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陈辉 《中国记者》2015,(3):73-75
江苏广电总台36集全媒体大型系列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以多维创新提升报道有效性的同时,大胆突破既有制播模式,在"融合"中强调"差异",在"熟悉"中营造"陌生",收视率稳居同时段省级卫视主要新闻节目收视前三位,江苏网络电视台专题总流量(PV)超2400万,凤凰网专题总流量(PV)超过4010万,实现了"宣传品、作品、产品"的统一。《中国记者》2015年第1期刊发的相关访谈中对该节目有所分析,本文则从立意、叙事文本和台网融合、跨平台合作等方面,分析了《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林敏 《东南传播》2023,(1):49-51
当前形势下,如何打破两岸信息隔阂,让台湾地区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了解真实的内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对台传播的紧迫课题。本文以厦门卫视短视频融媒体栏目《台青说》为例,探索对台传播中的全流程年轻化传播实践,并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分析《台青说》的对台深度融媒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自产生之后就被人们利用各种形式加以传播。随着我国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红楼梦》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所谓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  相似文献   

4.
在全媒体时代,我国古代优秀典籍《红楼梦》的传播正经历着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的"史上最强"传播时代。"全媒体传播"是《红楼梦》传播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其在呈现出巨大传播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红楼梦》的理解困境。全媒体时代《红楼梦》的传播优势传播格局的多元化。当前《红楼梦》的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传播途径涵盖了书籍、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电视文化节目、  相似文献   

5.
《史记》是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虽被当时执政者谓为“谤书”,但它的传播对后世造成巨大影响,从而作为正史的开端和古文的楷模为史学家和文学家所称颂。就文学而言,唐宋散文,宋元戏剧,明清小说的丰硕成果中无不折射出《史记》艺术的光辉;就史学而言,宋代郑樵在《通志》中赞之:“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史记》的成功来自于自身内容和艺术的完美,但同时也是成功传播的结果。《史记·自序》中司马迁称世代为史官。尽管如此,司马家族尚无一人成就一家之言。因此,其父司马谈临终遗训道:“(迁)…  相似文献   

6.
《时务报》和《国闻报》均为维新时期维新派的舆论重镇。1896年在上海创刊的《时务报》,在维新派所办报刊中销量最多、影响最大。次年在天津创办的《国闻报》,则是当时维新派在北方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两家报刊分主南北之局势,成为维新派鼓吹变法的南北两"喉舌"。不过,就其发行量来说,两家报刊不可同日而语。《时务报》创刊伊始,发行量就达3000多份,一年后达到了12000多份,最高峰时达到17000多份,创下了当时报刊发行量的新纪录。《国闻报》的发行量则颇不尽如人意,创刊数月后,发行量约每天1500份,旬刊《国闻汇编》则每期仅能售出五六百份。  相似文献   

7.
北宋馆阁藏书事业的兴盛超越之前各代,实为古代书籍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绩。本文即以《麟台故事》残本卷二中《书籍》所载为主,分析了北宋政府藏书形成的三个主要方面:几次重大的典籍获取奠定了馆阁藏书的基础,民间所献之书又是构成北宋馆阁藏书的重要部分,后置秘阁典藏实为当时堪称精华和极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王金福 《现代传播》2014,(4):155-156
新记《大公报》的《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以下简称科学类副刊)以"普及科学"为主旨,详实记录了20世纪20—30年代科学传播的内容和特点,是研究近代综合类报纸科学传播的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关于《大公报》副刊的研究文章很多,角度各异,但从科学传播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见。为此,笔者尝试以新记《大公报》科学类副刊为例,探寻我国近代史上综合性报纸在科学传播方面的概况,分析其传播特点和传播策略,以期为探究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乡村爱情》、《喜庆农家》、《福星临门》三部农村题材电视剧与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篱笆、女人和狗》、《轱辘、女人和狗》、《古船、女人和网》以及《外来妹》等电视剧在主题选择、创作风格等方面的差异,揭示近期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新气象,并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其热播的原因、对创作趋势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0.
舒小坚 《当代传播》2011,(4):115-116
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志》系列游戏在国内几代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较之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传播来说,似乎不很入流.但其传播却借助其娱乐互动的特点,发挥着更大的效力.国内学者鲜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笔者主要从《三国志》系列游戏的诞生及其传播,《三国志》系列游戏成功传播的原因分析,《三国志》系列游戏成功传播的启示等三方面给...  相似文献   

11.
王欣 《采.写.编》2018,(2):178-180
戏曲的舞台传播就是戏曲通过一定的演剧场所而当场进行演出,以直接诉诸观众的一种传播形式.《汉宫秋》诞生伊始,便活跃于戏曲舞台,被广泛改编为各种地方戏曲,敷演至今.在近代,《汉宫秋》还被搬上话剧舞台.漂洋过海,走上了西方戏剧舞台.通过舞台戏曲表演,不仅是《汉宫秋》有效的、重要的传播方式,更可以挖掘其中被忽视的意义,进行二度创作,赋予此故事以现代的价值与意义,不断提升和丰富《汉宫秋》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图书馆学研究史上,《麟台故事》是任何人都绕不开的如椽巨作。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馆专著,事实上,在南宋时期的图书馆建设中,它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麟台故事》作为研究课题,对其图书馆学思想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鉴古知今,古为今用。本文对《麟台故事》的编撰背景、作者简介和内容加以分析,对北宋国家图书馆的运作状况有一定了解,也希望能够在今天的图书馆建设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3.
《传播与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传播与文化》全面梳理了18世纪德国崛起和二战结束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超级大国的文化建设和国际传播经验,并以此为鉴,分析当下中国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作  相似文献   

14.
《穹顶之下》自发布以来,短时间内引起舆论广泛的关注与热议,本文通过对《穹顶之下》传播策略及传播路径的分析,认为该片选题把握准确、富有人文关怀精神,通过多种传播技巧的运用、传播渠道的创新,成为其成功营销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词话》中有关《西厢记》杂剧资料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瓶梅词话》中有关王实甫《西厢记》杂剧资料的详细梳理,可以见出《西厢记》杂剧对当时社会习尚和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为我们勾画出当时社会生活中有关《西厢记》杂剧传播的图景。而且,由这些资料亦可见出当时市井阶层对《西厢记》杂剧的解读角度和接受视角,正因此,《金瓶梅词话》才会把两种境界格调迥然不同的人物行为(西门庆、潘金莲等人的密约偷期与张生、莺莺的反抗行为)进行不和谐的比类描述。  相似文献   

16.
晚清《申报》以新闻、广告、评论和文学知识等多种形式传播着《牡丹亭》。这些报道涉及《牡丹亭》的舞台演出、曲本出版和戏曲禁毁等多种信息,具有内容丰富、文字浅显和传播快捷等特点,直接展现了舞台演出和曲本出版的情况,反映了沪上茶园和剧场、昆剧和昆班的盛衰变迁。报刊传播扩大了传统戏曲传播的途径,使《牡丹亭》走出了宫廷和厅堂,登上大上海的戏曲舞台。  相似文献   

17.
郭五林新著《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一书于2001年12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从事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电视传播艺术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全书分传播艺术概观、电视传播艺术综述、电视剧传播艺术研究、电视广告传播艺术研究四章,共21万字。书中很多文章在《电影艺术》、《电视研究》、《当代电视》、《深圳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现代广告》等核心期刊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和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欲购书者请与作者直接联系:地址:四川省宜宾学院中文系 邮编:644007 电话:0831-8052799 354…  相似文献   

18.
阮超 《新闻世界》2012,(5):75-76
本文通过对2011-2012年中4个月《中国日报》的头版内容作定量分析,研究《中国日报》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同时分析英文报纸发展所面临的本土化与全球化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9.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说服传播活动高度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源头与缩影。在这一时期,先秦诸子游历各国,试图通过游说的方式使君主或权臣接受自己的治国理政主张。频繁的说服传播实践与大量典籍的诞生使中国说服传播理论在先秦时期萌芽并得以发展。其中,道家学派的老子所著《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虽体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与独特的政治哲学,但更重要的是蕴含了几千年前富有中国特色的传播主客体认识、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技巧等传播学范畴的内容。可以说,老子在一定程度上对说服传播已有了深刻的认识与见地。本文从传播学角度考察《老子》,审视并总结老子的说服传播思想,把握其思想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以期对构建系统化的且独具中国特色的说服传播理论体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麟台故事》作为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图书馆学的书籍,详细描述了宋代的图书管理情况,本文根据《麟台故事》所述内容,分析了宋代图书馆馆藏建设、人员管理和职能定位三方面内容,从而让大家深入了解宋代图书馆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