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标题与模因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传播是一种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着重探究的是信息如何传播、人们如何思考.本文以新闻标题为例,探讨新闻传播中的模因传播.  相似文献   

2.
对于网络语言的成因,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本文试图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形成并被广泛使用的根本原因,得出网络语言模因间的相互竞争产生强势模因.强势模因被广泛复制和传播,在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三方面具有较高值.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模因的复制、传播和演变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语言模因论作为语用学中的新理论,它的提出对于揭示语言发展和演变规律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基于模因论的观点,分析了模因和语言的传承、语言的变异以及语言的净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模因机制在语言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模因的核心是模仿。模因要成为强势模因,需要被广泛复制、传播,在保真度、多产性和长寿性三个生命标准方面有较高的值。在模因论语言观的视角下,网络语汇可分为"对结果的拷贝和对指令信息的拷贝"两大类。结合网络语汇的形式,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网语模因成为强势模因主要原因:(1)网络媒介的传播优势;(2)人在网语模因的选择、模仿、复制、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3)网语模因的自身质量。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为畅销书书名的研究引入信息复制的分析方法.文章以当当网青春文学类图书销售排行榜的500本图书书名为语料,考察书名中语言模因和文化模因的传播现象,分析语言模因的来源及传播方式,并以文艺化书名为例探讨文化模因的选择,目的是揭示畅销书命名的语用规律和背后机制.  相似文献   

6.
模因理论可以用来分析文化传播的路径以及该理论中生存机器、模因复合体、文化模因、运输载体之间在文化传播中的关系和具体所指。传媒型跨国公司在文化传播中的双重角色,使之成为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在母国文化的传播中,母国的跨国传媒集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其也受到东道国文化的反作用,二者角力的效果重构了东道国的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7.
谈倩 《东南传播》2014,(5):74-76
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的理论,模因是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是人类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对当红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走红及其流行语传播从模因传播类型、模因传播过程、模因特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其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8.
王玲 《传媒》2014,(18)
根据Dawkins的模因论,本文探讨了语言模因的特点和传播途径,讨论了语言模因采取直接套用、同构异义和同音异义等方式在广告语中的复制和传播。  相似文献   

9.
采用道金斯的模因生存能力指标来衡量短视频在异域文化场的生命力,发现内容上的长存性、形式上的丰产性和立场上的本土化与保真性是短视频模因跨文化生存的关键.作为模因的短视频,让中国文化资料有了平民化叙事与编码手段,而这种模因又被国外受众以求知、好奇的方式解码,并依据自身特异性再传播,这种跨文化的两级式传播使得中国文化资料的意...  相似文献   

10.
模因的传播和复制有多种途径,有文字、语言表达、行为模式,还有电视、广播等,但电脑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为信息模因的传播和复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途径,网络在模因的传播方面体现出了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英语科技论文是展现科技发展新进展、传播科技新成果的重要语言工具,其规范的文体特征是学习者预设的理想模因。通过模因在词汇习得、词块运用、句式仿拟、格式规范等四个方面的影响,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可以利用生物进化规律对模因传播的偏离现象进行合理调控,使模因竞争中胜出的"强势模因"趋向主体预设的"理想模因",形成强势模因的理想形态,改善学习者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郝雨  吉敏 《当代传播》2020,(2):41-44
智能化媒介条件下,网络舆论时常发生非理性暴涨。而对这种隐含社会风险的舆论加以引导及有效控制必然要依赖相应的技术。道金斯首创模因概念,称其为文化的"复制基因",采用模仿与复制等非遗传方式将一些观念、想法加以传播。高速、匿名且能存储海量信息的互联网成为模因传播的首选媒介。在网络模因的传播机制中,需要经过信息同化、记忆、表达与交流传输四个阶段。由于在传播形式、内容和机制上都具备高度相似性,模因常常充斥于非理性的互联网表达中,助长了负面的舆论影响。本研究认为,可以从模因传播机制切入,对如何控制非理性表达的负面影响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3.
金枚 《出版广角》2016,(21):85-87
文章从模因传播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出版业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认为趋利避害是网络语言模因传播规范化的总原则,并提出网络语言规范化应做有层次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抖音凭借功能多样、操作简单等优势,成为当代年轻人自我表达、交流喜好与知识传播的文化平台。近年来,平台上借助短视频探索传播各类传统文化的视频种类繁多,在这之中,兼具审美性、文化性与历史性的中国古典舞短视频备受大众喜爱,得到广泛传播,抖音也被开辟为当下中国舞发展传播的新渠道之一,其内容的生成多依托于模仿复制的形式,与模因论存在诸多相似点。结合以上逻辑,本文将以模因传播为核心问题,围绕抖音平台上的古典舞类短视频展开媒介文本解读,从模因传播的视角,对其在“模因”中的“模因生成”“模因”传播路径以及“反馈”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索短视频赋能传统舞蹈文化传播的普适性路径,以期其成为“视频社会化”时代文化艺术传播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5.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类似,可以通过模仿、学习等方式从人脑传递到人脑的文化单元。模因论提供了一种解读各种文化事象的视角。在此视角下,民间信仰可被视为一种模因复合体,其功利性、易变性、区域性可以获得相应的模因论解释。民间信仰成功的纵向传承和横向传播常常是牺牲部分复制保真性换取长寿性和多产性的结果。现代的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大幅度提高了民间信仰模因复合体的复制保真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失去了“变异”的可能。相反,在环境改变施加的“选择压力”作用下,民间信仰模因复合体加速演化,发生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模因论视角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认为强势网络语言模因需经过同化、记忆、表达、传输四个阶段才能成为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类型.笔者从出版行业、网民宿主、教育行业的角度提出了规范网络流行语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模因论在网络时代更加受到重视,模因现象更加普遍。本文就网络用语的模因现象的利弊进行分析,尽力做到兴利除弊,使模因使用能够对语言文化的发展起到更多的正面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科技论文中,中文和英文两种语码,即本国模因和外来模因展开激烈竞争.那些具有顽强生命力、极强复制力、广泛适应性、普遍接受度、明显时代特征的模因存活下来,成为强势模因.在科技论文中合理规范地使用英文语码将有助于科技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手机短信是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已成为一种无法忽视的生活、文化现象。模仿是社会发展和存在的基本原则。"模仿律"以及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的研究成果可以反观手机短信的模仿与复制特点,解释按照"模仿律"和模因论生成的手机短信传播的模仿和复制机理,为研究短信传播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为宣传语的设计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具有简易性、时代性、权威性的模因经复制传播的宣传语,可以达到易懂、传播快和吸引注意力的目的,使社会各阶层民众按宣传者的意图行动。文章从模因论视角分析了2019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宣传语的传播路径、机制和特点,以便为将来的宣传语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