研法、电话访谈法、QQ咨询以及专家咨询法,对我国102所拥有教育部科技查新站的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基于调研数据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就"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结论]我国高校图书馆可利用"互联网+"理念,从以下方面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予以改进:完善制度保障、强化服务的互动宣传、构建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平台、形成统一的业务规范与服务标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王群  王琼 《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3):41-50
[目的/意义] 随着"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出台,各高校先后发布建设方案,高校图书馆作为支持大学教学、科研和学习的主力机构,其功能和定位对"双一流"建设起到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研法和科学计量软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研究和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国内42所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中对图书馆提出的战略要求以及U.S.NEWS排名前十的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的使命规划,阐述高校图书馆对"双一流"建设的支撑作用,诠释我国高校图书馆"双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重新思考其功能与定位,明确在新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实现建设目标及任务的有效途径。[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需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守正和创新,依托信息资源保障中心、学科知识支持中心、文化传承交流中心和互动共享学习中心,构建体现其核心竞争力的全媒介信息资源保障共享体系、全流程支持教学和科研的新型服务体系、全方位构建图书馆与外部关系的文化合作体系以及有机融合的个人研究和协作学习智慧创新体系,实现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彰显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5.
袁青  施亮  陈梦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118-124
[目的/意义]我国入围"双一流"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高校都出台了相应的整体建设方案,与此同时,其各自图书馆也在思考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来促进一流高校图书馆建设,以推动学校学科创新发展。[方法/过程]基于业内发展状况,以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制度、人才、资源建设、学科服务、空间设计和技术支撑等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结果/结论]通过论述高校图书馆在当前背景下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要点,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思考,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 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是"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积极探索,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优化创新举措对于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利用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电话访谈法等,以中国137个"双一流"高校图书馆和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上排名前30的国外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主要从信息素养类MOOC课程、教学与数据库培训类微课、新生入馆教育类微视频课程、具有故事情节的微电影信息素养课4个方面分析中国高校图书馆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从教育内容、发布情况等方面分析国外高校图书馆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根据现状分析,提出剧情类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这一创新举措。[结果/结论] 剧情类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借助"故事的魅力"增添了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本文尝试提出剧情类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的设计思路与制作推广策略,提出高校图书馆从整体规划、剧情设计、实施拍摄制作再到微视频发布推广全流程的整套框架体系,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剧情类微视频信息素养教育提供思路借鉴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调研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殊时期,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远程服务的现状,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高校图书馆开展远程服务的策略,为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供远程服务提供借鉴。[方法/过程] 调查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分析研究高校图书馆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远程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结果/结论] 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开展远程服务的重要平台。高校图书馆远程服务需常态化,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从资源保障、服务保障、阅读活动、读者远程教育及心理疏导等方面入手,为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高校名人特藏资源因其独特的科研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在教学科研、文化育人、地区社会文化推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结合特藏资源服务工作特点、图书馆“要素说”理论以及双向嵌入的思想,构建高校图书馆名人特藏资源嵌入式服务体系。以江苏大学图书馆赛珍珠文献资源嵌入式服务工作实践为例,阐述嵌入式服务体系在高校图书馆名人特藏资源服务中运行的过程和成果,并从用户需求、馆藏资源建设以及服务团队组建的角度对名人特藏嵌入式服务的开展提出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探索数字环境下研究型图书馆特藏建设的新内涵与新形式,分析海外研究型图书馆特藏建设的规划与实践情况,梳理总结发展经验及策略,为国内图书馆特藏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方法/过程] 通过对18所英美研究型图书馆战略规划调研,梳理分析研究型图书馆特藏建设的发展方向及支撑科研的要素;从战略规划文本中提炼行动要点;根据特藏建设报告总结在国内的适用性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满铁特藏提出规划方案。[结果/结论] 在数字化环境下,特藏不仅涵盖传统珍稀资源,亦包括具有独特价值的特色资源。英美研究型图书馆重新定位特藏价值,在馆藏规划、馆藏数字化、空间设置、展示与传播、深度融入教学科研等方面对特藏进行整合,合作与服务的理念值得借鉴。针对特藏案例,发现问题,并提出适用性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以"科学人讲坛"在"新媒体+科学文化内容"方面的有序推进为主要案例,论述新媒体技术在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活动中的具体应用,找到专业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优势及发展方向。[方法/过程] 梳理"科学人讲坛"讲座内容、推送渠道及观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影响科学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结论] 新媒体及时、灵活、强互动等特性在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图书馆的服务意识、丰富馆藏及科学人文精神与新媒体技术优势的结合,使科学文化传播工作中公众的参与兴趣得到了极大提升,拉近了科学与公众间的距离,提高了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海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21):39-45
[目的/意义]构建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是高校图书馆实现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方法/过程]通过研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教学服务途径和方法,在深入了解本校学科特色、教学需求的基础上,明确构建基于学科特色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路径。[结果/结论]通过建设特色馆藏资源、开展嵌入教学的学科知识服务以及创建特色空间环境,以实现图书馆对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服务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Purpose/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igit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it makes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digit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in China.[Method/process] By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authors and key word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igit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in the past decade were analyzed. Also, it analyzed the main research fields and subject distribution of papers and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projects. Authors made an investigation and had an experience on the functions of the existing digital products of ancient books.[Result/conclus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3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ive main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of digit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in recent ten years,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knowledge service digitization of ancient book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in the future under three drives of academic inheritance, user dema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图书馆发展史。在中国古典文献中记录有极其丰富的图书馆实践智慧和思想智慧。分析和归纳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图书馆学智慧,是梁启超所言"中国的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 利用价值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分析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学思想的构成。[结果/结论] 归纳出中国古典文献中的图书馆学智慧的五个方面的构成,分别是:文以载道,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文献价值观;藏书以传道,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价值观;治书以供治学,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功用观;爱书须传布,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藏书流通观;馆职为美职,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图书馆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中国历代存世典籍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意义]探索构建中国历代存世典籍知识图谱,以为研究者挖掘海量古籍书目数据背后隐藏的知识提供一站式平台,拓展古籍知识服务内涵,同时,大规模的典籍知识图谱也是机器智能的重要基础。[方法/过程]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对中国历代存世典籍进行知识组织,从需求层、模型层、应用层3部分构建一个典籍知识图谱框架模型,通过人机协作进行典籍数据抽取及多源数据融合,完成数据的整理,并对典籍知识图谱实体类型及属性、典籍知识图谱实体关系及类型进行分析与定义。[结果/结论]所构建的典籍知识图谱包含649549种古籍实体、221783位典籍责任者、1498383个古籍版本、13960个地名节点,形成了一个立体、多维、多用途的古籍知识关联网络,对全球目前存世的主要中国历代典籍书目信息进行了较全面描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在"互联网+"与教学大环境下,提出一种基于教学周期视角的高校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模式,以促进高校图书馆从传统的"资源中心"向"知识学习中心"转变,适应网络翻转课程,做大学教学活动的积极合作者。[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研悉尼大学、清华大学图书馆教学支持服务,提出高校图书馆CCQP教学支持服务模式。[结果/结论]通过改革资源建设方案、落实教参服务、监控教学服务质量和协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分别支持教学规划、实施、评估和反思,总结模式的实现要素、创新性以及不足,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规划。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参与高校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和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机构,图书馆的新型智库服务,如何满足新形势下的需要对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与实践分析发现,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人力资源、学科服务方面具有参与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以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对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与服务的路径进行研究。[结果/结论]从宣传智库、开发并利用特色馆藏、提供智库型服务和成为高校智库的信息存储等方面提出建设的思路,为图书馆提高智库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约150万册古籍,藏量居中国第三、高校之首。但由于种种原因,馆藏古籍破损情况严重,不仅使这些国之瑰宝的传承受到威胁,而且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受到影响。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典藏条件、经费问题、管理方法以及修复人员培养等方面,分析了造成馆藏古籍破损严重的原因和古籍修复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