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印刷工艺设计是对一件产品的印刷制作流程做整体考虑,从原稿处理到印刷再现产品的质量要求标准;从设备、材料等生产技术条件到各工序的工艺方法与工艺操作数据质量,制定出该产品印刷全部工艺流程的整体施工工艺方案.目的是明确复制的目标,确定施工措施、工艺方法、操作标准以及全部工艺流程,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返工,使生产顺利进行.在印刷作业中印刷工艺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康帆 《出版科学》2012,20(1):33-37
考究的书籍印刷材料和精湛的印刷工艺,是构成书籍美感的重要因素。当我们埋怨一本书设计不美时,常常把问题简单地归结到版式的设计上。其实,很多时候设计不精彩不是设计得不好,而是设计者忽视了材料设计与印刷工艺的重要性,以及材料设计意识薄弱造成一些书籍的劣质与平庸。本文从材料语言角度谈书籍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按需印刷市场是数字化印刷时代创造的新型印刷市场,按需印刷工艺也有其独有的特点。随着数码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按需印刷的印前、印刷部分都已实现了印刷内容、印刷方式和印刷结果的多元化,被认为已基本满足按需印刷的需要。但由于人们最终需要的是完整的印刷品,它们表现为书籍,杂志、报纸.小册子等多种印刷品形式,还需要采用一定的加工方法,才能够将印张转变成完整的印刷品。因此,按需印刷同样需要印后加工。然而,传统  相似文献   

4.
纸张材料的选用纸张是书籍印刷的载体,纸张的品种,关系到印刷的效果;同时纺织物等用料,是书籍精装封面的装帧材料,选用恰当,关系到外观形态。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我国包装装潢印刷行业由于国家对行业进行了大规模卓有成效的技术改造,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印前和印刷等先进的工艺装备,使我国一批大中型包装印刷行业的骨干企业,拥有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制版技术和印刷工艺装备,从而使我国的包装印刷获得了飞跃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印刷业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印刷相关技术朝着全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彻底改变着传统印刷的生产模式。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激光新型高分子材料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数码印刷技术迅速向前推进。笔者强烈地预感到数码印刷将是印刷技术的再次革命.将在印刷领域大显神通,将在印刷领域中占领主导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自从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人发明不干胶材料后,工业和军事上的需要使得市场对这种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不干胶标签的应用也得到了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材料、技术、工艺和设备的发展,不干胶标签印刷成为标签印刷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从事不干胶标签印刷的印刷企业非常普遍。本文为作者在“走向美好的未来”标签技术研讨会上的发言稿,文中介绍了国内不干胶标签印刷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童贞 《电子出版》2001,(12):5-6
数字印刷在1995年的DRUPA展览会上展出后,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它以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为客户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服务方式。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激光、新型高分子材料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数字印刷不断向前推进。它将在个性化印刷,也即是按需印刷领域大显身手,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9.
《现代出版》2008,(4):12-12
据最新统计,2007年国家全年传统印刷图书的出版总值增长了1个百分点,新出版图书总量达到了276649册。而按需印刷书籍、书册和无分类图书的产量则从2006年的21936册猛增到134773册。两种书籍的增长总额度达到了39%。虽然之前按需印刷书籍早就在市场上出现,但从没有引起业界人士的关注。这次市场对其需求量的猛增也使出版公司第一次将眼光放在了它们身上,并将其进行重新分类。  相似文献   

10.
正立体印刷是现代印刷工艺的一个分支,是将三维立体成像技术与现代印刷工艺的特种表现手法融为一体的新型工艺。立体印刷根据光学原理,利用光栅板(或光栅膜)使印刷图像呈现立体感,是平面印刷工艺的补充和提高,为印刷工艺增添了新的内涵和活力。目前在广告、艺术品、装饰品和包装装潢等附加值较高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户外展板、高级食品或化妆品的外包装盒、容器盖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1.
肖东发的新著《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 ,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中国图书印刷文化做了系统概括和总结 ,理清了中国印刷术发明的脉络 ,进一步论证了是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该书反映了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为加强图书印制成本管理,降本增效,文章分析了图书直接成本的构成要素,从优化排版制作质量、优化出版设计细节管理、合理确定印刷工艺、规范印刷流程、降低材料成本、加强计划管理、控制制作损耗等方面提出了图书印制成本经营的有效举措,以适应图书市场多样化、复杂化与个性化需求,降低印制成本,提高图书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体系、工艺技术、设备结构、应用层面、印刷质量检验与评价标准、印刷材料、国际学术活动等方面讨论数字印刷的系统性特征,说明数字印刷已发展为成熟和系统的工程技术.然而,技术的系统性并不意味着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数字印刷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体系、工艺技术、设备结构、应用层面、印刷质量检验与评价标准、印刷材料、国际学术活动等方面讨论数字印刷的系统性特征,说明数字印刷已发展为成熟和系统的工程技术.然而,技术的系统性并不意味着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数字印刷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论活字印刷术之未成为我国古代图书制作方式主流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分析,和对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进行的比较研究,探讨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古代没有得以充分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授权影印西文图书种次号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次号是文献编目的重要内容。分配授权影印西文图书种次号工作比分配普通图书种次号工作更为复杂,编目人员必须细致分析,准确判断新书、重书和同种书。同种书的认定与取号既要与原版书比照,又要考虑内部交流资料,还要照顾到不同出版社的出版物等,合理选取种次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发明后陆续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的科技进步和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的不同,雕版印刷在中国和西方世界的印刷史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尤其当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后,中国与西方对雕版印刷技术所持的态度更是不同熏表现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Congress has functioned as its publisher — the manager and director of government printing operations. Initially performed by private printers through lucrative contracts, production was statutorily vested in th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GPO) in 1860 to assure efficient, economical, and quality printing. Over the past century and a half, however, changes in technology, law, and constitutional relationships have eroded arrangements for the public print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ducts printed by GPO in the past may now be agency-generated and made directly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through agency Web sites or social media, with the result that congressional general management of the publication system is seemingly decreasing, at least in terms of GPO workload, publication accountability, and document sales. While it is unlikely that Congress will reduce or vacate its publisher capacity anytime soon, some adjustment of the scope of that role and related management capability may appropriately be in order.  相似文献   

19.
《皇舆表》是清康熙年间奉勒编纂的一部重要地理著作。该书的初修、增修跨越了二十五个年头,先后两次开工刊刻,皇帝为此书两次作序。由于对该书的编修、刊刻源流没有辨析清楚,现行各权威目录书对该书的版本描述都是错误的。该书可作为图书馆古籍编目人员宜重视考订的一个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