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悟性是记者对新闻工作的一种独特感悟。有无新闻悟性是衡量记者优秀还是平庸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著名新闻学者范敬宜曾经说过,“我认为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起因是这样的:最近有些刚进报社的年轻同志被分配到记者站工作,由于没有新闻实践经验,远离编辑部,他们中的不少同志感到茫然,不知采写些什么是好。当看到一道来报社被分配到编辑部同志的名字接二连三地在报纸上出现时,他们又焦躁不安。内心无不有一种艳羡之感:在编辑部做记者多好啊。有这种想法的同志,我只能说他对自己的工作还不十分了解,还没有看到驻站记者的优势,还没有体会到驻站记者在新闻一线的乐趣。本人在编辑部呆过,也驻了一段时间的站,两者比较,我还  相似文献   

3.
基层有新闻,最精彩的新闻来源于基层。曾有一位年轻的记者问新闻界的老前辈穆青"记者怎样才能尽快成才?"穆青告诉他,成才没有捷径也没有秘诀,记者只有把根扎在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穆青认为,做记者决不能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一旦脱离了,记者的职业生命也就完结了。联系新闻战线深入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记者认为,新闻工作者更应当加强和基层群众的联系,积极到新闻一线去、到基层去,释放自己的正能量。一、带着责任走基层走基层是一个"苦旅",或者说是一个"苦差"。因此,有的记者不喜欢走基层,认为到基层采访又苦又累,有可能走了基层之后依然是没有成效、两手空空,还不如  相似文献   

4.
其实不太好意思称自己是记者,别看我在电视台工作了十几年.   写过无数的稿子,但没有一篇是新闻稿;做过无数的节目,但没有一条是新闻;换过许多的岗位,就是没有去过新闻部.记者证随身携带,似乎也只是坐火车才用得上.……  相似文献   

5.
其实不太好意思称自己是记者.别看我在电视台工作了十几年。 写过无数的稿子,但没有一篇是新闻稿;做过无数的节目,但没有一条是新闻;换过许多的岗位,就是没有去过新闻部。记者证随身携带,似乎也只是坐火车才用得上。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有的记者有写也写不完的新闻,而有的记者却常常徘徊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自己该去采访什么?为什么有的记者采写的报道个个精彩,总能写出前人没有报道过的新事物和新发现的规律,而有的记者采写的报道却是角度老套,写法陈旧,语言枯燥?有政治修养、文化修养的因素,更有业务修养的原因,其中缺少发现,眼中没有新闻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同一位通讯员聊天,谈到稿子写完要不要修改的话题,他说:稿子写完就结束了,还修改什么,那多费事啊!据了解,有的通讯员或是记者,稿子写完就马上发往编辑部,根本不做修改;也有的人是不懂得怎样去修改。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进行新闻报道所作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同医家诊病一样,也要注重“望闻问切”。望一位老记者曾讲过这样的故事,他去采访采油队的某工程师,打算报道他的先进事迹。但是这位工程师拒绝接待记者,不愿向记者吐露一点自己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访问来了解情况的门被堵上了。最后,经  相似文献   

9.
蔡逸 《新闻通讯》2014,(1):57-58
美国新闻学家杰克·海敦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采访对象是大众传播过程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处在最前位置的传播环节和主体,它是新闻事实与新闻传播的纽带与桥梁。因此,记者应成为采访对象的研究专家,对采访对象没有研究和了解,无法进行有效的采访和写作,无法搞好、搞活新闻采访工作,也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相似文献   

10.
胡健 《传媒观察》2007,(2):25-26
他同一位记者约定,当天下午2时一起去采访一位画家。结果,在约定好的地点,他从下午1时50分一直等到2时40分,始终不见记者的踪影,多次打记者的手机联系,回答均是“对方已关机”。由于同这位记者素未谋面,担心在路上擦肩而过,错过见面机会,他立即赶往这家新闻单位,一直找到记者的办公室。谁料,办公室同志告诉他,这位记者家在外地,已经回家去过年了。约好了去采访,怎么能这样不守信?办公室有人劝他,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物采访新闻性不强,过了年去也不迟。一直对记者、对新闻十分敬重的他,根本没想到有的记者会这么不讲信用,简直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先生在谈到记者的职业时曾说过:有五种人不可以做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  相似文献   

12.
范莉 《新闻前哨》2002,(9):24-24
新闻敏感从哪里来?靠天生的聪明和一时的灵感都不可能。一名记者应该对周围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而不是冷漠待之。美国的一位新闻学者说:“记者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都好奇”,这是对新闻敏感最通俗的概括。作为记者对周围事物要多看、多问、多打听,可以说保持对周围事物的一种新鲜感是新闻敏感的先决条件,而要保持这种新鲜感,就要求记者经常注意周围的情况变化,特别是一些异常现象。但如果没有新闻敏感,记者对周围事物的变化很可能会反应  相似文献   

13.
新闻采访的主要对象是人。人的行动都受到心理的支配。记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采访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不同采访对象的不同心理。记者怎样摸清人的心理规律来指导新闻采访呢?这是一个重要课题。有人说,我没有学过心理学,没有研究过采访对象心理,也采访到不少新闻素材,写出了较有分量的稿子。是的,有的人没有专门研究过采访心理学,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观察人物心理的经验,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应用,取得一些成功。在采访中,由于不了解采访对象心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也不乏其例。下面是一位记者采访一名有创造发明的科技人员的一段对话:  相似文献   

14.
蓝鸿文 《新闻界》2000,(1):11-13
西方记者中写过旅途通讯的不少。美国著名记者、作家马克·吐温(1835-1910)写过《赤道环游记》(1895),英国著名记者、作家杰尔斯·狄更斯(181-1870)写过《游美札记》。现当代的西方记者,如美国合众国际社总编辑史蒂文森1978年写过《长江:过三峡游记》、日本《朝日新闻》驻北京记者秋岗加荣1980年写过《世界屋脊上的西藏》,等等。遗憾的是,我们翻译过来的十几本西方出版的关于新闻采访写作的著作,却没有一本论述旅行采访与旅途通讯的文字。这表明,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的情况,在西方也同样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做记者十几年来,我已经去过近30个国家,收集到五花八门的记者证已经有200多张,但是我在阿富汗采访了一个多月,却没有收集到一张记者证。然而,这次采访却最令我难忘。我得到了独家新闻我曾在瑞士和美国任新华社常驻记者,出差去过的国家也都是欧美发达国家。到阿富汗这么艰苦的地方还是第一次。这里不仅仅生活条件非常差,工作环境也一塌糊涂。这里的绝大部分记者都是轮换制,长的呆到2个月,短的住一个星期就溜了。喀布尔只  相似文献   

16.
一提到采访,难免会想到前辈们的一些谆谆教诲。比如,“脚板底下出新闻”;“生命在于运动,写稿在于跑动”。穆青同志也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记者不到采访中去锻炼提高,只坐在办公室、蹲衙门,是培养不出来的。离开了采访,或者说很少采访、懒于采访,这样的记者绝不会有多大的作为……我认为一个记者除了必要的学习开会、处理日常生活事宜之外,一年中应该有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时间在采访中度过,而不是坐在办公室。”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新闻记者中确有不重视积累资料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浏览过的报纸乱扔一气;用过的材料往纸篓一塞;记完了的采访本随手丢弃;除了采访写稿不做任何搜集资料的工作;就连自己辛勤采写的稿件被报刊采用后也不屑一顾,来日评职称需要“代表作”时,还得到资料室、图书馆去查。有的干了二三十年记者,还是片纸不存,“家底”很穷。他们甚至瞧不起喜欢积累资料的人,认为这是抄抄摘摘,多此一举,没有出息。这些同志全然不了解记者积累资料的重要。  相似文献   

18.
孙愈中 《视听界》2002,(4):85-85
不少同志对经济报道存有偏见。除了重大题材的经济报道外,他们对一些微观的经济新闻,即使有典型性和指导意义的,也往往不屑一顾,认为这实际上是在给别人做免费广告。而记者去搞这些报道,则在去捞“油水”之嫌。有些新闻单  相似文献   

19.
一、身入心入发现“亮点” 要从寻常生活中寻找到不寻常的新闻,仅有身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心人。就是说,只有人到心到,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情景,从中引发思考,才能发现寻常中的不寻常,平淡中的不平淡,也才能寻找到启动快门的新闻“亮点”。如面对持续高温,人们是怎样度过的。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深入到市区的街头巷尾去观察,接连几天,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新闻点  相似文献   

20.
走进海岛     
李根萍 《军事记者》2003,(4):48-49,57
我负责《人民前线》报“海防线上”专版后,尽管常常收到或编发许多充满浓浓海味的稿件,但从未去过海岛。去年夏季,为亲临一线了解海岛官兵,以记者的视觉真实记录他们坚定海岛甜酸苦辣的生活,我特地去了一趟浙江舟山群岛,在几个岛上全方位体验了一番,接近了我所要接近的“目标”,写出了一些感人的报道。同时,一些采访细节也令我十分难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