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随着我国的人才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有些地方和高校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建立起"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招聘人才可以不要人事档案,由人事部门负责为引进的人才重建档案.重建档案,从一定意义上讲加速了人才流动,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资源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是对扣留人事档案限制人才流动行为的种回应,突破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然而,我们要全面了解和科学评价新时期人才引进中出现的重建档案现象,那么就要客观地分析重建档案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快,据了解,目前我国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向是“孔雀东南飞”,即由经济欠发达的西部、西北方流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流动人才中中青年技术骨干、高职称高学历人才占大多数,这些人都是原单位的中坚力量。对于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跳槽,原单位大多不愿意放行,对这些人才卡住不放的“杀手锏”就是人事档案,无奈,个人为了流动则只有“弃档”而去。笔者曾做过—个调查,以下是浙江温州某高校近年来引进人才的人数及重建档案人数的统计表。  相似文献   

3.
为引进人才"重建档案"带来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不少单位公开宣称可以为招聘人才“重建档案”,以便让其享受相应待遇。从一定意义上讲,“重建档案”加速了人才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人才资源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但是简单“重建档案”不要原始档案,带来种种后患。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不少单位公开宣称可以为招聘人才“重建档案”,以便让其享受相应待遇。从一定意义上讲,“重建档案”加速了人才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有利于人才资源整体优化与合理配置。但是简单“重建档案”不要原始档案,带来种种后患。  相似文献   

5.
高校人事档案重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师资需求日益旺盛,人员流动空前活跃。近年来,为突破某些单位利用人事档案阻碍人才流动的限制,高校推出了重建人事档案的进人机制,希望以此解除“人档分离”的外来高级人才的后顾之忧,取得人才竞争的优势。重建人事档案的做法,突破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成为当前人事制度和档案管理改革的新课题。本文拟对其利弊进行分析并进而探讨今后深化改革的方向。一、高校人事档案重建势在必行由于人才稀缺,一些高校为了限制人才外流,出台了“不接转关系、不提供档案、不同意放行”的“三不”政策,将人事档案变…  相似文献   

6.
人才流动是市场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的整合优化,但不规范的人才流动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新的问题:重建档案增多导致档案真实性、可靠性无法保证,档案意识淡薄,弃档现象递增,人档分离现象严重,人事档案代理的管理不规范等。本文探讨人才流动带来的问题及根本原因,并就改革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信息资源管理工程,人事档案是知人用人的重要依据,是人才开发的重要信息源。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这就为人事档案的保管工作带来一系列的新问题。一、人员调动频繁带来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在扩大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这有利于人才的吸纳、流动。但由于流动人员多是辞职、辞退、脱离原单位和没有工作单位的科技人员等,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单位,工作变动较大,他们的人事档案或存在原单位的某个“角落”里,或在自己的手里,…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才流动的频繁,许多公民的身份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其人事档案通过人事代理委托人才中心代管,公民需要通过其人事档案了解自身情况的潜在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因而,承载基本人才信息载体的干部人事档案对于人们而言,仍然有如“雾里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人事档案的作用明显增强,在干部选任、人才信息储备、人事业务、人才流动、人事代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对选拔干部和人才流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利用干部人事档案,为经济工作服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一、存在的问题为了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人事工作,我们对全市人事档案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显示: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在档案意识、管理机制、管理方法上与中央对干部人事工作的要求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1.档案意识滞后。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许多同志,管理档案意识是比较强…  相似文献   

10.
论人才竞争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流动政策的逐步放开,人才竞争日益加剧,流动人员的数量与日俱增,由此也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才竞争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影响,以及出现的“弃档”、“死档”与“重建档案”现象,并就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提出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高校为引进人才"重建档案"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从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全国人事档案数据库、用软实力留住人才等措施来解决其弊端。  相似文献   

12.
用人单位:让引进人才无后顾之忧在人才市场,笔者找到了发布“因调动被单位除名或辞退的高层次人才,一经录用,可恢复原有身份,并连续计算工龄”广告的招聘单位。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介绍,这一政策是针对因跳槽而被原单位卡住的教学人才而定的一项优惠条件。在当地人事部门的支持下,该校曾经为两名跳槽来校的博士生重建了档案,内容包括学历、工龄、职称和获奖情况等,跳槽人才十分满意。据了解,对一些高层次人才的跳槽,原单位大多不愿意放行,对这些人才卡住不放的“抓手”就是人事档案。而科研、教学人才评职称、出国政审、…  相似文献   

13.
梁英 《兰台世界》2003,(12):15-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特征的社会主义人才市场体系正逐步形成,从而对档案工作尤其是人事档案的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档案在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单位的“择人”与人才的“择事”要通过一定的中介和载体来进行,人才在流动中需要考虑才能发挥的客观条件,以及工资、福利、户籍、保险、环境等诸多因素;而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也要考察人才个体的学历、年龄、专业素质、健康状况、个性品质、信用适度等情况,这种双…  相似文献   

14.
人才竞争环境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人才竞争日益加剧,人才流动也更加频繁,由此使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论述了人才竞争给人事档案工作带来的挑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职场觅岗人,似乎对档案持不在乎的态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为管理保存的330万份人事档案中,至少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  相似文献   

16.
贾雪萍 《兰台世界》2004,(12):39-40
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高校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竞争优势。拥有了人才还必须留住人才,现在人才流动是大趋势。高校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我们认为建设高校人物档案是实现这一目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这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档案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浅析“弃档”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事档案曾被视为身家性命 ,如今却遭到越来越多的人遗弃。用工制度的变化 ,改变了人们的就业观念 ,使“弃档”成为可能 ;人事档案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不能满足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 ,是“弃档”主因 ;人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的“弃档”行为。“弃档”具有群体性特征 ,“弃档”给社会、相关单位及个人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才流动的增强,大学生自谋职业成为一种时尚。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至少有60万“弃档族”。“弃档”一族对人事档案的“漠视”,对现行档案管理制度提出了新挑战。一在“弃档”一族中,“弃档”者多为大学生、出国者、个体创业者和外企员工。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档案成了束缚自己的工具,为了“自由”之身,不惜把自己身份的标志、记录自己成长之路的档案随意丢弃。人档分离确实使人才更容易成为一种全社会共享的资源,使人才更好地自由流动,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档案可以随意丢弃。人事档案一直以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  相似文献   

19.
流动人员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记录个人成长工作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工作业绩等的重要功能。但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事档案无用论”正在流行,“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十分严重。随着分配制度的取消和人才流动频率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把档案转到人才中心后就不再问津,有的甚至把档案放在自己手里保管,全然不顾档案作用的发挥。在人们的意识里,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突然变得不重要了,甚至是可有可无,“弃档族”日增,“废档”、“死档”不断增加。而另一方面,社会各方面面临信用危机,各行业、部门及用人单位对于个人的信用记录和以往经历无处可查。档案没有,一些单位只好由人力资源部的人通过非正常的方式和途径去了解,操作起来很麻烦,加大了用人成本。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统人事制度的变革,人才流动日益频繁,记录个人成长历程的人事档案的作用如今渐渐被淡化,“弃档”一族越来越多。“弃档”人群的构成:第一类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按有关规定,大学生毕业后经个人申请,档案可以在学校寄放两年。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将档案留在了学校,只身外出打工,处于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