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出版产业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科研图书馆的传统竞争优势。为促进科研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商协同发展,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打造了"全产业链"式融合共生策略:在产业链上游,开展面向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协议与专题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内容合作;在产业链中游,开展面向参与OA出版与数字出版生产性服务外包的技术合作;在产业链下游,开展面向提供数字出版增值服务的市场合作。以其为范本,我国科研图书馆可通过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加快建设统一的数字资源开发与利用规范,建立旨在保障数字版权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数字资源市场化交易模式,实现科研图书馆与数字出版商的包容联动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2年,传统的出版面临着数字出版的更大冲击和压力,如何转型,如何找到更加适合传统出版商数字化的道路和赢利模式,如何实现技术和内容的更好融合,实现产业升级,是所有传统出版商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为此,本刊采访10家出版商的数字发展动态,从战略转移,到业务创意,对过去一年的重要决策和变化进行梳理,供国内同行参考。2012年,数字出版已经进入到攻  相似文献   

3.
孙静 《青年记者》2017,(30):95-96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各类型媒介的深度融合,给现代出版业带来巨变,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业未来重要发展趋势之一,这也为当前我国少儿出版行业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如何向数字出版转型等.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一些自媒体少儿数字出版平台已做出了有益尝试,本文以“凯叔讲故事”自媒体少儿数字出版平台为例,探析其商业运营模式的得失,以对我国少儿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出版融合发展,就是要形成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以优质内容、先进技术、持续创新为保障的新型出版传播体系。把最新的数字、网络、移动等先进技术进行全面融合,结合传统出版,共享各方面资源,实现内容、宣传以及效益最大化。融合出版为图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作为内容生产环节不可或缺的图书编辑,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以适应融合出版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电纸书的诞生是几千年出版文明的创新性延续,对信息内容行业和科技制造行业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革命。它给出版商带来的是全新的数字出版形式,借助这一渠道,出版商作为信息内容的  相似文献   

6.
一、出版业的暗礁与险滩 回首近年来的数字出版进程,数字出版的出现与运用一开始并未给传统出版业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反而陷入体制的泥潭;只有当技术服务商为主体的数字出版产业的氛围越来越明朗,出版商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强烈之际,出版业才开始避免"温水煮青蛙"的痛苦结局,回归到新形式下的数字出版命题上.  相似文献   

7.
宋启凡 《出版参考》2015,(Z1):41-42
媒体融合是当前出版业的趋势。科技期刊作为出版业的重要力量,在媒体融合方面也做出了许多有益尝试。本文分析了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主要形式,为全媒体在科技期刊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发展思路。数字出版给科技期刊的传播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行业内也对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跨媒体发展方向达成了共识。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互联网的繁荣、传播手段的多样化、移动终端的普及,数字出版也使传统出版与多媒体相融合,形成全媒体出版成为可能。国内一些科技  相似文献   

8.
<正>数字出版是一种近年来建立在各种高科技基础上,融合了传统出版技术而发展的新兴产业,它不仅涵盖范围广,更是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成为朝阳产业中的一匹"黑马",它的出现,在对于传统发行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整个出版发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本文将对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发行,通过出版业现状、数字出版发行和传统出版发行的对比,以及数字出版背景下的发行方向,三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读者阅读需求与图书馆线上提供能力、传统阅读服务与读者深层次服务渴求以及图书馆行业联盟与现行机制体制之间的矛盾,提出公共图书馆资源服务创新应构建数字中台,深挖数据价值,打造智慧化的数字中枢;加强技术赋能,推进图书馆服务智慧化转型;革新运营模式,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上下游协同的资源服务新生态。公共图书馆需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将资源服务转换为知识服务,加快推进公共图书馆的智慧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数字出版是出版行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出版行业的普遍共识,实施数字化发展战略,推动由传统出版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许多大型出版企业的重要发展战略。人民卫生出版社多年来高度重视数字出版工作,依托公司在卫生出版领域的品牌优势、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学术、教育、大众三大出版并举,全面拓展数字业务,历经传统电子音像出版、数字出版起步,数字出版全面升级三个阶段,围绕解决好数字出版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目标定位、资金投入、版权保护等六方面问题进行了大量实践与探索,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道路。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出版环境下,传统出版社受到互联网科技公司和社交媒体等带来的巨大冲击,同时,传统出版社也可以借助数字科技,积极布局数字出版,做好自身转型升级;重塑工作流程,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从传统纸质出版商转变为全方位的内容提供商。  相似文献   

12.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出版产业领域的一种新形式,代表着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与崛起,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文化科技融合是促进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原动力,对于提高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在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准确地把握数字出版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对其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虚实相生的新型数字环境,元宇宙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文章梳理元宇宙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发展特征和成因态势,分析元宇宙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模式构建,提出元宇宙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机制创新办法,以拓展文旅融合服务领域,为推动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助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美国众多独立出版商在数字经销领域面临渠道建设成本过高、数据转换技术缺乏等问题,美国西部出版商集团凭借图书出版产业链两端丰富的客户资源,通过大量的战略合作,推出一站式数字经销项目Constellation。该项目在精简出版流程,扩大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有效缓解了中小出版商参与数字出版发行活动的成本压力,并促进其分享图书数字经销所带来的重大机遇,为探索和思考未来图书经销的数字化创新提供了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5.
数字出版在出版产业结构中占据的份额越来越大,其低成本优势给传统出版带来巨大冲击。【目的】鉴于此,需要从政府的产业规划、重新调整各自的定位、建立合理的盈利模式等方面入手,研究两者的融合,推动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探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在改进出版管理体制、整合出版机构的基础上,推进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有机融合。【结论】数字出版应当充分吸收传统出版的优势,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出版,同传统出版在互补、借鉴中走向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出版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冲击影响着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出版行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类型之一,在新媒体时代下应当如何生存和发展是当前急需探究的主题之一。本文从新媒体的基本概念阐析入手,结合传统出版行业的现实特点,分析了该行业媒体融合过程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了跨界融合、构建平台以及管理创新等多方面发展路径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介绍亚马逊数字出版新模式,指出亚马逊的这种模式在我国尚不能实现,我国传统出版商仍有优势。但不能否认,在数字出版时代特别是亚马逊模式冲击下,我国传统出版商面临危机,出版商可采取四种策略应对转型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数字环境给公共图书馆和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冲击与生机。结合广西公共图书馆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中的探索实践。提出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欧盟面对其数字出版行业发展速度减缓、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后劲不足的现状,依托其数字战略为数字出版注入了新动力。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创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推动行业变革,使欧盟数字出版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面对数字出版行业的共同挑战,如网络安全威胁、数据保护、海外企业影响力过大和本土中小出版商经营成本高等问题,欧盟有针对性地发布一系列数字领域的政策法规和解决方案。这些法规和解决方案可以为中国高速发展的数字出版行业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康立 《黑龙江档案》2013,(1):135-135
数字技术给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带来了极大的变革,在数字环境下如何加强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话题。笔者以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研究为中心话题,主要分析了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变化发展、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化发展、数字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的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实际工作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