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家之路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正杰出的人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这些杰出的人走过的人生轨迹与我们的交汇之时,就会给我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在某一特定的时空,无意间与一位杰出的人相遇也许能改变我们一生的命运。我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举出几个改变了我们一生命运的人。他们在某种场合激励过你的人生,或许  相似文献   

2.
正原本像芸芸众生一样,忙于学业、工作、家庭、人际、职称等等,忽然一下像掉链子一般被时光遗忘在某个时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特别孤独,无力感充斥全身,开始怀疑自己每日忙忙碌碌的意义,开始反思这人生中什么才是最有价值的,抑或人生的本质就是虚无?从而陷入悲观甚至绝望中……无力感正在吞噬我们每个人。谁不曾有无力的时候?你又为什么无力?一有些人无力是因为思虑太多,想法太多、过于理性因而缺乏行动力。生活中,心思缜密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但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却往往沦为残酷现实的傀儡。人生是经历出来的,不是想象出来  相似文献   

3.
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说一个好故事。或者,演一个好故事。这样的提醒像是我灵魂中无时不在演奏的爵士乐。我想我是注定要吃这一行饭的.也许因为太贪玩,除了写作之外,好像也做了太多的事情,所以朋友总会问我,你还有时间写作吗?  相似文献   

4.
很多人都想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笔财富,一般人多是指留下一笔物质财富:金钱呀,房产呀,股票呀,金银财宝呀,最好让子子孙孙都吃不完用不完。但是说到应该给子孙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有的人就没有想过。那管什么用?能吃、能喝、能用?精神财富内容很多,如文人留下一部能传世的好作品,军人留下为国争光的战功,教师为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出色的人才,等等。我这里讲的精神财富要更抽象一些,是要给自己子孙留下一个好名声、好形象。这就更不是能吃、能喝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在我从事《报纸编辑》教学的过程中,每每讲到版面设计,不论是在校的许多大学生,还是报社的一些编辑人员。都希望介绍一下外国报纸的相关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实行,这种愿望近年来表现得愈益强烈。不能说这里面没有一点好奇心的成份,但大多数是想增广知识,拓宽视野,或者从中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为此,我最近得一些教师之助,翻阅了部分外国报纸,就版面设计作了一点了解。由于资料来源和自己外文水平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正出生在3年自然灾害时期,饥饿记忆为她的人生启幕,"我一直在想怎么去寻找吃的东西","我记得我奶奶都是趁着半夜爬过河去,摘南瓜来给我们煮着吃",40年舞蹈生涯,她自称守望之人,"小时候就知道跳舞是生命需要","我在这里守候,我是守望的人"。她说,我看到事情的真相,太多利益  相似文献   

7.
和自己较劲     
《档案管理》2002,(1):1
自古成大器的人无不在和自己较劲.较劲是为了改变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世界上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头说:"人可以被打倒,却不可以被打败."从古至今,被打败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  相似文献   

8.
一个知名艺术家,被人说得久了,难免想跳出来说一下自己,做一个关于自己艺术生涯的“正史”。这发生在名利双收之后的自我“涤荡”需要一点勇气,或者这也是另一种辩解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儒家文化与成功人生。这其中,有很多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词语。但事实上,我们若认真加以研究这些词语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并不知道它们,或者明于心而不明于口。因此,我所讲的第一个话题是:什么叫儒家文化?第二个话题是:什么叫成功人生?我在讲到儒家文化与成功人生的时候,我还有一个副标题——如何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即在现实生活当中,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是不要让人讨厌,从而做一个受欢迎的人。所谓成功人生,首先,得做到不让人讨厌:其次,得受人欢迎。一、什么叫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什么呢?从它的来源角度定义的话,是在两千五百多…  相似文献   

10.
各位朋友好,首先我想了解一下,我们在座的学过小提琴或者子女当中学过小提琴的请举手好吗?(不算太多),大家听过小提琴这样的音乐会的请举手?(比较多).  相似文献   

11.
"忙"会给人一种错觉,误导你的生活甚至人生。“忙”的人往往给人感觉他的重要性非同常人。在生活中,影响力大的人才会门庭若市、应接不暇,或者风风火火。许多人都要找他,许多事都等着他来办,这样的人难道不重要吗?他自己这么想,别人也这么看。  相似文献   

12.
同桌     
我的同桌故事多,我的同桌真快乐。可不是,每天他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好像每天都吃了“开心果”似的。他喜欢唱歌,是个名副其实的“追星族”,每天都搅得我心神不定。可当我有一次无意中发现他的记事本时,才觉得他其实并没有那么疯狂。他把许多歌词改了改,变成自己想说的话。他这样锻炼自己,有什么不好吗?尤其是他的一句“我喜欢音乐是为了陶冶情操,让我有一个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原来他和其他歌迷不一样。他在狂热中没忘记自己是谁。从那以后,我也渐渐喜欢上了听他唱歌,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和他接触多了,…  相似文献   

13.
对于毛宁被刺,无论如何应该表示关心。静观有点心不在焉的味道,但是“关心”的人太多,恐怕不是毛宁所能承受的。这时候我们能否安静下来,等毛宁自己来处理一下这件事? 毛宁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对毛宁是个考验,对我们所有关心这件事的人也是一个考验。首先我不认为关心这件事是无聊,相反,我觉得很有意义。无论如何,毛宁是一个受害者,一个活跃在我们眼前的人突然被人用刀刺伤了,任何人都不应当无动于衷。且不说毛宁是不是一个受人  相似文献   

14.
我的感觉     
不知怎么回事儿,大多数人第一次见面,都说我不像记者。自己琢磨一下,问题大概在于营养不良似的的身材和一直没变的学生头,这和影视作品中女记者婀娜亮丽、成熟深沉的风采自然是相去太远。有一回,带着实习生去采访,盘算着有他垫底,我怎么也得像回记者了吧?结果呢,人家满面笑容,伸出热情的手奔着实习生去了。类似的经历多了,自己都有点心虚,再向人介绍我是记者,底气就不太  相似文献   

15.
发现你自已     
古希腊一座圣庙的门柱上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警世之言:"发现你自己!"我想是的,一切成就,均始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 人生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生活中的我们,不只是舞台上的演员,还是导演,结果往往操控在我们自己手中.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无暇静下心来想想"我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李嘉诚说:"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什么叫成功,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可见,要想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必须认识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这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大家都想把新闻写得生动一些,我也这样想。作为羊城晚报的记者,偶然翻了翻近两年自己写的一些报道,无论消息、通讯特写,距离生动的要求很远。为什么不生动呢?我对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索。我想,生动的新闻源出于生动的事实,而生动的事实是随时随地,任何一条战线都有的。能不能遇到这些生动的事实,从中发现主题,那要靠记者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回答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我们是热爱阅读的,百般热爱,以至痴迷。我相信这是一批少数人,尤其是狭义地理解为只是阅读所有书籍形式的文字的人。问题是,我们如何享受自己阅读的权利?如何控制自己阅读的权力?我们宽宥的视线所及,不都是快意和欢愉,有太多进入我们眼帘的事物不是那么纯净和清澈,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     
在我想把一些新春祝福转发给班上一个新加坡男生前,犹豫了一下:他过不过春节,有没有羊年的概念呢?但我还是发了,因为那个男生的中文说得很溜,也是我这里惟一可以用中文交流的同学。收到祝福,他向我表示感谢,但说他对春节不很在意,因为自己不是百分之百的华人。他爷爷是福建人,外公是海南人,父母都是新加坡出生的,会说一点中文。他小学开始学中文,说得非常好,但阅读上不如英文,所以连《论语》和金庸也是读英文版的。开始我总忘记他的身份。常常是“你国语很好啊!呵,对不起,是中文。”或者  相似文献   

19.
我以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述说一下自己上西北新闻刊授学院的体会。年龄这么大,为什么还要上学呢?这还得从我的工作与爱好谈起。解放初期,工作队在我的家乡——湖北襄阳农村,经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还不时给大家念报纸。而报上的文章都是山南海北的某某人写的,就是没有本村熟悉的人。当时我想,啥时候我也得把我们村的先进事迹向报社反映一下。我从农业技校毕业后,分配在农业局机关工作。经常下乡要写调查材料,在机关要向上级反映情况,起草文件,总感到吃力,写出的材料不具体、不生动,不知道啥原因。后来又从向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20.
科技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推动了我们的进步,这一点,每个人都会感觉和触摸到。科技早已深深植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你无法拒绝,更无法脱离。可以想象一下,在现代社会里,缺少了电视、广播会怎样?缺少了报纸和刊物又会怎样?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与普及,又让我们多了一些依赖,一天不能收发电子邮件,一天不用手机,恐怕就如同得一场病,睡不好吃不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