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公共饮食安全问题.由于和百姓生活利益攸关,因而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重视。从最近的饮水机有毒、特富龙事件报道。到之前的苏丹红致癌、高露洁牙膏致癌、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甲醛啤酒、哈根达斯深圳事件、名牌乳业“早产奶”……众多媒体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监督作用.但也不时出现一不小心就掉进漩涡甚至陷阱中的现象,引起了公众的不满与不信任,影响了媒体的声誉。  相似文献   

2.
<正>这两年来,关于某某商品含有致癌物质的报道大量出现在媒体上。从2005年亨氏的辣椒酱在检验中发现含有苏丹红一号,接着在肯德基的五种食品中也发现了致癌物质苏丹红。强生婴幼护肤用品含有在医学上被认为是致癌物质的粗  相似文献   

3.
张淑娟 《今传媒》2005,(12X):34-35
近年来,食品安全经常成为全国性的流行话题。从去年年底的食用油风波开始,到今年二月份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查禁苏丹红的狂潮,再到三月份的立顿红茶氟超标事件,四月份高露洁“三氯生”致癌的新闻,五、六月份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回奶风波,以及雀巢奶粉的碘超标问题和七月下旬轰轰烈烈的啤酒甲醛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公共事件不断的出现在大众媒体上。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心理底线一次又一次受到沉重的考验。据调查,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  相似文献   

4.
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高露洁牙膏致癌”风波已成为过去,这一事件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是有深刻的社会学根源。在此之前,由于我们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尽如人意,劣质奶粉和苏丹红“你方唱罢我登场”,尤其是麦当劳在英国“涉红”、肯德基在中国被查证使用了苏丹红,使公众的食品安全感变得异常脆弱。在这种情况下,高露洁牙膏尽管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和认知率都很高,但和致癌传闻相比,它的信誉度就变得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5.
声音     
《新闻世界》2005,(7):5-5
如果“碘超标”事件发生在美欧等国,雀巢还会如现在这般“挤牙膏”吗?在经历了消极应对——公开道歉——只换不退之后,上月7日,雀巢终于表示消费可以退货,但没有透露退货细节,这种“挤牙膏”的处理方式让消费对其诚意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6.
于财友  赵坤 《新闻传播》2006,(10):70-70,72
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和信息全球流动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开始在媒体上频频出现,苏丹红事件、牙膏致癌风波、光明牛奶变质加工黑幕、啤酒甲醛风波、保鲜膜“致癌”风波、饮水机“毒胆”闹剧……尽管这些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纷纷攘攘,真真假假,但每一次都经历了“媒体炒作——公众恐慌——有关部门失声——权威部门解决”这样一个类似的模式,虽然问题最终被解决了,可一次次的恐慌给公众和食品行业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在赞许媒体关注食品安全事件、公众利益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浮躁炒作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对媒体曝光怕得要死、既蛮横又虚弱的人眼里,记者算不了什么。对他们来说,觉得记者有用时,可以用来“吹捧”、“包装”自己;觉得没用时,甚或你戳了他们的伤心处,不听“招呼”,便可以随意打骂。君不见,中国记协自1998年成立维权委员会以来,已受理100多件次记者被打投诉。其主要原因,大都是一些单位和个人不能正确对待乃至抵制舆论监督。如果是表扬成绩,往往是笑脸相迎,热情款待;反之则横加阻拦。一些人身上不干净,做了见不得人的丑事,怕媒体曝光,若遇记者调查采访,便恶语伤人甚至拳脚相向。 去年9月16日,福建宁德某…  相似文献   

8.
最近的“苏丹红事件”、“网民签名反对日本‘入常’”等事件更是体现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之大。如今,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表现出的影响力、社会地位、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证明,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9.
杨春兰 《传媒》2006,(8):19-20
蒙牛与“超女”的联姻、肯德基苏丹红事件、杜邦危机公关……这些媒企之间的合作与尴尬仍使人们记忆犹新,因为随着竞合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煤体和企业要想在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必须寻求合作实现共赢。8月3日在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厂部举行了作为第三届报业竞争力年会序曲的、以“沟通·共赢——和谐社会中的媒企关系”为主题的论坛。来自管理部门、媒体以及企业界的朋友齐聚一堂共话媒企关系,并为媒企合作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0.
三、四月的北京,春光灿烂,但隔几日就有风沙光顾,劈头盖脸的尘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便。如果说三月份爆出的涉及使用“苏丹红1号”的产品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那市面上几百本伪书假书的流通,则严重侵害了读者的文化消费权益,是社会中的不和谐声音。遏止伪书假书的流通,保护读者的文化消费权益成为今年“3·15”的一个新主题。本期的资讯快递的“3·15”报道是两则民营书业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消息,只是希望以后无论是伪书还是盗版书在中国能够少一些,使“3·15”成为消费者欢庆的节日,而不是一桩桩伤害消费者的触目惊心的事件曝光及相关管理机构的事后惩罚。  相似文献   

11.
赵士林 《新闻界》2004,(4):58-59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危机高发期。危饥报道是现代社会中国媒体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发生的SARS危饥使中国媒体危机报道的许多传统观念受到挑战,正确认识媒体危机报道的功能是中国媒体危机报道改革进一步深化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报纸编辑协会最近公布了一项历时三年关于新闻媒体可信度调查结果,居然有73%的美国人不信任媒体。这样的结论可能使美国的媒体从业者感到尴尬和不悦,同样也会使我们警醒和自省。当社会上多种“内幕”、“骗局”等一系列失信事件被广播电视纷纷揭露和曝光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痛苦地发现,在我们的媒体领域,做假、欺诈、侵权等信用失范的现象也存在。假新闻。假新闻是媒体的痼疾,也是媒体的常客。有人盘点“2001年中国十大假新闻”,什么“换人头手术”、“亲生女状告父亲亲吻案”、“大活人双肾被偷”等,真令人啼笑皆非。虽然这些…  相似文献   

13.
阿明 《湖北档案》2002,(9):10-12
步入21世纪,两股力量在推动着中国的信用重建,一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发现的现状触目惊心,让社会震惊。从“基金黑幕”到“银广夏骗局”;从冠生园“陈陷月饼”到瘦肉精事件;从假酒到毒米……我们正在咽下不讲信用的恶果,信用危机会摧毁自己;二是中国加入WTO后要兑现承诺,与国际接轨,我们必须从“非征信国家”(资信调查业不普及,  相似文献   

14.
关于付费采访必然性和规范性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2月下旬,《羊城晚报》为采写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的文章,向老电影人孙道临提出采访请求时.却遭遇了支付费用才接受采访的要求,这一事件随后被媒体曝光.使得在业界存在的付费采访问题再一次成为议论的焦点。其实,对付费采访现象我们并不陌生。2001年就传出了姜文以1万港元酬劳接受Tom-com网站的专访;2002年,F4到广州拍广告,公开标价“采访半小时付费5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食疗第一人”、“京城最贵的中医”张悟本在媒体亮相迅速蹿红没多久,又被质疑的媒体捅破了“神话”,露出的真相很是不堪。张悟本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上市6个月,销量达到300万册;他的“挂号费”高达2000元,据称预约号已排到了2012年;甚至有人把绿豆等杂粮价格一路疯涨,也归结于他那用绿豆等杂粮养生的观念快速在社会中流行之故。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欧盟27国中,有20国都存在赤字超标。最先崩溃的希腊,与紧接着出现国家债务危机的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一道获得了西方媒体颁发的新封号:“欧猪四国”(四国国名首字母排列为“PIGS”)。比利时、意大利也从今年3月开始,被怀疑在主权信用上存在尚未爆发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魏京华 《新闻世界》2013,(5):143-144
2012年"3·15"期间,央视曝光麦当劳有食品安全问题,之后麦当劳采取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措施,被认为社交媒体(微博)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从信源可信度分析此次危机公关中使用的媒体资源,探究微博的信源可信度的高低以及影响其可信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闻实践》2012,(3):80-80
一段时间以来,“临时工”这一角色成了很多单位理所当然的“挡箭牌”。君不见许多媒体曝光的负面事件中,城管打人是“临时工”干的,上班打牌是“临时工”干的,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咆哮是“临时工”干的……面对危机,似乎只要适时抛几个“临时工”出来,立马就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时至今日。“打人者是临时工”成了某些人的思维定式,  相似文献   

19.
西方有条新闻学标准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是,在新闻媒体云集、新闻信息爆炸的今天,不管是“人咬狗”还是“狗咬人”,甚至是“人咬人”都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因为它们都不够“匪夷所思”“大跌眼镜”。 欲望就是罪恶的根源。受众猎奇心理不断膨胀,一些媒体记者便应声而起,一条条让人瞠目结舌,惊心动魄的“假新闻”开始频频曝光于媒体。上至国家大事,下到日常生活,虚假新闻可谓是把全国人民忽悠了个遍……  相似文献   

20.
一个组织,或是一级政府,都可能会遇到被媒体曝光的情况。当媒体报道一个事实准确的可能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的事件,我们可以将它称为“危机”,危机出现之后,如果处理失当,对组织的损伤将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处理这些危机事件呢?下面笔者以香港特区政府处理“假货风波”的事件为例,对具体过程做些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