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近期,笔者在一省级党报上阅读几篇大手笔、大篇幅的人物通讯时,发现有许多著名人物的姓名搞错了,令人遗憾.《张力雄:力克百战方为雄》一文中提到:“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怀周”,“寻怀周”应为“寻淮洲”,“怀”与“淮”是同音,但在人物的姓名中,不可乱改.《毛华清:一辈子庄户味儿的老红军》一文有:“遇到红军时期的老战友,山东军团政治部主任萧华”字样.“萧华”应为“肖华”,肖华是我军的著名将领,是《长征组歌》的作者.“肖”与“萧”也是同音,但在人物姓氏用字上不可替代.对于著名人物的姓氏用字,更应准确、严谨.  相似文献   

2.
感言稿费单     
当了20多年的专业通讯员和自由撰稿人,收到稿费单数以千计。留心稿费单,我感慨颇多,归纳如下:请多写几个字在有些报刊寄来的稿费单上,“汇款人名址”栏里一片空白,既无报刊名称,又无报刊地址,唯有一行由6个阿拉伯数字组成的邮政编码。究竟是哪家报刊寄来的稿费呢?作者不得而知。别把作者的姓名写错了我的姓名,出错率最高的是“昌“”方”二字。比如:常将“昌”写成“吕”“冒”“晶”;将“方”写成“芳”“云”“元”等。笔者自忖,出现这些错字的原因,除了笔误外,大多是因填写稿费单时字迹潦草所致。据此,敬请报刊的财会人员填单时细心点,并…  相似文献   

3.
随想三则     
一、“启示”与“启事”报刊登“启事”可说是“家常便饭”。如“征稿启事”、“更正启事”等等。就是这样一个常用的词,也常常被搞错,“启事”写成了“启示”。出现这类差错的原因,大都是没有从词义上搞清“启事”与“启示”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民族称谓应准确母志东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搞好民族宣传工作至关重要。但是,在报刊文章中有时出现自治地方称谓不准确,甚至把个别民族搞错的情况。其中,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媒体注意:一是把一个民族中的一个支系误认为一个民族。如把“尼人”写成“尼族”。“哈...  相似文献   

5.
在报刊文章中,常常见到一些方言土语,这些方言土语,不仅使文章活泼,而且使读者感到亲切。然而,也常常发现一些方言土语里错别字颇多。比如:把东北方言“埋汰”写成“埋态”;把北方方言“较真”写成“叫真”,把“捣鼓”写成“捣咕”;把南方方言“不搭界”写成“不搭架”;还有的把“老实巴交”写成“老实巴脚”,“捞外快”写成“捞外块”等等。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不少科技新闻和经济新闻的报道科学性比较强,内容通俗得体,把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写成外行人也可以看懂,内行人也觉得言之成理,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但是,在我们的报刊、电讯、广播、电视中,科技和经济新闻报道的差错还比较多,科学性还比较差。一、专业概念模糊,错用计量单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最常见的错误是把电功率和电能的专业概念搞错或分不清,把功率的单位“千瓦”和电能的单位“度”,用错。例如:某报载:  相似文献   

7.
前些时,同一位专职通讯员闲聊,得知他近年来在省内报刊上发表稿件几百篇,正当笔者羡慕之际,他露出了一丝不快。原来他的名字几次被编辑搞错,还不止是一家报社。有的名字顺序搞颠倒,有的把名和姓搞颠倒,有的竟把姓搞错了,令他哭笑不得。有的人说:“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这话用在这里不确切。发表作品署上自己名字,这是作者表示郑重、负责之意;  相似文献   

8.
“启事”与“启示”,音同字不同,含义也不一样,但因为是音同,所以报刊上常常有人用错,“启事”:把某件要告诉别人的事情,写成文字贴在墙上或登在报  相似文献   

9.
有的报刊常常是一条消息刚发表,否定该消息的消息便接踵而来。如有的报刊先登出“中央已不再建立第三梯队”的消息,后来又说这是“误传”;更有甚者,有的报刊竟把一位健在的知名人物说成已作“千古”,不少报刊还争相转载。如此“肯定——否定”,真真假假,弄得读者晕头转向,不知信谁的好。这样势必会引起人们对报刊的不信任感。  相似文献   

10.
文摘报是一张专门传播其他报刊出版物上已有信息的“报中之报”,具有其他报纸所没有的许多特殊性:它没有自己的采访、写作系统,也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言论;它把其他报刊和书籍上已经发表的新闻报道和文章等作为自己的稿件来源,进行第二次选择,予以精编浓缩,重新组合,再传播出去;它要受到其他出版物的制约,人家有,它才能摘编;人家没有,它无权杜撰。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广播评论主要呈现四种样态:一是从报刊体直接演化过来的口播评论,即写成文字稿由播音员宣读的形式,如《拜金主义要不得》、《一条最可宝贵的经验》,这种形式在“本台评论”和“本台评论员文章”中时有所闻;二是录音评论,即采用人物讲话和现场音响辅助论证的形式,这种类型在广播中最为活跃,如《烈士陵园被冷落引发的思考》、《从“泰坦尼克”号说起》等;  相似文献   

12.
在报刊中,常会出现差错。这与校对不仔细有很大关系,也与稿件字迹书写不工整、字体不规范有关。常出现在三个方面: 一、有些作者字写得漂亮,但若是写新闻就过于“狂”了,编辑们如看“天书”,有的稿件编辑们只好顺着意思往下溜,有的人名、单位、术语等溜不下去,又与作者联系不上时,稿件只能废弃不用。如“学员们”写成“党员们”,“起重机”写成“超金扣”,“几天”写成“12天”,“日前”写成“目前”,“目前”写成“日前”等。二、有些作者字写得不好不说,还相当“草”,编辑们不得不去“猜”,即使是一篇好新闻,如果编辑们时间精力不够,那这条新闻也只好到此夭折  相似文献   

13.
新近,在好几张报上读到“绌”、“拙”混用的现象。比如有张报纸在一篇短文中说:“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可能集所有长处于一身。在某些方面相形见拙时,就有可能被某些世俗的小人看……”这里,把“相形见绌”的“绌”字,错成了“勤能补拙”的“拙”字。还有一张报纸在一篇文章中写“相形见绌”,而在另一篇文章中却写“相形见拙”。同一张报纸,两种写法,何错何对?还是“绌”、“拙”两字相通?“拙”是笨拙的意思,“勤能补拙”,意指勤奋能够弥补笨拙;“绌”是不足的意思,意指相比之下显得不足。类似这种容易混淆搞错的字、词,在报刊上屡见不鲜,如错把“偶而”当作“偶尔”,就是经常碰到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情真语真,自成佳文。”人们都这样说。但在新闻写作中,尤其在写人物报道中,为完美先进人物形象,表现先进人物崇高的思想境界,竭力“拔高”人物的思想感情,把他们写成超越常人。如《连队的带头人,战士的知心人》,记叙一位连长自学了两门外语,带领全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处处以身作则;战士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愿意向他倾诉。文章十分生动,感人。作者为体现一心扑在连队建设上,却又加一节:“他已经四次推迟婚期  相似文献   

15.
当今抄袭剽窃之风盛行,屡禁不止。“文窃公”不仅有当教授的,也有识字不多的农民。报载某村庄整村人都在抄,某农民将报刊上别人的文章打印寄往全国各地大小报刊,一年得稿费十几万元。“文窃公”的伎俩多种多样:1、原文打印,署上自己的姓名。2、改头换面或斩头去尾或作少许改动。3、原文打印,原作者名字不改,但通联地址改为自己的,注明发表署名为“笔名”,真实姓名写上自己的,以领取稿费。4、将原作者名字和自己名字并列,自己的姓名排在前面,以制造合作假象,而通联地址是自己的。5、改换作者名字,如原作者叫“张三”,他的“笔名”就叫“张三…  相似文献   

16.
屡见报刊上有“读者是上帝”的提法。仅以《中国记者》1991年第12期为例,就出现两处。第43页:“真正把读者当作上帝”;第48页:“这个上帝只能是读者”。把读者尊为“上帝”,本意大家都理解:无非是强调办报办刊的群众路线,增强读者意识,尊重读者意见,把报刊办得更加贴近读者,更受读者欢迎。但是,如果对这一提法细细品嚼一下,便感到有些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17.
古代画画,有人“画蛇添足”,留下了千古笑柄,如今作文也有人“画蛇添足”,如若不信,现略举一二: 英雄凯旋——外加“归来”,非要写成“英雄凯旋归来”不可; 许多报刊——外加“杂志”,非要写成“许多报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有几家报纸报道说,在北京市西直门八道湾11号发现了鲁迅先生撰写《阿Q正传》一书的手稿。因此这些报刊就把八道湾11号称作“阿Q的诞生地”。 人的“诞生地”就是人的籍贯。 但是,阿Q有籍贯吗? 翻开《阿Q正传》第一章,鲁迅先生就特地写道,他“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也“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因此籍贯也有些决不定”。 像鲁迅这样的大文豪,连人家的姓名籍贯都闹不清楚就提笔给人家写传记,岂不荒唐? 要想了解鲁迅为什么这么“荒唐”,就请看鲁迅  相似文献   

19.
题·提“题”和“提”的用法虽然容易区别,但有时也出现混用的现象.如报刊上就出现过题纲、题要、提解、提字的用法,这都是同音相混了.“题”表示题目和写上、签上的意思,如题目、题解、题词、题诗、题名、题签、题字等,这些都要用“题”,而不能用“提”.但要注意,题目、题解要用“题”,而和这意思差不多的提纲、提要、提示则要用“提”,而不能用“题”.题词和提词、题名和提名,只要稍加注意就不会用混.写一段话表示纪念或勉励,用“题词”;表示提示台词用“提词”.为留纪念或表示表扬而写上姓名,用“题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的姓名,用“提名”.愣·楞“愣”和“楞”这两个词,偏旁不同,声调也不相同,本不该用混,但是目前在报刊上、电视里不时还  相似文献   

20.
报载:首都一名资深摄影记者,因拍摄两位同行,被多家报刊采用,而被起诉上了公堂,索赔十万八千二百元(1995早5月16日《中国青年报》经济蓝讯)。 此案并不复杂。某报摄影记者在采访人大四次会议时,未经原告同意,便拍摄了两位同行的照片。此后,照片在6家报刊上发表时,都没当新闻照片发,而且做了配文的插图。或是为“按劳分配,皇帝的新衣”点缀;或是为“失宠的文科大学生”配图。最不能容忍的是某报竟把图片标题写成是“等待判决”。由此而给原告精神、名誉和身体造成了损害。 当然,孰是孰非,法庭自有公断。笔者以为,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报刊的编辑未经作者允许,擅自改变照片说明,把新闻照片当作插图来用。张冠李戴,焉能不错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