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媒体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在竞争中胜出、报道独家新闻,各媒体想尽一切办法吸引受众的眼球,以获得较高的发行量或收视率,其中隐性采访以其真实可信,亲历新闻现场的独特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报纸要办好,最忌讳的是华而不实,最需要的是实事求是.不要认为长期延续下来的做法就是正常的,不要认为很多入都在做的事情就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时刻反问:读者真的需要这样吗?市场真的需要这样吗?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的出版业将出现与外国出版业零距离的接触,外国的出版商想尽一切办法争夺读者,以扩大自己的覆盖面.面对这一开放的市场,中国出版人如何面对机遇,来迎对洋商的"抢滩",这是摆在出版人面前的一大课题.入世后的竞争,也是对人才的竞争,重点介绍了人才的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曹鹏 《新闻记者》2008,(3):38-41
传媒的营销与竞争本质上争夺的是受众的时间.这是我对传媒经济进行长期思考的一点新认识.人人皆知,现代社会尤其是大都市生活节奏快,时间紧张,总体而言,受众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有日益短缺之势--尽管节假日在增加,八小时工作制逐渐普及,但是同时交通越来越拥堵,而住房也越来越远离市区.上班族每天用于工作的时间比以往有增无减.用于采购、看病以及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在增加.更重要的是交际应酬、学习与进修培训的计划、文娱活动的需求以及旅游度假的安排都在瓜分人们有限的时间.传媒的生命力就在于相对固定地占有目标受众的一定长度的时间.而在现实中,任何一家传媒都面临着受众时间流失的威胁,因此,传媒竞争与其说是各家传媒、各种信息产品与服务之间的竞争,不如说是一场生死时长(套用"生死时速"的说法)的比拼,哪家传媒能赢得受众的足够多的时间.哪家传媒就有活力,哪家传媒对受众的吸引力更大.哪家传媒的市场生命力就更强.  相似文献   

5.
叶冲 《记者摇篮》2006,(10):39-40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看这么一段台词:“一个表扬就那么重要吗?杨红旗需要什么,我都可以尽我的努力去帮助他。什么都可以。可是这件事情,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我是一个女孩,我有我自己的生活。我将来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几个月,我一直强迫自己忘掉,可是你们一步一步地把我逼回来,回到那个我根本无法面对的晚上。就为了一个表扬?就为了一分虚荣?你们毁掉的是我的一生。难道你们不知道吗?!(痛哭……)我现在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所有的人的面前,工作没了,朋友没了,什么也没了。你们满意了?在我心里有两个凶手,第一个凶手是那个坏蛋,…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的今天,传媒市场的格局面临新的调整。面对外部传媒的围剿、内部同质化的趋势、受众群的信息需求变化,企业报如何突破创新,在竞争中生存?这值得我们思考。笔者从强化企业报服务能力、提高企业报人员素质、抢夺读者群三个着力点,以《华东信息》为例,浅谈了企业报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传媒与司法的冲突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旨在勾通和协同传媒和司法关系的研讨会也搞过几次, 传媒与司法的冲突似乎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我们需要拷问的是,传媒与司法的冲突真的是一个问题吗?如果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消解传媒和司法之间的“冲突”吗?  相似文献   

8.
郝雨 《新闻记者》2004,(10):9-10
当人们在兴致勃勃地讨论传媒产业和传媒市场的时候,似乎更多地只是看到了其正面影响和光明的一面,然而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传媒产业与传媒市场的背后还有没有隐藏着什么危机或者不利因素呢?  相似文献   

9.
张建凤 《新闻前哨》2005,(11):20-21
市场经济的一大特点,是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任何市场主体都有了获得选择与被选择的权利。在传媒市场中, 传媒产品的制造者(媒体、传者)与消费者(受众)关系也就出现了新的变化,之前充当“把关人”一言堂的“婆婆”,随着时代发展,受众主体地位的突出,使“婆婆”角色不再能以绝对权威压抑“受”还是“不受”;媒体为了获得受众青睐,以其取得衣食父母“广告客户”的欢心,往往不惜降尊纡贵,迎合受众消费习惯,以求得收视率,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在这里,媒体如何既做好引导的“婆婆”又充当好服务的“保姆”?“二八”法则在中国媒体中的应用或许是一个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传媒竞争中的"三四律"及对报业竞争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勋  韩隽 《编辑之友》2006,(6):68-70
随着我国传媒产业化的深入,传媒业已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竞争性行业.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到底能够容纳多少有效参与竞争的报纸?这些报纸之间将形成什么样的竞争格局?我们注意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这便是市场演化的"三四律".随着报业市场不断成熟,这一规律将对今后的报业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无竞争空间"概念的提出 如今,传媒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为此,有人提出了寻找传媒的"无竞争空间"的观点,认为媒介应该寻找和开发未被竞争对手发现的"处女地",这样既可避开与对手正面交锋,又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如果说正面交锋是争夺受众,那么寻找'无竞争空间'则是分享受众。"这一观点的提出恰恰符合当今传媒市场分众化的趋势。 从今天广播业的现状来看,寻找属于自己的"无竞争空间"的意识依然比较薄弱,在频率专业化、集团化的改革进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误区。  相似文献   

12.
寒冰 《全国新书目》2008,(Z1):10-10
连环画,又叫"小人书","小画书",曾经风靡中国,盛极一时,然而却又如绚烂的烟花一般转瞬即逝,留给人们无尽的追忆。"小人书"真的会消亡吗?有着广泛影响和受众群的读物会真的将从此"销声匿迹"吗?会不会有"峰回路转"的可能呢?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杠杆开始起了作用,连环画的逐渐隐没态势使其成了炙手可热的收藏门类。停滞多年的连环画  相似文献   

13.
蔡骐 《当代传播》2003,(5):19-19
在市场经济形成之后,我们的传媒进入一个大市场,这个市场既包括新闻传播业也包括其他产业,如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传媒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的传媒市场形成的标志有: 1.我国的新闻传媒被程度不等的推向市场,迄今为止无一没有进入市场。 2.在传媒市场中受众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传媒已经认识到受众是传媒产品的消费者,新闻传媒最终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闻导刊》2007,(6):36
传媒非理性与受众非理性。由于传媒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传媒为争夺受众求得自己在竞争中的制胜地位,使尽浑身解数,于是出现了某些媒体良知和文化逐步"风化"的现象,使传媒非理性表现得越来越露骨。过度新闻策划、新闻炒作、虚假新闻,哗众取宠、粗制滥造、庸俗低级,一味地迎合非理性的、无趣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今天,作为信息产业的传媒,必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传媒的竞争,亦是市场的竞争,而传媒的市场构成要素乃是受众,其市场需求亦即受众需求,传播机构只有在正确把握受众需要,优化编辑方针的前提下,才能赢得受众、赢得市场,也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是,要在传播实践中正确把握受众需要,优化编辑方针,以使受众合理的需要在传播过程中得以满足,并取得最佳传播效果,则必须认识并把握传播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今天,父母们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进行以思为名的教育,人人都感受得到"思"的重要。可是我们真的理解思考、善于思考吗?《若有所思》让我意识到:思想已经迷失在思考能力的训练中了,也许时至今日,我们也不明白"思考"意味  相似文献   

17.
张锐 《青年记者》2000,(4):26-27
画家作画要有个性,诗人写诗也要有个性,媒体也不例外。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媒体只有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才能在新的信息传播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具体地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展开。1.策划要有创意,形式要出新。新意是媒体的生命所在,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富有创意的栏目总是能为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反弹琵琶的运作也未尝不能获取受众的关注。媒体应当紧扣受众的阅读心理和视觉习惯,在形式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去年5月8日,中国驻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品牌"成为中国电视传媒的"关键词".如何打造电视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品牌优势,吸引更广泛的受众,占领更广阔的市场,已成为中国电视人的一个重要命题.随着电视频道资源的扩充,受众市场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19.
技术是推动传媒发展的主要力量,它不仅使媒介存在的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而且改变着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在传媒技术的推动下,广电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受众由原来的"受传者"变成了新媒体环境下广电传媒的"参与者"、广电内容的"提供者"以及广电服务的"享受者".同时,在信息泛滥的当今时代,广电传媒不得不以内容的细分来吸引有着不同需求的受众,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夺已经被"细分化"了的受众.  相似文献   

20.
贾菁 《当代传播》2012,(4):103-104
在当前传媒市场化环境下,信息产品日趋多样化,竞争将受众推到了异常显著的位置。这种商业化的运作方式的确吸引了受众,获得了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突出问题,即传媒责任的缺失。这可以说是传媒走向市场化后不可避免的尴尬。因此,呼唤传媒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净化媒介环境,应当成为当前新闻传媒建设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