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瑛 《新闻实践》2006,(7):53-54
注意时下的报纸和电视新闻,不少报道还是工作动态性新闻。这些新闻,报道程式化,语言抽象化,缺乏新闻性、可读性,让人看后转眼便忘,影响了传播效果。产生这些现象的症结之一,就在于报道忽视了受众能够认同的情节事实,使新闻报道成了纯而又纯的“非事件”。因此,在采访中,要注重挖掘那些隐藏在大量新闻事实之中的、鲜活的、有情节的事件,这就是记者的“事件意识”。通过对这些  相似文献   

2.
现象性新闻是对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某些热点现象进行的报道。和传统的“一事一报”的新闻报道模式不同,现象性新闻报道所报道的事实往往能够集中反映某一类现象的若干个事实。现象性新闻不同与一般的事件性新闻,也不同与我国新闻报道中常见的典型性报道。事件性新闻一般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往往有一个完整的情节或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选材较为单一。典型报道则要求新闻事实涉及的人或事要极具代表性、典型性,并且题材集中单一。  相似文献   

3.
一、网络深度报道的特点 与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一样,网络深度报道也是“以深刻和全面为传播旨趣的新闻报道”,强调全面把握和解释新闻事件的过程和联系、深刻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以提高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知程度。虽然报道取向相同,网络深度报道的方式却发生了深刻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玉婷 《青年记者》2007,(12):86-86
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社会新闻的主格调;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5.
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过多过长、而又忽视实际内容和新闻价值、影响宣传效果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央和地方各级主流媒体的一个难题。本从新闻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入手深入分析当前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揭示以新闻价值为核心彻底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从两方面提出改进时策:一是党政领导从自身做起,清除“官本位”的观念,不再把新闻报道的多少、位置、频率与自己的地位、政绩挂钩;二是新闻媒体要自觉提高报道水平,实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有机结合,运用新闻传播规律更好地完成党的宣传工作,从而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电视经济报道”,是指电视媒体把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信息提供给观众的新闻采编和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故事情节”,是指运用文学艺术手段,赋予新闻报道以一定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把两者有机整合起来,其目的是扩展文学视角,凸显电视特点,贴近社会生活,增强传播效果。要增强电视经济报道的引导力,关键是要实施新闻表现形式的“结构调整”战略。所谓“结构调整”,就是要剥离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7.
所谓新闻策划,如果引用现代汉语词典里“策划”的释义,即是“关于新闻报道的筹划和谋划”。具体从新闻实践看,新闻策划就是新闻主体在传播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原则,对宣传客体的报道思想、报道手段、报道角度、报道时机等活动作出全面、细致、周密、合理的计划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反映新闻的社会价值,揭示其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当然,新闻策划在整个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起到的只能是辅助作用,决不能以此代替记者深入采访和挖掘新闻。  相似文献   

8.
一、“黑子运动”与信息损耗 对于新闻的定义,最为我们熟悉的是陆定一所给出的,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从信息学角度给出的新闻定义则与此不同,例如宁树藩指出的,所谓“新闻”,乃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信息”。由这些定义我们可以推知,所谓“新闻真实”,可以认为是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所了解到的关于事实的信息与事件本身的信息是一致的,相符合的。使新闻报道全面、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本身所释放出来的信息,是每个新闻工作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李长江  宋妍 《新闻传播》2006,(10):33-35
现代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作为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把刚刚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对相关背景资料的报道,转化为电视信号并直接发射的报道方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NNN(Now News Now)。播出时间长短和播出空间转换完全视播出需要而定。它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对事件的报道(包含现场采访、解释、评价)转化为电视信号并直接发射的报道方式,它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现场直播也是世界上最迅速的一种新闻报道。它能够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同时,让观众看到它的发生和发展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就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以及记者对事件的报道(包含现场采访、解释、评价)转化为电视信号并直接发射的报道方式,它是最能体现、发挥电视传播特点和优势的新闻报道形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进新闻报道工作抓得很紧、很实、很具体。包括根据两个“务必”的精神,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根据“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加强对人民群众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报道;根据十六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精神,进一步推动健康,有力的舆论监督工作;也包括从新闻规律和把握报道的主动权及国家和媒体的责任,形象出发,积极改进对突发事件,敏感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陈颂英 《新闻窗》2005,(5):18-21
三十一、什么是事件性新闻,什么是非事件性新闻,两者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事件性新闻是以突发事件为主的新闻报道,是动态新闻的重要形式;非事件性新闻主要是报道事物渐变过程中某些具有规律性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魏超 《新闻传播》2004,(12):62-63
介入,即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介入式报道是指报道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要迅速、及时,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更是如此。目前,许多电视台开办的“第一时间”等新闻类时段节目,其着眼点无一不是打在追求实效上。无一不是努力在第一时间把最新的新闻信息特别是重要的新闻信息传递给观众。新,是新闻永恒的主旨;快,是新闻永远的追求。求新求快是新闻的属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传播效果的好坏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同类新闻事件集中报道的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新闻策划,顾名思义指的是新闻单位按照新闻特有的规律,对新闻报道的题材、报道的时机、报道的方式、传播手段等环节的预先筹划,是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计,说到底是一个报道方式问题。采集的事实是同一个主体,如何采集和报道便成了一个创新地带。一旦发生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事实,只要决定报道,编采人员就要考虑如何选择角度,如何挖掘素材,如何谋篇布局,如何组织报道等。同样的新闻资源,如“两会报道”、“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2008北京奥运”等重大的历史性事件,就看新闻媒体有什么样的策划,怎么创新、怎么去独特报道。例如,每年都要进行的两会报道,《经济半小时》的“小丫跑两会”,成为别具特色的一道风景。这与其他媒体千篇一律的歌颂功绩、  相似文献   

18.
谢常青 《新闻界》2005,(5):142-143
现代新闻写作向来强调背景的运用,新闻主体事实的意义昭示通常不能离开新闻背景.与一般新闻不同的是,深度报道对于新闻背景的重视与依赖更为突出,其使用新闻背景材料的份量要远远超出其它任何新闻文体.有学者总结,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常应包括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义.分析这些指标可以看出:一篇好的深度报道不仅要整合历史的、现在和未来的多种材料,使之成为有机的整体,还要整合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的背景,以使置于其中的新闻事件能深刻体现出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这样才能把新闻报道的“深度”予以确切体现.可以说,妥帖恰当地运用好新闻背景,是深度报道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程普  田国强 《声屏世界》2001,(10):55-55
众所周知,主题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报道新闻价值的大小,就看它的主题是否正确、深刻而突出;一篇经济新闻的成败关键就在于它能否深刻提示党的方针、政策的实质,能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能否促进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报道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一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