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谢顾问:我在采写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领导和群众为我提供了一个好的新闻线索,我去顺蔓摸瓜找例子时,却大失所’望,很难找出典型的事例写进稿子,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才好?8356部队李希瑾李希瑾同志:你说的“新闻线索”,实际指新闻作品的主题、角度而言,而“例子”,则是指新闻事实而言。只有主题新鲜,事实过硬,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现在的问题是,你只有好线索,而没有好例子。怎么办呢?下面几种方法供参考。一、放弃已掌握的线索。据我所知,有的通讯员采写稿件时往往主题先行,将报道的观点、角度、层次定好后,再去…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我们时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写什么样的新闻?什么样的新闻才是好新闻?作为面向三农的周三刊专业报纸——《黑龙江科技报》,虽然我们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传递信息,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职业思维和专业角度作一些前瞻性、指导性和探索性的报道,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指导三农,  相似文献   

3.
如何坚持批评报道,批评报道成败的关键在哪里?我结合自己的采写体会,谈点粗浅看法。一、新闻要真实,事实要准确。采写批评稿,特别要注意用事实说话,即使记者有话要讲,宁可就实论虚,另写评论,在新闻中尽量少发或不发议论。1983年1月陕西省富平县发生了一起因交通和粮食部门“扯皮”,造成国家粮油调运中断的事件。我经过调查核实,弄清了事实真相和是非。写初稿时,把批评重点放在交通部门上,写了他们的种种歪理,抒发了记者的看法和议论。后细细推敲,稿子长且不  相似文献   

4.
这段时间收到好几封通讯员的来信,都是问关于“超前思维”的。有人认为,做新闻报道工作要有“超前思维”的功夫;有人则认为,新闻是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的报道,不可打提前百,因此不可用“超前思维”。究竟哪个对?我谈一点个人的意见。A什么叫“超前思维”?从广义来讲,超前思维即预测思维,也就是对尚未发生的事实的科学推断。比如:从今年经济形势的发展而预测明天的经济发展的趋势,从本周的天气情况推算下周的阴晴雨旱形势,从本世纪世界风云的变幻推出下世纪的政治发展趋势和主流等,这种由现实推测未来的思维就是超前思维。运用…  相似文献   

5.
新闻事实一旦发生,在报适时就不能有任何改变,只能实事求是地进行客观的原作报道,这是采写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有些事实发生后,不但与过去已发生报道过的事实相似,而且所反映的思想《基本相同,如原样很遣,既缺乏新意,又难以吸引读者。在遇到这种同类的事实时.我们一般总觉得报纸已报道过,再没必要下功夫采写。那么,这种表面上看似已报道过的类似事实,还有没有再报道的价值?我觉得,这里的关键还是看来写者有没有发现新东西的本领,会不会在看似已发生的“静止”的事实中,寻求出“动”态的东西来,化静为功.写出新意。新…  相似文献   

6.
谢顾问:前不久遇到一件这样的事:某医院破格为一个住院费不足的被撞伤的司机办理了入院手续,并使这位司机转危为安。可由于我采写这篇新闻晚了一步,加上稿子还要—一核对审查,稿子送到报社后,编辑说“过时了”。可也有人说,新闻过了时也可以“抢救”,是这样吗?52973部队刘喜刘立同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倘若等新闻变成旧闻时再去采写,那还有什么价值呢?因此,新闻单位总是偏爱一两日内发生的鲜活新闻事件,而对那些过了时的新闻,总是忍痛割爱,“枪毙”了事。然而,对于作者来说,是否稿子因为“过时”而被枪毙,就…  相似文献   

7.
“土记者”采写“大人物”旺苍县委报道组何学元基层通讯员除了采写“本土”新闻之外,能否采写“大人物”?回答是肯定的。我从事新闻报道十多年来,凡是有这样的机会都不轻易放过,先后来写过外国专家、大学教授、特型演员、省长、省委书记和老将军,发表过20多篇报道...  相似文献   

8.
谢顾问:常听一些编辑在评论我的稿子时说:“你的稿子写的都是好人好事,很难见报。”我不明白:为什么“好人好事”稿难以见报?(沈阳)海松海松同志:一般说来,写好人好事的稿子是难以见报的,特别是为全国全军性的大报投稿。这是为什么呢?据编辑们讲,凡写好人好事的稿件,往往有以下弱点:一是新闻事实不突出不显著。新闻媒介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应当是显著的能引起读者关注的新闻事实,尤其是全国性的报刊、电台、电视台,要求新闻事实更重大更显赫更过硬一些。倘若是司空见惯的好人好事如扶老携幼、拾金(小量的)不昧、助人为乐等…  相似文献   

9.
新闻写作应该抓问题。从写作角度讲,写抓问题报道比写动态性报道要难一些,写好抓问题的报道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新闻写作抓问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初学新闻写作抓问题,在认识上、操作上有以下几个问题应该注意。一、抓问题不等于机阴暗面。一讲抓问题,有的报道员悦:“部队生活和工作中不少问题,可我们不敢抓,不敢写,你老让我们写报道抓问题,单位领导能同意吗?单位的问题上了很,我们在单位的日子好过吗?”作为基层报道员,这种担忧可以理解。可这里混淆了一个问题:抓问题不等于暴露部队的阴暗面,不等于一味写反面、丑恶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一、简洁、明了,能用一句话说的,绝不写成两句──这大抵是新闻写作中的名言。游离于主要事实,与主题无关的枝蔓,都须剪除。这使我想起了狄更斯《艰难时世》中的一段话:“现在我想要的是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需要的只有事实!”对大多数新闻的写作来说,这没有错,是应当把握的要领。 新闻有“深度报道”,但没有相对于深度报道的“浅度报道”,而只有相对于详细与复杂的“简讯”、标题新闻等等。 换一种思维方式。 有没有在简单新闻事件中写出“复杂”的呢? 我想应该是有的。因为世界许多事情的组成,原本就不是简明的、单纯的…  相似文献   

11.
地方记者怎样抓住有影响的报道?我认为,这样的报道必须有牵动广大读者的新闻事实。牵动广大读者的新闻事实,不一定都是象“为天安门事件平反”那样的重大事件。翻开这几年入选的全国好新闻,便可发现,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的新闻事实具体,新闻价值具有普遍意义,因此能在广大读者中“行销”。从这个意义上说,更接近实际的地方记者,捕捉牵动广大读者的报道的机遇,在一定程度上要比中央新闻单位的记者更多一些。但是,接近实际这个地理优势,要变成采写优势,还须付出极大的主观努力,我自己努力的途径,就是学好“三级跳”。  相似文献   

12.
我写劳模     
如果有人问我:你当记者最受采写什么样的新闻?我会不加思索地告诉他:采写劳模。我做新闻工作近二十年,曾经采编报道了三四百个劳模先进人物,直接采写的就有几十个,其中著名的有潘星兰、余国印、郭和平、邬宏胜、蒋再英、王涛等。从1991年起,我连续八年编辑湖北电台报道劳模的“主人翁风采”专题,每年编辑播发三四十个劳模的新闻。为什么这样热衷报道劳模?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跑工交财贸战线,客观上有较多的采访劳模的机会,而更主要的则是劳模本身吸引我,促使我要报道他们。 劳动模范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优秀分子,是时代的精…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当然应在激烈的新闻竞争洪流中想千方设百计地争时间,抢速度,抓事实,发新闻,可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这样那样的缘故,使得新闻记者未能“捷足先登”,抢发到“新闻”。有时还会因事件的重要.非步人之后去采写老题材、老主题不可。因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也得要练就一手“炒冷饭”的本领。把“浇头”炒上来在采写之前要充分了解清楚先行者的采访情况,看一看别人写了  相似文献   

14.
怎样才算把报道写好了?起码要具备新、短、深这三个特点。不仅一般的新闻如此,经济报道当然也是如此。我这里从新闻的角度着重讲一讲“深”的问题。要想深.我体会,有这样的几个办法;第一种办法,要有新的概括。你报道的问题和内容可能是人家已经报道过的,但是你有了新的概括,人家还会有一种“深”的感觉。例如我在1982年写的《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这篇报道,所讲的问题和材料并没有多少是全新的,但是我对水作为一种资源从三个角度——数量角度、质量角度、使用角度来加以概括,并且用了一种新的表述方式:数量──“无限的循环掩…  相似文献   

15.
所谓时尚,是一个时期的风尚,而风尚是指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在现实报道活动中,时尚性报道往往被一些记者、通讯员忽视,问题在:一是相比之下,风尚类事实不易捉摸,采写此类稿件费劲大,因为它不像其它新闻,报道的事实显性呈现或属有形体;二是不少采写者未能很好地掌握时尚性报道的采写技能。采写此类报道更多的要凭作者是非明辨的素质、穿云破雾的慧眼、超凡思维的大脑和极具敏锐的感觉。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这种新闻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是人们观念行为的“航标灯”,是展示大千世界的“多棱镜”。因而,这类新闻…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初学新闻的同志采写批评稿件时慎之又慎,而报道先进典型时,则认为多写他们的优点、多说他们的好话没错,甚至编造些情节也没关系,这样不仅文章生动,当事人也高兴。岂不知,这样做。其害无穷。要知道,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用叙述真人真事这一特殊方式来传播信息、宣传政策、表达思想和引导舆论。它的力量在事实之中。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首先考虑采用什么建筑材料;记者通讯员写新闻凭借的是他掌握的事实。有了事实才能令人信服,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事实,新闻就失去了生命力。从增强新闻可读…  相似文献   

17.
我是南昌陆军学院的新闻干事。记得初次来军报时,一些老新闻干事便来传经:“找编辑编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找版面编辑。因为编辑编的稿件太多了,而版面有限,不找版面编辑落实,最终会前功尽弃。”我想也是这个道理。院校组编辑姜宁了解我这个想法后,也许看到我这个“朽木”可雕也,于是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今后采写稿件,我给你制订一个标准,就是要写我们编辑不得不编发的稿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是编辑不得不编的稿件呢?经过一段时间的采写实践和编辑的不断开导,我逐渐开窍了,注意从报纸上学…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新闻报道角度呢?《简明新闻学》中是这样解释的:新闻角度是新闻采写者在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即从哪里入手来表述新闻事实,也可以说,新闻角度就是新闻采写的突破口或切入点。知名记者艾丰把选取新闻角度比喻为“探矿”。指出“新闻价值在事实内的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藏’,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报道,找准新闻报道角度呢?  相似文献   

19.
张芳 《新闻导刊》2005,(2):27-27
何谓“点式思维”?即在新闻采写中,我们要运用切取的方式.切取具有最高新闻价值的事实,切取构成新闻事实中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予以报道。这里略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写新闻的根据只能是事实─—与李文喜同志商榷罗纲新闻中有“生活真实”吗?从广义上讲,作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新闻,当然报道的是社会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但是,具体到李文喜同志在《新闻界》1995年第二期上以《新闻中有“生活真实”》为题发表的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