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贴近群众:党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事新闻工作,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三贴近”是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也是做好新闻工作的重要保证。“三贴近”,其中每一个“贴近”都很重要,且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若缺失哪一个“贴近”,则另两个“贴近”就无从落实。本文主要谈党报发展中的贴近群众问题。李长  相似文献   

2.
刘元朝 《新闻窗》2007,(2):55-56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一新闻“三贴近”原则在新时期为新闻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县级电视新闻提高新闻生命力找准了新的定位。作为县级电视新闻媒体或一名新闻记者,如何进一步落实新闻“三贴近”,成为进一步提升县级电视新闻的生命力、提高收视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孙柏文  韩英 《记者摇篮》2004,(10):62-62
“三贴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途径。“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4.
郑健 《军事记者》2004,(9):17-18
提倡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毫无疑义包括了新闻言论。新闻言论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品种和组成部分,应该像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一样“三贴近”,这是题中应有之意。问题在于怎样才能“三贴近”。  相似文献   

5.
谢良建 《中国广播》2011,(11):36-39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媒体做好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要原则。对台闽南话广播应结合自身特点,从新闻选择、新闻编排、新闻编辑和新闻播报四个方面将该原则具体化,使之成为“贴近两岸实际、贴近台湾社会、贴近岛内受众”的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三贴近”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体会到:树立三个意识,是一条实践“三贴近”的通途。  相似文献   

7.
“三贴近”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途径。“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新闻事业的党性,是指政党主办或领导的新闻事业在新闻活动中对本阶级意志的贯彻和体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  相似文献   

8.
熊高 《新闻记者》2005,(1):61-63
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一个事关新闻传播效果的大问题。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对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统一以及怎样践行“三贴近”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邓涛 《中国广播》2011,(8):26-28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围绕着“三贴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有不少重要论述,这是中央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本质上就是要求达到与老百姓真贴心,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三贴近”原则是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坚持“三贴近”是尊重新闻规律的表现,是实现胡锦涛提出的“五个必须”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0.
张娜 《新闻界》2007,(1):52-53
一近年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民众,已经成为新闻工作尤其是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根本要求。笔者以为,新闻工作实践“三贴近”要求,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闻媒介必须贴近和尊重公众的心理-人格欲求。  相似文献   

11.
金鸣 《新闻前哨》2003,(10):21-21
市州报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办成一张领导满意、群众欢迎、读者喜爱的地方党报,必须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下功夫。一句话:贴近,报纸才有生命力。 一、改进政务报道 增强新闻吸引力 市州党报要做到“三贴近”,必须首先改革政务报道,这样,腾出版面,让“鲜活”的新闻进入“黄金地  相似文献   

12.
杨杰 《新闻传播》2009,(8):65-6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新闻“三贴近”原则在新时期为新闻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县级电视媒体提高新闻生命力找准了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叶欣 《新闻采编》2007,(5):30-31
在当今中国的传媒业流行语中,“民生新闻”和“话语权”赫然列于前位。民生新闻的热.30.新闻采编潮,媒体下移,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理念一步步地变成了现实。然而,我们也强烈意识到:随着民生新闻的日益繁荣,许多缺陷不足也暴露出来,成为各地方台民生新闻发  相似文献   

14.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不仅是党对新闻工作的要求,也是受众对新闻工作的要求。媒体只有在新闻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认认真真地做到“三贴近”,才能赢得爱众,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好。思想感情要贴近要坚持不懈地做到“三贴近”,新闻工作者首先要解决思想感情问题。大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16.
一“现场新闻”,也称“视觉新闻”、“目击新闻”、“现场速写”、“特写”等,它是记者或通讯员亲临现场,通过耳闻目睹采写的新闻。这种报道方式贴近现实生活,真实感强;能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可读性强,从而使新闻作品易于贴近读者。一般来说,现场新闻有以下特征: 一、可感性。现场新闻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现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精彩镜头,典型场面。通常的消息侧重于文字记叙,现场新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说的新闻“三贴近”,即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由新闻工作者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是新形势下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基本要求。 现在的一些经济新闻往往是外行看不懂,内行不想看,领导不去看,群众不愿看。经济新闻的受众面是十分广的,它广于其它各类新闻。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主体,抓住了贴近群众,也就抓住了“三贴近”的关键,抓住了核心。 一、贴近群众,就是要为群众提供高容  相似文献   

18.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道理素为新闻人耳熟能详:没有亲临现场采访的新闻或者采访不到位、不深入的新闻十有八九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差不多就是个张贴着“本报讯”标签的部门工作材料。换言之,新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具备真实性、权威性和一定的可读性,就需要记者贴近新闻源,找到当事人进行深入采访沟通,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19.
一、正确认识“三贴近” 关于“三贴近”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李长春同志已有精辟论述。深入学习谈体会,有几点肤浅认识。 1.“三贴近”是新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分开来说,本不属于创新语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历届中央领导都有过论述,这些对宣传思想战线的要求,已成为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重要内容,目前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重提这些,是为了继承,是为了对新闻战线优良传统的继承。  相似文献   

20.
从“三贴近”中求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新闻节目质量是新闻工作永恒的追求目标。实践证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具有发现鲜活新闻之功,而且在沟通新闻与受众的联系、打造新闻精品诸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贴近”是提高新闻节目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