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使版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界限模糊化,两者之间的权利冲突也因为缺乏相应的法律而愈演愈烈,对我国目前的版权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应对原有的版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并通过严格执法以及不断提供公民版权法律意识等措施来实现数字版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论数字作品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作品的问世使作品的复制和传输变得异常容易,因而使合理使用制度受到了全方位的冲击.作为版权人权益与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机制,合理使用制度应当延伸到数字环境中去.鉴于数字作品的特点及版权人精神权利不可转移的特性,强化版权人精神权益保护应当成为合理使用制度对数字作品问世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版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使权利人主体及其相关权利不断增加,版权客体范围也不断扩大.网络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技术措施、权利管理信息等成为了数字时代版权法律赋予版权人的新权利.出于权利限制目的的合理使用制度在法律和技术双重挤压下呈现弱化趋势,空间不断缩小,功能逐渐弱化,以至于无限接近于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4.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技术的易拷贝性使得知识传播变得轻而易举,同时也对版权人的利益构成重大挑战.数字技术下,版权人权利的非主宰性、蔓延迅速性,以及侵权行为的智能化、隐蔽性强、侦查难度大等特点越发显现.针对版权人在数字技术下可能蒙受的经济损失,需要从刑法角度做出及时且合理的制度安排,使其在保障版权人权利的同时又可兼顾文明的累积与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5.
刘斌 《出版科学》2016,24(1):30-33
网络版权技术措施的保护模式和程度,取决于立法者如何平衡版权保护与公众权利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版权人的技术措施问题上,各国根据自己的立法理念和利益立场,尺度不一。我国对技术保护措施的保护较为粗陋,从立法技术上而言,应当区分访问控制措施和版权保护措施。在设定规避技术措施的责任问题上,应当对侵权行为的构成各要件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定,包括有效技术措施的要求、规避行为的界定、过错等等。同时,合理使用制度作为平衡版权人和公众的重要手段,在技术措施保护过程中仍然应该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6.
郑丽航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8):51-53,95
阐述数字环境下技术、版权法与作品存在对立统一的紧密关系。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作品的公共物品属性急剧增强,社会公众使用作品的成本急剧下降;另一方面,通过版权人对作品保护技术的应用,提高公众使用作品的成本,作品的私人物品属性得到一定回升。版权法正是通过对技术保护措施的法律确认及进一步的版权扩张,努力使数字环境下的作品不致于成为纯粹的公共物品,保证版权人的收益高于生产与传播成本,激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知识增长与进步。指出数字环境下的版权立法必须以维持社会公众与版权人的利益平衡为基础,并贯彻技术中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李明发  杜健 《图书馆》2015,(1):12-17
版权的产生、发展与技术变革具有密切关联,技术变革既推动版权发展,也给其带来挑战。云计算技术下作品传播利用的新特点使版权陷入困境。作为一种路径选择,替代版权模式难以落地生根,版权仍是调整作品传播利用关系的最优制度安排,通过调整版权专有权、规范数字权利管理、协调合理使用与技术措施、引入反垄断条款,可实现版权平滑过渡。知识共享模式合理运行可激发版权内生动力,共同致力于知识朝向自由共享的公共利益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先蓉  邸铭 《出版广角》2016,(16):22-25
本文基于我国国情,探讨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引入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利弊以及可行性,并认为在数字权利保护技术没有成熟和新的平衡机制没有出现的情况下,版权补偿金制度不失为弥补版权人损失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条件下版权人、图书馆、读者之间的利益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英群 《图书馆界》2003,(1):1-4,11
数字技术条件下,版权人的权利呈扩张趋,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相对缩小,读者的阅读行为受到一定制约。版权人应尽量减少对正常使用行为的技术措施妨碍,图书馆应被允许把法定许可引人数字化活动,读者的规避行为不能超越法律防范的底线,法律也应给予合理使用行为较为宽松的解释,以此达到版权人、图书馆、读者三者之间利益平衡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0.
浅析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利益平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探讨版权保护和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合理性入手,以版权人、图书馆、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利益冲突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法律措施三个角度入手建立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利益平衡机制,以期为推动信息化社会中版权的充分保护与社会公众对信息的充分获取提供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试论技术措施对版权合理使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进步使版权人的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传统版权法的事后救济手段不能有效保护版权人的利益.于是,作为版权人私立救济手段的技术措施被广泛适用.  相似文献   

12.
版权穷竭制度是为了协调版权人的权利与作品以及作品复制件所有人的物权的平衡,该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时版权穷竭制度的空间效力应受到地域性原则的限制,同时对于影视作品、计算机软件作品的出租权和出借权以及网络作品,均不适用权利穷竭。在版权贸易中,可承认精神权利的部分穷竭。  相似文献   

13.
版权补偿金制度是一种通过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方式向复制设备和空白存储介质的生产商或销售商、网络存储载体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来给予版权人一定经济补偿的规则。当前,我国一方面存在对版权人的保护救济措施乏力现象,另一方面存在“大规模权利”现象及网络作品获权难等问题。版权补偿金制度在我国有建立的必要。在积极引进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同时要避免“双重收费”现象出现和“合法复制”观念滋生,应明确版权补偿金的收取机构、收费标准、收费范围及分配对象。  相似文献   

14.
数字出版物呈缴对版权精神权利、财产权利和技术措施权等的保护与行使都造成了影响,使国家、出版商、受缴部门之间的利益平衡关系出现扰动.国外解决数字出版物呈缴版权问题的主要模式包括立法、协议、开放存取等.我国在建设数字出版物呈缴制度中要注重解决版权问题,对策包括:从事呈缴方案试验、健全版权保护立法、鼓励约定化解纠纷、引入呈缴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权利客体的无形性决定了版权~([1])人对其权利和作品采取虚拟占有的形式。我国法律规定版权自动产生,承认著作财产权可自由转让,但却缺乏权利产生和变动的公示制度的相关规定。这种制度难免导致版权的权属争议、"一权多卖"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版权交易障碍,影响版权产业的发展。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物权公示理论和版权的自身特点,对完善我国版权公示制度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授权许可制度存在诸多适用障碍,无法解决“海量作品”的“海量授权”问题.法定许可制度适用于网络版权作品,可以破除版权交易障碍,提高版权资源的利用效率,重建版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7.
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是化解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和版权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重要措施.但由于传统版权法未随科技发展适时有效调整,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深陷版权困境,进展缓慢.通过对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困境的法律分析并结合版权市场现状,我国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版权困境的破解需要司法、立法和版权管理三个层面的联动.而在破解纸质图书大规模数字化版权困境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诸如利益相关方对话机制和数字安全技术等措施在版权人和社会公众间寻求新的利益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秦珂 《电子出版》2003,(6):21-23
透过版权制度三百年的运动轨迹,可以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即传播权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不断演变,并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得到扩张。版权制度的诞生得益于印刷技术的发明使“知识公有制”对知识创新所造成的压抑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有了对“知识公有制”进行变革,使知识创造者垄断对作品的复制和发行权利的必要性。此后,电子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传播权又延及广播、电视、有线广播、卫星传输等领域。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使信息网络成为了作品传播的新渠道,如何使网络传播作品的行为受到传播权的规范,就自然成为版权制度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祥国 《图书馆》2012,(3):89-91,112
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广泛运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该做出相应变革,如在不侵害版权人利益的基础上,增加数字图书馆运用版权作品的权利;同时关于版权作品的费用体制也应该适当调整,制定侵权行为的惩罚措施,优化改进著作权团体的管理体制,使版权利益关系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作为知识产权重要组成部分,版权在网络数字技术的强烈冲击下,制度、实践等方面都受到了多重挑战,版权侵权现象严重而得不到有效治理.换言之,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我国原有版权制度在大量数字盗版面前最得捉襟见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我国有关机构制定、修订了系列版权制度,这些完善立法所做的努力,不仅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而且对于版权人的权利保护、侵权人的惩罚、促进版权产业的快速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