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艳 《新闻实践》2012,(10):74-75
所谓外地重大新闻的本土化对接,是把本地受众所关注、关心的外地重大新闻进行"本土化"加工处理,使之或在新闻事件上、或在新闻人物上与本地受众进行有机对接,使本地受众享受到富有本土风味的外地重大新闻,或者富有"外地风情"的本土新闻。本文以金华日报的奥运报道为例,探讨地市报如何有效利用新闻资源,丰富新闻内容,满足本地受众多样化信息需求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直播锦州》栏目是锦州广播电视台开办的一档时长为一小时的晚间大型直播民生新闻栏目,栏目一经推出,就显示出其在栏目包装为栏目营销服务这一包装理念上的着力追求,在当地引起了受众和电视从业者的关注。电视栏目的包装是指对电视栏目的外在形式要素  相似文献   

3.
陈钟 《中国广播》2005,(7):43-45
每隔一段时间,一些广播新闻媒体总会考虑到新闻改革这一重大课题,力图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受众的面前。或者足微调、或者是大动;或者对部分节目进行改版,或者对多数节目进行重新包装、全面更新;或者对运行机制作出局部调整,或者对从机构到人员进行较大的变更。总而言之,要变要“折腾”,因为常变才能常新。  相似文献   

4.
广播新闻要想提高宣传效益,就要讲求宣传艺术,这可以套用现今时髦的一个词:包装。从新闻发生到受众接受的传播路途中,新闻信号在流动过程中最重要的中间站就是传媒———这一接收和发送双重角色合一的公共机构。由于受众对新闻信号已从单一的被动感动日渐成长为主动的选择性感动,因此,传媒也从原始阶段的单向传播者成为被要求、被挑选的信息“邮递者”。要让受众接受你的传递,就看你递过来的是何等面目的信息。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对同一事实的不同包装,就可能成为打动受众的第一印象。包装不仅是第一采访者记者的重要职责,而…  相似文献   

5.
高峰  周毅 《新闻窗》2012,(3):47-47
有关人士对新闻报道的社会调查显示,受众对当前新闻报道的三多现象很不满意,甚至出现一见到三多新闻就立即换台的现象,对当地政治新闻产生反感情绪,这就直接影响了当地有关会议精神的有效传播和贯彻落实。通过对新闻的学习,有关人员提出新闻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站在群众立场来报道是有效提高受众收听兴趣的方式,同时提出参加评论的专家也要从贴近受众生活和民生问题的角度来进行新闻评论。这些充满日常生活气息,关注民生动态的新闻才能够有效提高收听的积极性和耐性。在一定程度上说新闻宣传工作有一定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这也是展现国家政策,吐露广大群众心声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受众的新闻需求日益增长、要求越来越高、传媒市场日益“买方化”的今天.新闻报道要更好地服务受众.让受众接受.唤起受众的情感.新闻记者就必须在采写过程中更加用心.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平面媒体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  相似文献   

7.
某地连续爆出不少轰动全国的新闻,这些新闻大多是批评性报道,又几乎都是中央或外地新闻媒介报道出来的。发人深思的是,当地新闻媒介对这些新闻却保持了惊人的缄默。按理,当地发生的新闻,当地的新闻媒介置身其中,理当知道得最迅速,了解得最详细,应当最早加以报道才对。然而,并非如此。对于这个奇怪现象我们把它称作“新闻的‘出口’转‘内消’”。所谓“出口”,就是当地的新闻媒介不敢发表当地的批评稿件,而将轰动新闻“出口”给中央和外地新闻媒介,进而转“内消”,并非转“内销”,就是说这类新闻被曝光后,在全国特别是新闻发生地群众中引起强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和互联网等形象化、直观新闻手段的迅速发展,广大受众越来越喜欢形象的描述和形象的感受.在各种新闻体裁中,新闻特写恰恰适合受众的需求.因此,它在新闻报道领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运用当代思维,对这一体裁进行重新审视和探讨,以改善我们的广播宣传.  相似文献   

9.
本土就是贴近性,本土就是竞争力.传播学研究报告显示,受众对信息的需求程度梯级依次为:与自己相关的事、身边的事、社区的事、所处的地区及行业、全国和国际上的事.由此可见,受众对新闻价值的选择标准,除了重要性和时效性外,贴近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毫无疑问,本土新闻是地市报的拳头和与外地媒体竞争的利器,是打造地方强势媒体的根本出路.特别在新闻同质化现象日趋严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定义外延的再一次扩张,正是在"悬疑新闻"大量出现在媒体后,首先引起业界再一次对新闻定义的重新认知.没有发生或尚未证实的事实,众说纷纭而尚未定论的事实,可被媒体当作"独家新闻"、"重要新闻"向受众海量传播.而受众对"悬疑新闻"的信息冲击,不仅没有排斥,而且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作为新闻传播的业者,还能说"悬疑新闻"不是新闻吗,还能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1.
吴媛 《东南传播》2012,(4):74-75
媒体总在构建一个符合自身要求的新闻框架,它所呈现的真实是对事实重新构建的产物。新闻框架的形成主要包括事件信息的筛选、新闻材料的构建、新闻作品的影响三个环节。事件信息的筛选环节"筛"掉了一些不符合或者不能体现主题框架的信息;新闻材料的构建环节中,新闻工作者常用凸显、弱化、排除等手段对选择好的材料进行加工;新闻作品的影响环节重在受众研究,媒体接受受众的信息反馈,形成主题框架的回流。  相似文献   

12.
郭琪 《新闻世界》2020,(2):62-66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新闻生产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本文尝试在"模式-价值-受众"的框架下,探讨自动化新闻怎么传播,传播什么,向谁传播的问题。自动化新闻的发展,使得新闻生产模式被重构,新闻价值的衡量标准被重新诠释,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也需要被重新审视。尽管如此,新闻的本质以及新闻专业主义不能被抛诸脑后,人类在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角色也不能被取代。自动化新闻不仅改变了新闻业的面貌,也给新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包装是一门具有功能性的视觉设计艺术,又是一门综合造型艺术。新闻栏目,应该满足受众的观看欲望和兴趣,适应并提高人们的审美需要。色彩的合理运用是新闻包装设计运用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色彩体现出不同新闻的内容风格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探讨电视新闻包装中不同类型色彩构成的应用,研究所体现出的新闻包装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4.
张朝阳 《新闻世界》2010,(10):38-39
把娱乐元素引入到新闻节目中来,还表现为严肃的新闻也常常用娱乐形式来包装。曲艺式新闻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将传统曲艺与新闻进行嫁接,播报人在嬉笑怒骂中向观众展示世故冷暖,实现了新闻严肃性和曲艺音画娱乐性的结合,既满足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要,又愉悦了听者的身心,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映衬,即映照、衬托。通过外地新闻,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新闻事件的异同点进行对比,使本土特征更为明显。新闻报道反映的大量事件,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在各种事件中,人的文化追求和水准推动着事件的发展,无形中又在指引受众人格的形成。在新闻事件中,特定的(地区性群  相似文献   

16.
何萍 《传媒》2016,(10):95-96
在新媒体环境中,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受到了来自新媒体技术的巨大挑战。“人人都是记者”的可能迫使新闻生产必须进行理念变革,从而形成对新闻以及新闻业重新定位的准确认知;必须进行产品创新,以新闻生产满足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必须进行流程再造,提升新闻生产的效率。只有资源实现了进一步的整合与优化,新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才能实现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的出现以及蓬勃发展,是电视媒体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定位和在传播层面上向受众回归的结果。这一结果,体现在三个方面,也即民生新闻的三个维度:民生理念、本土视角以及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8.
由另类新闻实践看新闻创新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雯 《新闻传播》2009,(10):124-126
新闻创新是保持新闻事业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但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体在寻求创新的过程中刻意追求“另类”,导致新闻传播活动偏离了正确的轨道。这些做法折射出新闻创新的几个误区:一是经济效益至上.过分迎合受众:二是市场定位不清:三是不重内容重形式.不重内涵重包装;四是标准弱化、宽容无度。据此.文章提出,新闻创新须以受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衡量标准.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准确地设计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9.
范斌 《采.写.编》2020,(1):108-109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飞快进步,为新媒体的衍生提供了契机,新媒体依靠互联网技术,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在方便了人们日常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大大动摇了传统媒体的主导位置。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就要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角色重新进行定位,深入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以此快速适应激烈的传媒市场并促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认真思考新媒体的优势,以此更好地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在满足受众需求的情况下,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闻生产及报道样式的革新。面对激烈的移动互联网新闻竞争,新华社重新推出"现场新闻"的理念,通过对新闻生产及报道样式的革新,使得受众与记者同步"直达"第一现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官效果,重新构建一个由受众主动参与的"拟态环境",极大地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然而囿于技术发展的限制,现阶段"现场新闻"的报道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技术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其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在于以用户为核心、兼顾内容生产与平台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