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诗是自在的。自在的诗可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天高海阔,任由翱翔。好的诗可以营造辽阔的想象空间,也会给读者留下巨大的遐想天地,能够享受到一种若明若暗、时隐时现的诗意快感。诗是疯狂的,至少是可以疯狂起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其实也没有那  相似文献   

2.
缺憾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特殊的美。文学家创作时讲究缺憾,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画家、摄影家创作时也讲究缺憾,“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这些都是缺憾美在生活中的体现。那么,新闻传播需不需要这种美呢?回答是肯定的。 新闻传播要尽可能地满足受众的需要,这是大家所公认的,勿庸置疑。关键是怎样理解“受众的需要”。长期以来,不少人把“受众的需要”理解成一个“无底洞”。认为传播得越多,越能满足受众的需要,殊不知“多则惑,惑则迷,迷则乱,乱则空”,这是其一。其二,不少人把“受众的需要”理解成“被动的、盲目的接受”,你传播什么,他就会接受什么。事实又是  相似文献   

3.
刘蒙之 《新闻与写作》2023,(11):105-108
<正>想象一下当你把鱼钩深深刺进一条大鱼的嘴里,刺穿它的皮肤,当鱼钩无法取下,你就稳稳地抓住了一条鱼。同理,在写作中,引人入胜的叙事挂钩也是钩住读者的鱼钩,会诱使读者读完全部文章。从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到小说家斯蒂芬·金,每一个追求写作成功的人都要使用叙事挂钩。它带着读者主动穿越段落和章节,探索文章的奥秘世界。如果你希望读者喜欢你的文章,首先得给他们设计叙事挂钩:让读者想阅读更多的诱饵。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新闻必须“动”起来新闻作品首先是给读者看的,其最终目的是为读者传递信息,通过一定的形式把事实介绍给读者。不能想象,一个语言枯燥乏味、内容呆板沉闷的作品,能够吸引并打动读者,使读者得到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信息。部分人的新闻观片面强调作者的主体地位,认为新闻作品是作者的产品,写什么、怎么写,作者有很大的主动权,读者只是处在被动地位。但是从大众传播的观点来分析,不难发现,传播的受众对传播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才能真正达到传播效果。所以,新闻作品只有“动”起来,调动起受众全部的感官神经,全方位的传递信息,引发受从接受渴望,才能真正达到传播效果。同  相似文献   

5.
版面是报纸的脸,读者拿到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版面,或精彩引人注目或暗淡令人生厌,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同一个人五官端正,衣冠整齐,落落大方,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反之,则会给别人留下一般甚至糟糕的印象。可见版面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6.
这里所说的“空白”手法,即是写抒情散文时如同绘画一样,留下引入想象的余地。“空白”似乎是“视而不见”的,可是绝不可看作是虚无与空洞。那么,“空白”是不是虚呢?是的,这个虚是艺术的藏境,虚中有“实”,这个“实”,即是由虚唤起读者对于实的联想,从一点想到许多,由近处想到遥远,从物联想到人,等等。这便是,作者在散文中用留下的“空白”,去触发读者的丰富联想,读者在读散文时,头脑里不断地有所补充,以达到  相似文献   

7.
所谓新闻报道的角度,是指对采访到的报道素材,通过选择一个“最佳”的方面来表达,从而把新闻写活、写深、深透,使揭示的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选好报道角度是写好文章重要的一环节。报道角度选得好,写出的稿件就可以引人入胜,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  相似文献   

8.
齐立强 《新闻世界》2013,(10):144-145
优秀的人物报道都能够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采访工作,全面深刻地了解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并且以最适合采访对象身份、品格的表现手法,凸显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强烈的带入感,让读者能够通过文字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形象。唯有如此,文章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笔者经常为报纸写稿。虽然所写的只是某一方面的新闻,但笔者注重从会议和日常工作中挖掘新闻,将工作信息变为新闻信息,有效提高了上稿率。告别程式化,突出新闻性不可否认,当前有些专业部门的文章是不太受读者欢迎的。究其原因,往往是作者没有抓住中心内容,写法上程式化。这样的文章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笔者认为要写好专业部门的文章,首先要善于从会议材料中抓"活鱼",从新  相似文献   

10.
手头有本长征出版社出版的别开生面的新书,名曰《一句话点评框新闻》。从书名就可以看出,此书的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框新闻”,即报纸版面上为引起读者关注而特别为作品四周加了边框的短新闻;二是“一句话点评”,即编辑用一句话为新闻作品所写的点评。可见,无论是新闻作品本身,还是为新闻加的点评,都是以短小或曰袖珍为特点的。在人们崇尚快节奏的今天,短小的文章自然是赢得读者的重要方面,然而,短小并不与优秀划等号,短而空、短而臭的文章并不比长而空、长而臭的文章好到哪里去,而只有“短小”加“精悍”的文章才是受读者…  相似文献   

11.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来,笔者经常为报纸写稿。虽然所写的只是某一方面的新闻,但笔者注重从会议和日常工作中挖掘新闻,将工作信息变为新闻信息,有效提高了上稿率。告别程式化,突出新闻性不可否认,当前有些专业部门的文章是不太受读者欢迎的。究其原因,往往是作者没有抓住中心内容,写法上程式化。这样的文章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笔者认为要写好专业部门的文章,首先要善于从会议材料中抓"活鱼",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结尾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无尾式结尾(没有独立结尾段),一种是有尾式结尾(有独立结尾段)。结尾既要收束全文,又要给读者留下最后的也是深刻的印象,要富有启迪性。写作理论认为,结尾写作最基本的原则是,要自然。这就是说,独立结尾段,有或没有,都应当是自然而然的,不能给人以牵强附会之感。要做到自然,就应顺乎行文气势,顺乎内容运转方向,当止则止,止得恰当。无尾式结尾。其特点是突然煞笔,中断阅读思路,给读者留下奇特而生动的一个“空白”,促使读者去思索领会。这种方式多用于叙述体文种。如消息,是非情节性的叙述体文种,报道新闻事件,传  相似文献   

13.
动漫角色造型所塑造出的动漫形象是设计者主观意念和想象中创造出的客观形象。它们被广泛应用和表现在动漫、游戏、动漫插图和电影等领域中,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给欣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孙兰卿 《大观周刊》2013,(6):151-15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我们都希望拥有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文章的题目称为文眼,好的题目或形象新颖,富有表现力;或生动优美,富有文学色彩;或意蕴丰富,启人心扉……都能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怎样为自己的文章拟定一个亮丽的题目呢?  相似文献   

15.
读者调查     
尊敬的读者:您好! 感谢您关注《出版参考·新阅读》。请把您的建议邮寄给我们,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进行改进并为您提供更好的文章。也请您留下您或者您的朋友的联系方式,我们将寄一份杂志或精美礼品给您的朋友,把快乐与友谊传递在2006年。  相似文献   

16.
断章,取义     
断章是作者所为,取义则要靠读者。至少从形式上来看,在当前的出版物中,《非常道》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形式,也许远较其内容更令人震惊。尤其是本书年轻的作者(或如他自己所定义的,仅仅是编者)平素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多是刀笔文章中的愤世嫉俗。  相似文献   

17.
(一) 写诗绘画,讲究含蓄,写散文也讲究含蓄. 含蓄,就是把浓重的韵味藏在字里行间,把主题思想储存在整篇散文之中.所谓含而不露. 散文作者,都忌讳露而不含,总是尽力把散文写得深蕴隽永,让人家读起来,觉得有余味,所谓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这便是画外有画、弦外有音的艺术表现力. (二) 夏衍在抗日战争时期写的《野草》,是一篇只有七百多字的散文,通过自然界中种子萌芽的力  相似文献   

18.
期刊名称,简称刊名,是联系期刊与读者的纽带。期刊社在广告宣传活动中,也常把宣传重点放在刊名上,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读者也总是凭借记忆中的期刊名称购买期刊。若刊名被他人仿冒,期刊与读者之间的正常联系就会遭到破坏,期  相似文献   

19.
我们报纸上的文章,一般有这样三种情况:一种是讲得很深,但深得叫人看不懂;一种讲得很浅,但又浅得淡而无味,它对读者犹如过眼云烟。第三种是,既能深入浅出,叫人一看就懂,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是河北省承德专区的报纸,对象是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为了使报纸上发表的东西容易为群众所理解、接受,就要力争做到第三点。现在来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标题是新闻的旗帜和眼睛,它在新闻作品中最先“亮相”。要给读者留下难忘的“第一印象”,新闻标题除了必须准确、形象、生动、富有引入的艺术感染力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容量。大多数读者所以习惯于“看报看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