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结合康德的“道德的普世性”“人是目的”原则与罗斯的“显见义务”学说,探讨了义务论视角下的新闻伦理困境。当新闻工作者面对伦理困境时,可依据“道德的普世性”原则辨明行为是否合乎义务,以“人是目的”为准绳判断显性义务。通过综合运用康德和罗斯的义务论伦理学,媒体工作者在新闻伦理困境中能做出更为公正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计方胜 《新闻前哨》2009,(11):51-52
新闻真实性一直是新闻学界和业界较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对传媒及其从业者的一项基本要求,新闻真实性原则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内涵,还具有价值论内涵和道德论内涵。本文试图从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行为主体——传媒及其从业者的角度.来阐述新闻真实性的三重内涵,以期对如何更好地认识、坚持新闻真实性,防范虚假新闻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石思思 《今传媒》2021,29(4):133-135
本文拟从康德义务论视角对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试图提出针对传媒行业的一些伦理启示。笔者在对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一些媒体存在诸如把人性当成宣传工具和手段、为追求利益而传播虚假信息或是煽动民众情绪等失范行为。基于康德对"善良意志""普遍法则""人是目的""纯粹理性"等核心概念的相关阐述得出了一些启示。本文最后也提出了一些康德义务论所面临的新闻伦理困境,并试图与新闻学界和业界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4.
孙金生  李娟 《新闻爱好者》2011,(20):104-105
本文列举了信息时代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失范行为,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行为主体有关因特网伦理的不合理认知,用当代西方的德育理论探讨了网络道德失范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金凤  孙瑛  刘莹 《新闻爱好者》2011,(10):104-105
本文列举了信息时代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失范行为,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行为主体有关因特网伦理的不合理认知,用当代西方的德育理论探讨了网络道德失范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6.
制度伦理研究旨在考察制度本身的道德合法性问题。新闻制度伦理研究,旨在用道德哲学的方法来审视新闻制度的道德与否,或从人权伦理学视角去评析何种新闻制度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公民的新闻诸权,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使新闻业成为真正道德的行业。新闻制度的道德水平决定了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的道德表现。道德的新闻业也需道德的从业者去实践,制度之善和职业美德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王玉蓉 《新闻传播》2006,(12):69-70
伴随广告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广告道德。的关注越来越多。不过,这些关注主要集中于广告内容,对于媒体的刊播行为却较少涉及。其实广告刊播行为与媒体的道德操守有着直接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广告刊播反映媒体的道德操守。分析目前广告刊播行为可以发现,许多媒体为了获利,不惜侵犯公众阅听权益,即俗语所言损人利己。只不过这种侵犯带有较强的隐蔽性,往往被人们忽视。因此,深入研究媒体在广告刊播中的道德操守,对于更有效地规范我国的传媒业、广告业,使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重识广告传播伦理。伦理关乎正义与善恶,是社会成员之间交往和沟通的道德准则,它以一种非强制性的力量对人们的各种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和法律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传播即伦理”观念的确立表明:传播行为必然会伴随产生相应的传播伦理。①广告传播作为一种同时涉及经济、文化和宣传作用的行为,天然渗透着伦理道德的影响。广告传播行为中产生的道德准则,即广告传播伦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构起人类伦理演进的"三阶论":前道德、二元道德与超族群道德,并以此为理论尺度,观审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的伦理演进。发现中国神话具有较为早熟的伦理形态,而希腊神话则还表现为伦理失缺状态。同时指出,造成这一巨大伦理反差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农耕文明与希腊的海耕文明。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功利的,其终极判断标准是保障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的增加,而广告道德标准的建立必将受到这一道德终极标准的约束与考量。影响广告伦理决策的因素,则包括伦理问题本身的特征、决策者个体及外部环境因素等三个方面。完整的广告伦理决策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考虑:广告实践中存在的伦理事实、伦理批判的依据、伦理决策实施者、受益者、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11.
广告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从广义上说广告道德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广告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而且是对除广告受众以外的一切与广告活动发生关系的参与者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具体到广告传播活动,因其是商业文化的载体,反映着一定时期的商业文化趋势,也就不可否认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广告同样应被置于社会伦理环境中去思考和评判。现今广告失范现象广告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具有社会效益和传播效益,但广告本质上是为了推销,最重要的是让广告主满意、消费者感兴趣、产品销售出去。  相似文献   

12.
崔书颖 《今传媒》2010,18(9):52-53
道德是功利的,其终极判断标准是保障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的增加,而广告道德标准的建立必将受到这一道德终极标准的约束与考量。影响广告伦理决策的因素,则包括伦理问题本身的特征、决策者个体及外部环境因素等三个方面。完整的广告伦理决策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考虑:广告实践中存在的伦理事实、伦理批判的依据、伦理决策实施者、受益者、方式方法及预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真实、公平、公正和关爱,是构成广告德性的主要意义范畴.广告的道德价值表现为广告自身向善的维持力和对受众观念及行为的影响力.广告德性的价值实现,要依赖广告活动的自律和法规管理的他律,在正确的经济秩序和恰当的制度保证下,广告活动遵循的伦理准则和追求的伦理目标,将使广告主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算法生成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它的伦理研究对完善社会道德伦理标准、社会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设计/方法]回顾算法生成技术的发展,在文献调研、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算法生成技术的局限性,结合道义论伦理学分析算法生成技术的价值和伦理问题。[结论/发现]算法生成技术应用具有经济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它的价值造成创作者对自身能力担忧,挑战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因此,算法时代下需要有效的治理模式。[创新/价值]结合道义论伦理学,从平等和自主权的视角出发,审视了不同创作者应用算法生成技术的伦理争辩,提出在未来算法治理中需要在社会机制上以“分配正义”为原则,在责任归属上以“责任平权”为共识,在教育培养上以“算法素养”为要求,多主体协同对社会成员进行价值引导与宣传,以共建规范、秩序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浅议传媒伦理研究中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  杨纯 《新闻知识》2006,(9):57-59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传媒伦理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核心概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传播伦理”和“传播道德”、“传媒伦理”、“广告伦理”和“广告道德”以及“网络伦理”和“网络道德”。在这些研究中,特别是以“传播伦理”和“传媒伦理”为核心概念的研究中。其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极其相似。笔者试图探讨一下这儿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伦理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伦理建设应包括三个基本内容:一是建立起高尚的职业行为价值目标;二是建立合理的图书馆职业行为规范,防范图书馆员工行为失范,并作为评价图书馆员工职业行为的道德依据;三是建立馆际协作和社会交流机制。实现图书馆伦理的作用就要掌握伦理建设的着力点,即必须处理好伦理主体的利益关系,准确寻求利益平衡和价值统一并最终形成伦理共识。图书馆伦理建设应从道德自律和制度驱动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一个具体的广告实践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无不涉及要素、流程、层次和利害关系人等四个维度.因而,在广告与伦理双重视域下搭建相对完整的的理论架构,是进行广告伦理批判实践的基础.广告伦理的基本构成要素由广告道德活动、广告道德意识和广告道德规范三个要素构成;广告伦理发生和应用的环节则由广告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媒体...  相似文献   

18.
近期发生在公共领域的一些无视规则的事件格外刺目,引发舆论普遍谴责。高铁和公交上公然"霸座",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等等,行为主体公共领域规则意识缺失现象凸显,其中成因值得我们持续关注与深思。从传播学视角探析公共空间规则意识缺失缘由,利用媒介环境增强主体规则意识,有利于将制度化的规则理念无形中内化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与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9.
陈娟 《大观周刊》2012,(47):36-36,14
仿拟作为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修辞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广告语言,其背后有深刻的语用学依据.从关联论的视角对广告仿拟话语进行研究,能使人们更清晰地把握其内在深层机制,了解广告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20.
在广告专业化进程中,真实始终作为核心伦理要求,对不同时代的失真广告予以规约指引。广告话语失真主要归因于广告活动主体的不当行为:广告主通过虚假谎言、遗漏回避、混淆歧义、夸大吹嘘等手段有意欺骗误导消费者,其主张违背客观事实;消费者由于认识能力局限,被消费幻象迷惑,沉浸于“信息茧房”和超真实拟像中,对广告的理解产生偏差。鉴于此,在真理共识和对话伦理取径下,真实话语要求广告主与消费者充分发挥自身交往理性和交往资质,使用真实、真诚、正当、可理解的话语开展道德主体间对话,以解决失真广告的伦理冲突,达成道德共识,促动广告伦理关系向积极互动、双向动态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