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如今,"说新闻"这种时新的新闻播报方式正风行于地方各大电视台,堪称电视媒体上演的一出"活报剧"."说新闻"凭借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受众的平民姿态,一时间跃居为全国各电视台新闻板块的主打节目.与此同时,各电视台互相模仿,很多节目出现了雷同和追风现象,使"说新闻"渐渐失去新鲜感.  相似文献   

2.
说话,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也是一个节目能否得到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说话方式的要求不尽相同.新闻播报类节目需要的是沉稳庄重;娱乐类节目需要的是诙谐幽默;少儿节目需要的是活泼欢快等等.作为主持人,只有掌握了适当的说话方式,才能成为节目内容与电视受众之间最好的桥梁.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也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说话方式.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要求主持人由"播"变"说",由"照本宣科"变"连说带评".尤其是当"讲故事"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结构方式时,这种"连说带评"的说话方式就成为了这类节目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3.
从"都市一时间"看电视新闻节目的新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骐  张弛 《今传媒》2007,(2):27-28
在湖南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中,有三档节目备受欢迎.一个是将娱乐化特色继续发扬光大的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以"说"新闻开创了新闻播报的另类形式;另一个是湖南经视综合频道的"经视新闻",以全天候滚动实时播报树立了优良新闻品质的口碑;再一个就是倡导"民生视角、本色表达"的"都市一时间",虽然其所在的都市频道同属湖南经视,但后者侧重报道百姓关心的社会新闻,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张紫霄 《当代传播》2011,(2):127-128
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强势媒体,电视在进行着日益个性化的成长演变.21世纪,各类电视节目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派生出独具特色的新形态,其中以讲故事说新闻为主的电视节目更是有了节目形态上的全新开拓.本文提出"电视说评式新闻故事节目"这一新的概念,并尝试对其进行形态化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节目形态上基本呈现两种发展态势--言论性新闻评论与述评性新闻评论.言论性新闻评论以语言表达观点为主,观众从语言中获取观点,可谓之"听"新闻,以<央视论坛>为典型代表;述评性新闻评论以画面叙述新闻事实,观点蕴含于画面事件之中,观众从画面中领会创作人员或媒介传递的观点,可谓之"看新闻",<焦点访谈>为典型代表.这两种节目形态拥有各自固定的收视人群,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发展前景.本文从"听"与"看"的角度切入,通过<央视论坛>与<焦点访谈>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陈庆江 《新闻界》2008,(3):131-132
随着新闻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的全面转移,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逐渐变为了"主持人","播"新闻逐渐变为"说"新闻。然而,在主持人向受众靠近的过程中,这种"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点误区。由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说"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新闻秀"--平民的还是大众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姜红 《新闻记者》2004,(12):19-20
当《新闻联播》这样的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还在坚守"播新闻"的报道方式时,各地方台晚间时段的新闻节目大都以轻松的"说"和"聊"的方式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而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则在"说新闻"之外更增加了演绎新闻的成分,姑且称之为"秀新闻"吧。从循规蹈矩的"报新闻"、"播新闻",到随意轻松的"说新闻"、"聊新闻",再到多少有些越轨的"秀新闻"、甚至"演新闻",如今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改革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节目形式,节目内容也不断充实与丰富起来.但是,创新要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才是有意义的,而科学实践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新的社会价值.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又是检验理论的标准.风靡各地的"说新闻"恰恰就处在这样一个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亟待加以认真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新闻文本创新是个屡被提起的话题.本文试以浙江新闻名专栏、<温州都市报>的"老师伯讲新闻"为例浅述文本创新的"评书化"操作. 评书是中国传统传播形式,从已有的传媒实践看,由评书而衍生出来的"讲新闻"手法,至多只是在广播电视上显示魅力,起到了"旧瓶装新酒"的传播效应,如:中央电视台的"清晨故事会"、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南京电视台的"大刚说新闻"、义乌电视台的"同年哥讲新闻"、温州电视台的"百晓讲新闻"等.此类节目在各自目标受众中皆有较大影响力.而纸质媒体在这方面长期以来几乎未见新举.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相继开播的新闻节目,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形式,代之以体现主播个性风格的"说"新闻的演播方式,像央视的<世界周刊>、河南卫视的<都市报道>等节目,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我们感觉到了传统的传播观念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新的传播方式正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1.
"新闻深呼吸"是浙江经视晚上十点半的一档深度新闻评述和脱口秀节目,主要梳理评论当天的重大新闻热点事件,创办于2009年1月.敢于进行舆论监督替百姓说话是这档节目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从"纸包子事件"试看"新闻民工"的生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于今年7月曝出的"纸包子事件",可以说是近年来新闻界的奇耻大辱,以致于转载此新闻的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直播北京》节目、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也跟着"吃药",事后纷纷向公众道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界定"解读新闻"类新型节目入手,对该类型节目及节目主持人风格进行了探讨.着重从角色定位、主持运用、知识架构和整体主持风格等几方面对现阶段"解读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显露出的主持风格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比较粗浅地分析了现阶段此类节目主持人主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文章的最后就如何解决这些现存问题的对策做了一定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特约评论员",是指新闻机构约请有关权威人士、专家、学者就某一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发表重要评论时所使用的称谓.较一般评论更为显著,是新闻机构对外发言的一种灵活方式,往往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反响.最近,两会报道中,央视新闻节目"杨禹快评"受到了大家关注,这是央视两会报道中首次以"特约评论员"为品牌的节目.随着节目的热播,"特约评论员"重新获得大家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中,"说新闻"的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时间占据了各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位置.用说新闻方式播报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当然,对"说新闻"的社会评价,目前并不一致,不少人认为"说新闻"是一大突破,一大创新,为新闻节目的改革开启了新思路;但也有人认为"说新闻"需要把握一个度,否则很容易庸俗化.  相似文献   

16.
省级卫视的新闻节目既比不上中央台的权威性,也比不上城市台的贴近性,较之综艺、娱乐、专题节目,省级卫视的"新闻联播"最难做出特色形成优势.但并不是说省级卫视"新闻联播"就无所作为,省级卫视"新闻联播"可以在区域资源整合、新闻表现形式上下工夫,也可以在新闻内容上求特色. 优化组合内容精心配置题材 在有限的20多分钟时间里,省级卫视"新闻联播"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报道所有国际国内新闻,也不能把省内外发生的与本省有关的所有重要事情全部报道,精心选择和配置题材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电台、电视台正广泛以"说新闻"方式报道新闻,但"说新闻"目前存在着语言不规范、新闻选材的流俗化、辅助语言的自然主义等问题.新闻从业者对此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让"说新闻"更成熟、更完善.  相似文献   

18.
蔡跃锐 《现代传播》2004,(2):127-128
和传统新闻相比,由于说新闻表现得更多的是新闻主播的个性色彩,所以一档说新闻节目的成与败与新闻主播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主播的好坏直接决定节目的成败。要做好说新闻节目,不仅要有做好传统播报新闻的因素,更要有一个具备个性化魅力的主播。本文拟对地方台说新闻节目中的主播这一角色作些思考。一综观地方台的说新闻节目,主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类:1 调侃味浓,评点随意。虽然“说新闻”节目中有潜在的娱乐因素,新闻也就从信息播报转向轻松娱乐,从严肃正统转向通俗流行。但是说新闻的“说”不等于爱怎么说就怎…  相似文献   

19.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主干。形式除了"播新闻"外,"说新闻"、"播说新闻"等节目形式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新闻节目怎样创新?怎样在激烈的"视听"竞争中取胜?辽宁经济广播《大城小事》节目作了有益尝试。节目以"新闻演播+音效点评"的样式出现,可谓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焦点访谈>定位有一个渐趋明朗的过程.不过,这个过程现在并没有最后完成."用事实说话"是个似是而非的节目定位语.随着节目分工越来越明确,<焦点访谈>应该把不属于新闻评论的部分进行分流,使其变成一档完整意义上的新闻评论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