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第一部刺绣专著《绣谱》及其作者丁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清道光元年(1821)的《绣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刺绣专著。全书分《择地》、《选样》、《取材》、《辨色》、《程工》、《论品》六篇,通过将刺绣与绘画、书法等艺术进行比较,深入浅出地解说了刺绣的特点。《绣谱》的作者丁佩,长于针黹,能诗善绘,且与当时江浙名媛多有往来。本文对《绣谱》的内容、特点及作者生平进行了考证与介绍。  相似文献   

2.
明代的刻书业甚为蓬勃。从中央到地方,从官府到私坊,刻家星罗棋布,刻书蔚然成风。广东的刻书业虽不及江浙、福建、四川等地,但刻书家不少。现将明代广东刻书家及其所刻之书辑录如下:方献夫初名献科,字叔贤,南海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至社部尚书。著有《周易传义的说》、《西樵遗稿》。刻书:《通典》二百卷(唐)杜佑撰嘉靖十九年(1540)刊。(见:①、②、③、④)  相似文献   

3.
《新闻报》创刊于1893年2月17日,上海望平街(今山东中路自福州路至南京中路一段),由中外商人合组私人公司,公推华盛纺织厂英人丹福士为总董,斐礼思为总理。民国五年,改组为美国公司,汪龙标(汉溪)任总理。在汪汉溪的经营管理下,《新闻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报。虽然比《申报》晚创刊21年,但是在各个方面都超过了当时的老牌报纸。《新闻报》创办时日发行量仅300余份,到汪接手时日发行1万余份,行销江浙及长江流域一带。此后《,新闻报》  相似文献   

4.
我读过的回忆录中有两本给我留的印象最深。一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出版的老鸳鸯蝴蝶派作家包天笑先生的《钏影楼回忆录》(正、续两编)。另一本则是2000年上海出版的香港名医陈存仁先生写的《银元时代生活史》。两书的共同特点是用流畅文笔记录了清末民初许多有趣的事。他们所描写的大都是清末民初江浙一带生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是清代编篡的一部巨型丛书,为保存这部丛书,乾隆下令修建内廷四阁和江浙三阁庋藏。文章介绍了《四库全书》贮书阁的建置、《四库全书》的贮藏及其防火意识。  相似文献   

6.
论城市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年底以来,江浙地区涌现出多档以新闻评论为主要内容诉求的新闻节目,如江苏广电开辟了《新闻夜宴》,浙江广电的《九点半》和《谁支持谁反对》。城市台中,杭州电视台影视频道率先推出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楼外楼》,杭州综合频道对原有的《十分关注》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相似文献   

7.
自清末民国以来,藏书文化史研究就逐渐发轫滋长。代表著作为清末叶德辉《书林清话》,初版于1929年的金步瀛、杨立诚《中国藏书家考略》,及吴晗的《江浙藏书家史略》。数量虽然不多,却成为藏书史研究领域的精品著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8.
我的工作是与历史文献打交道。今日查阅《申报》偶然注意到,2002年4月30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申报》创立130周年的日子。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无论如何都不能忘掉著名报纸《申报》的始创、并为中国文化留下重要遗产的英国人——安纳斯脱·美查。 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外国商人以及其他各式人等都纷纷来上海经商。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占领南京后,向江浙继续推进,使那里的豪绅、地主、大贾、富商陆续逃遁到上海避  相似文献   

9.
浩浩荡荡进北平“我军紧紧包围北平”——《人民日报》1948年12月18日这篇头条新闻,使大家坐不住了。在此之前,我们得知:蒋介石诱使傅作义撤到江浙,为他看守江南半壁;傅作义则打算缩回绥蒙,当“西北王”。这都对我不利。我军紧紧包围北平,傅作义南逃西遁两条路已绝,或者就歼,或者投降。全国解放大业猛进一步,我们到北平办报夙愿得偿。上月还在“跑反”,本月凯旋入城,形势发展之快,实在令人惊喜。从武安(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驻地)到平山(华北《人民日报》驻地),我是先遣队成员;从平山到北平,又是先遣队成员,好事都摊上了。上次坐破旧的  相似文献   

10.
私人进呈本是纂修《四库全书》的主要来源之一。私人献书家不仅包括江浙著名藏书家,而且还有许多官员投入其中。《四库采进书目》收录了部分在京官员的献书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官员献书未被收入其中。本文对《四库全书》官员献书群体作更为细致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看待征书令下社会各阶层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略评《陈宏谋家书》赵伯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留意于乡邦文献的挖掘整理,日前出版《陈宏谋家书》,即是一例。在清代,广西因地处边远。其人文环境远逊于江浙一带,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两地学子也难同日而语。然而在有清二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中,广西临桂却先后崛起两位...  相似文献   

12.
正郭郁,字文卿,号复斋,汴梁封邱(今河南封丘)人。历任江淮行枢密院令史、宣徽院都事、江浙行省都事、浮梁知州、中书检校官、中顺大夫知高邮府、中宪大夫同知两浙都转运盐使司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事、庆元路总管、福建等处都转运盐使等职,卒于泰定四年(1327)。《新元史》有传。关于郭郁的生年,史书中未有明确记载。笔者目前所见国内学界唯一一例相关研究,即  相似文献   

13.
《蔚兰信箱》象磁石一样吸引着上海及江浙部分地区数以百万计的听众。人们爱蔚兰,也就爱把收音机对准792千赫;人们迷蔚兰,也就迷上了上海经济台的广播节目;因为有了蔚兰热,上海滩出现了收听、谈论广播热。去年5月6日,上海经济台为满足广大蔚兰迷的要求,举办了《蔚兰信箱》听  相似文献   

14.
雷秀娟 《新闻传播》2010,(8):122-122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也可以说是报纸的灵魂。目前在多媒体激烈竞争、平面媒体靠内容打天下的情况下,新闻评论越发显得地位的重要。事实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已做出了榜样。江浙等沿海城市的报纸,也开辟了《今日时评》之类的专栏等园地,但也还有相当数量的报纸.评论不能坚持.一个重要原因还是认识不到位。作为地市党报的一分子,在此就地市党报的新闻评论工作谈一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国家图书馆藏元刻本《宣和博古图录》,根据行款、刀法以及刻工等应著录为元大德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刻本,当为翻刻南宋递翻北宋本,至至大年间修版再刻即《至大重修宣和博古图录》,从而为解释前人聚讼不清的至大重修之意提供了难得的版本实物依据,同时简要略述了其版本系统及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16.
周洁 《视听界》2009,(4):38-39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电视维权栏目纷纷崛起,备受关注。江浙一带是民生新闻比较发达的地区,陆续创立了集“维权帮忙”于一体的服务类节目,如:《范大姐帮忙》、《小强热线》、《帮女郎》、《南京生活质量报告》、《陆姐帮忙团》等等,收视率也屡创高峰。江苏城市频道的《石头会说话》也是一档专门处理老百姓各种投诉的维权服务栏目,播出时段为每晚18:30-18:40。从南京市网和江苏省网的收视调查可以看出,2008、2009两年同时段相比,《石头会说话》所在时段收视率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先秦诸子的著作,经西汉末刘向、刘歆整理,载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的有140家,而流传至今的,不过20余种,其中主要有《管子》(管仲)、《邓析子》(邓析)、《墨子》(墨翟)、《老子》(老聃)、《文子》(老子弟子)、《关尹子》(关尹喜)、《列子》(列御寇)、《杨子》(杨朱)、《商君书》(商鞅)、《申子》(申不害)、《尸子》(尸佼)、《公孙龙子》(公孙龙)、《庄子》(庄周)、《慎子》(慎到)、《尹文子》(尹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建设》2004,(11):1-1
11月9日,第三十三次江浙沪毗邻地区县(市、区)档案工作研讨会在我省扬中市召开。来自两省一市20个县(市、区)档案局的60多名同志参加了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19.
“晚报的成功”上海最早的晚报,是《字林沪报》(字林报中文版)所办的《夜报》。因缺少销路,不久停刊。之后,又陆续出版过以下晚报(报名后括号内注明创刊或起讫时间):《上海晚报》(1898)、《晚钟报》(1912)、《上海夜报》(1924)、《中国晚报》(1921—1928,创办人沈卓吾)、《东南晚报》(1924)、《江南夜报》(1924)、《申江晚报》(1925)、《东南夜报》(1926)、《中南晚报》(1925—1927,经理蒋裕泉,主笔高尔松、高尔柏)、《上海晚报》(1926—1928)、《江南晚报》(1927,  相似文献   

20.
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藏书家层出不穷,尤以江浙一带居多.据吴晗《江浙藏书家史略》统计,自晋至清末,仅以私人藏书家计,就达399人,其中海宁有藏书家38人.蒋氏便是这海宁钟灵毓秀之地崛起的藏书世家之一,其家族有 200多年的藏书历史,藏书者达十余人,藏书量最高时达20余万册,并建有多处藏书楼.在历经了收藏、出版和护书的艰难过程后,蒋氏后人在解放初把所剩的十余万册古籍捐给国家,为图书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