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开封的美食     
河南有个开封.开封最出名的是什么?港台两地民众的答案很可能是包青天,因为连续剧《包青天》曾在港台流行,主题曲第一句便是:“开封有个包青天。”但如果问河南人.答案很可能是开封有座第一楼,小笼包子天下第一。这个推论是有佐证的.当我在“开封第一楼”吃包子时.人山人海,而参观包公祠时,就我们一行香港作家河南访问团而已。  相似文献   

2.
经过500多个日夜的奔波,百集系列节目《闯世界的河南人》终于走上了荧屏。但作为摄制人员之一的笔者,心情却依然不能平静,拍摄过程中的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仍在不断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吃了吗?”一声亲切的乡音,把我们和袁家骝老人紧紧地拉到了一起。老人眼里闪着泪光,谈话的声音越来越低…… 就海外的河南籍学者来说,无论名气还是贡献,86岁高龄的袁家骝先生都是首屈一指。因而,我们出发前就曾暗下决心,一定要设法采访到袁家骝先生。然而,到了美国之后,从纽约河南同乡会得知的情况,却使我们的决心产生了动摇。原因是袁家骝的太太、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会副主席吴健雄在两年前去世。从此,袁老便深居简出,拒绝所有的来访。 是啊,他们毕竟相濡以沫、携手相伴,共度了60年难忘的岁月。生活中的伴侣、学术中的挚友、事业上的伙伴,顷刻离他而去,可以想见对袁老该是何等残酷的打击。所以,河南同乡会只肯提供电话号码,而不忍心打扰袁老。但我们又确实想看看袁老,哪怕是仅仅  相似文献   

3.
问问导报人     
加入经济导报这个团队的时间并不长。不过,导报却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自私、自利、自恋”。您认可这样的观点吗?还是先来问问导报人。 一问导报人,你是不是很自私? 我们的记者许慧艳曾经这样说,“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老板,对他们职位和成就的尊敬都不等于放弃采访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河南固有的价值体系承受着时代潮流的冲洗,一些不和谐的音节进出,河南人在国内的诚信形象饱受质疑。以《河南人惹谁了》一书为代表,河南人表达出强烈不满。2002年,河南省著名诗人王怀让先生在《一棵比一个世纪年轻十岁的大树——为河南大学90年而作》一诗中无奈地吟唱道:“河南,河南,何其难矣!”如何让他人更多地了解河南,认识河南,河南的对外宣传策略要注重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采访的硬功夫”,可能有些同志会不以为然:不就是采访吗?到一个特定的地方,找一些相关的人,谈一些事,回去一篇稿子就出来了,“功夫”何“硬”之有呢?这话也对也不对。从完成平常一般的采访任务来看,可能是这样。但要实现普通稿到优质稿的跳跃,仅仅这样认识就远远不够了。此时,你若没有扎扎实实的采访作风和得当的方法是不行的。这里,笔者想就本人一篇获奖新闻作品的采访过程谈谈这一问题。 在1999年度“河南新闻奖”的评选中,我和另一名记者合作采写(本人为第一作者)的深度经济报道〖河南农用车何日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6.
1996年11月10日,第六届上海国际电视节开幕的当天,卜凡利用工作之余在东方电视台接待了来自河南的老乡.当几位老乡祝贺卜凡最近荣获第八届全国电视播音作品评比一等奖时,卜凡激动地说:“河南、开封浓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教育为我今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卜凡的肺腑之言使我们这次采访很快进入“角色”.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河南省委制定了河南电视台电视剧战略规划,提出"三影五剧"的目标,即在五年之内拍三部电影、五六部电视剧。电视剧要以河南的文化符号为主要元素,弘扬河南人大义大爱、朴实、自强不息的精神。认识到编剧是电视剧创作的第一生产力,我们邀请了高满堂、刘和平、王丽萍、王宛平、柳建伟等五位编剧到河南采风。在多次采风、采访、沟通之后,高满堂  相似文献   

8.
新闻贵在“新”字,不新就不是新闻。于是,不少通讯员的眼睛老是四处寻找所谓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对于那些旧题材则视而不见。但新题材并不是天天都有,特别是基层,范围小,新题材更难有,怎么办?笔者近几年来在实践中体会到,旧题材也可出新意,还是一大“新闻泉”。怎样使旧新闻出新呢?今年5月,市委宣传部组织我们十多位通讯员到一个乡采访,乡党委书记介绍说,他们新建成了一所希望小学,希望我们能写一写。对于这一题材,有的人不愿去写,因为这已不是新题材,如果写,也只是写成一句话新闻。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前去采访,采访中…  相似文献   

9.
1992年9月25日,宁夏电视台报道了巴黎——莫斯科——北京马拉松汽车越野赛途经宁夏的新闻后,播音员用凝重的声音又继续播出了一段话: “为了充分报道这次拉力赛经过宁夏的盛况,我们曾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事与愿违,我区大赛组委会并没有给各新闻单位采访提供基本条件。虽然在这之前,有的记者曾在组委会上代表我区新闻界就保证这次采访活动给予必要条件提出过要求,但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参加采访的记者及其车辆都没有我区大赛组委会统一颁发的通行证,记者要进入大赛野营点采访难上加难……后来,在经过大赛中方组委会负责人同意采访的情况下,没料到又遭到我区大赛组委会人员的阻止。经宁夏日报一位副总编辑以及我区各新闻单位的记者多次的强烈要求,记者们才艰难而匆匆地进行了短  相似文献   

10.
有家省报在全体记者会上,提出个“记者的采访作风究竟怎么样?”的问题;对下农村的记者还问到:近年在社员家吃过饭没有?是在基层写稿还是在招待所写?写了稿子和当地领导、群众见面没有?过去记者进村习惯给老乡挑水,扫院子,现在有谁还在这样做? 这些“问”,记者们都是怎样“答”的且不说,单就如此寻根究底地检查采访作风,就很值得赞扬。我们的新闻采访作风,有着优良的传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工作第一线去,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去,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尽可能多地搜集各种情况,然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稿。我们的记者历来都是这样做  相似文献   

11.
蒋剑翔 《军事记者》2012,(10):63-63
有个年轻记者抱怨:出去采访,拿出采访证,别人不信;递上名片,别人还是不很信任。这个年轻记者为此感到烦恼、困惑。采访对象不信任,采访自然很难深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依笔者之见,首先得有个正确认识。人家不信任你,你不能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说人家傲气、不配合,得多从自身找原因:我有名气吗?我写出过有影响的作品吗?我所在媒体的知名度高吗?若都是“NO”,你就不要怪人家了。  相似文献   

12.
提问的艺术     
洪燕 《新闻前哨》2003,(1):23-23
在日常采访中,我们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有时,记者盯住一位被采访者,反复问他不愿意回答的问题,搞得双方都很尴尬;有时,记者拐弯抹角问来问去,始终不能得到自认为满意的回答,失望之余还责怪被访者头脑不灵活、不能理解采访意图;有时,记者把采访意图说出来后,干脆告诉被访者:“你必须这样说,你就这样说”......新闻同行们往往自嘲这样的采访是“诱供”和“逼供”。这当然不会是愉快的采访,更不是成功的采访。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细想起来还是记者被自己的采访意图缚住了手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那么,如何…  相似文献   

13.
被陪吃早餐     
<正>早上睡的迷迷糊糊,酒店的电话响起,一个男声问"闾丘女士,几点下来吃早饭?"诧异了几秒钟,反应过来,是当地的官员,之前一天晚上,他们不知道如何知悉我们在当地采访,坚持请我们吃了一顿晚饭。席间还主动提出,要陪吃早饭,吓得我们连连摆手,告诉他们,我们宁愿多睡几分钟,不吃早饭了。结果,觉睡不成了,但也不敢下去吃早饭。收拾完行李到酒店大堂一看,来了好几位,都是昨晚为领导作陪的手下。大家客气的打完招呼,就无话可说,尴尬的站在那里,就等着我们快点办好退房手续,上车走人。我不知道是客套,还是同事猜测的,为了防止我们到处乱走,不过我倒是更觉得他们是热情,因为昨晚晚饭之后,虽然我已经挂上了请勿打扰,快半夜了还是有敲门声,原来是服务员送宵夜的点心。我明白这自然是领导下的任  相似文献   

14.
河南告急     
在餐桌上成为哈哈一笑对象的9000多万河南人,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歧视,并由此对他们的生活乃至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在河南人被“妖魔化”的过程中,政府处于某种程度的缺位状态。现在河南启动“形象工程”,可以视做政府向本位的回归:对公众负责  相似文献   

15.
赵波 《出版参考》2011,(10):11-11
现在谈裸婚,真的需要勇气,因为没有物质基础,谁跟你谈婚姻和家庭呢?可是,我们的父母辈们不都是裸婚过来的吗?也许你可以说因为当初人人都裸婚,大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他们裸婚并不代表他们甘心情愿,也不代表因为不怀一点物质欲,他们就比我们简单幸福。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下部队采访,与基层官兵座谈,征求他们对报纸宣传的意见。一位教导员的话听后令人回味无穷。他说:“报上的先进性与夸张性并存。”此话怎讲?他说:“报纸上宣扬的人和事都挺先进的,也都值得学习。但有些或多或少给人一种不实在的感觉,好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隔着一层膜似的。”能否结合具体稿件谈谈?他摇摇头说:“只是凭感觉而已,举不出例子。”这就怪了。既举不出事例,又感觉不真实,这不是鸡蛋里面挑骨头吗?其实不然。细细琢磨一下,他讲的话很有道理。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我们作者。编者在采编新闻时,都应遵循…  相似文献   

17.
今年的书博会,对河南人来说是一个文化盛会。各路群贤汇聚在中原大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河南出版业的机会,同时也给河南出版业提供了一个向全国同行学习的机会,而每一个来到书博会的人都会感受到河南厚重的文化氛围。来到书博会,就好像遨游在书的海洋,让我这个与书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人有种回家的感觉。一本又一本的书泛起阵阵墨香,沁人心脾、让人陶醉。  相似文献   

18.
现在谈裸婚,真的需要勇气,因为没有物质基础,谁跟你谈婚姻和家庭呢?可是,我们的父母辈们不都是裸婚过来的吗?也许你可以说因为当初人人都裸婚,大的社会环境就是如此,他们裸婚并不代表他们甘心情愿,也不代表因为不怀一点物质欲,他们就比我们简单幸福。 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相似文献   

19.
今年9月1日至4日,我到登封县少林寺采访由河南省旅游局举办的90中国河南国际少林旅游节,恰逢台湾中国时报,台湾电视公司、台湾中国电视公司等3家新闻机构的6位青年记者在会上采访。由于是同行,又都是同龄人,关系很快就融洽和谐起来,互相交流了各自希望了解的情况。朱增有今年30岁,是台湾电视公司的摄像记者。2日下午,我和他都在少林武术馆宾馆二楼的阳台上,看楼下擂台上的散打比赛。赛场休息时,我们聊了起来。朱先生毕业于台北新闻专科学校。他告诉我,台湾的大学是不管分配的。他毕业后,在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刘杨 《新闻知识》2007,(4):40-42
前些年,一提起河南,一些人便会想到焦作大火、洛阳大火、法轮功自焚、原阳毒大米、尉氏假棉花等负面事件,于是,河南人便成了愚昧、落后、欺诈、一事无成的代表。媒体的轰炸性报道、河南段子的广泛流传——地域性歧视的“集体狂欢”使人们忘了河南曾经的辉煌,让人们看不到河南如今的发展,也让河南人的处境无比尴尬。如今,当人们再次提起河南的时候,更多的人想到的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的李学生,大义至孝的当代孝子张尚昀,勇于担当的洪战辉……各大媒体再次聚焦中原之时,人们看到了河南人的纯朴本色,看到了新世纪河南人的新形象。媒体的这种变化起于何时、缘何而起、又有什么不足呢?本文试图通过对《河南日报》2000-2007年中有关河南人形象的比较研究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