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新闻传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从民生新闻来看,更是具有中国特色,因而有必要对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分析,进而能够为我国的新闻传播更加科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以民生新闻为重点,分析了我国民生新闻与国外民生新闻的不同之处,最后就如何强化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旨在为推动我国新闻传播步入更加科学化、持续化、健康化发展的轨道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史演进的三大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昆 《新闻大学》2008,1(2):60-65
新闻传播史规律是新闻传播发生、发展及其演进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深藏于新闻传播现象背后,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特点。一部新闻传播史发展过程,在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媒介及其与环境的互动等方面,不仅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纵向演进和横向发展的辨证统一,而且在时间的推动下,新闻传播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水平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其在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从而实现新闻传播螺旋式的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2020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守正创新,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学术成果,同时各领域展现出新的研究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研究渐成热点;晚清新闻传播史研究开拓新思路;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扎实推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延续周期性反思特点;新闻传播思想史重视观念、语词研究;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著作成果显著;新闻传播史研究范围持续扩展。  相似文献   

4.
网络新闻真实性的评价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钰 《新闻界》2000,(6):23-24
网络新闻的发展势头日趋强劲,一方面, 2000年 7月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网民数已达 1690万,比之 1999年底的 890万与 1998年的 210万,不能不让人有网络时代突飞猛进到来之感;另一方面,传统强势新闻媒体纷纷扩张各自的网络建设。从新闻传播的传受方看,传者越来越成熟,受众越来越普遍。这充分显示出新闻竞争已经确实迈入网络领域。   在日趋激烈的网络新闻业竞争中,一个最令人关注的问题就是网络新闻的真实性。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追求快捷、传者分散甚至匿名的网络新闻传播中,这一问题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5.
程玲 《新闻采编》2000,(5):14-15
社会新闻是新闻传播中的一个古老门类,远在口头传播时期就已经广泛存在于社会传播之中,在近代新闻史上,旧中国的社会新闻虽然不免泥沙俱下,但在报刊、广播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一度曾经十分活跃。解放后的几十年中,社会新闻在我国命运多舛,曲折坎坷,时有时无,几起几落。尽管新闻界和其他社会人士对它存在着不同看法,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态势来看。社会需要它,人民群众需要它,社会新闻这棵老树焕发新枝,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方面发挥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既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符合新闻传播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6.
2019年中国正式进入5G时代,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与传媒发变革时代的发展交相辉映,涌现出一大批新闻传播史研究成果。综观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体现出以下特点:新中国70年、“五四”运动100年,周年性反思特征明显;报刊报人仍是研究重心,报刊阅读史成果涌现;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持续升温;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亮点突出;新闻图史研究继续受到关注;2019年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在坚守与创新中,研究的外延不断拓展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昆 《新闻大学》2007,3(2):30-35
新闻传播史呈现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一个完整、混沌的系统结构。要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对这一混沌的整体进行解析。合理的解析是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或子系统: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传播观念。它们彼此依赖,相辅相成。其中,新闻传播事业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新闻传播制度则相对地比较滞后,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新闻传播观念虽然是主体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的反映,但是科学的观念能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设计的指南。要解构披着历史外衣的政治与社会神话,必须建构起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和新闻传播观念彼此交融的统一的三维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学以其丰富的语言形式、多样的叙事结构和极强的表现能力被新闻工作者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新闻写作之中,使新闻报道更加鲜活,更加符合当代中国新闻受众群体的审美需求;而新闻报道收集的真实案例也为现代文学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创作素材.因此,现代文学与新闻传播的发展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闻传播手段的更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新闻传播手段的不足,因此,当今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互联网查看新闻.2009年1月13日,CNNIC在京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和本省媒体的横向比较,还是和全国同行的纵向比较,目前黑龙江电台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营销力都毫无疑问空前地具有竞争力,而且外向扩张的势头越来越迅猛,可谓百业正举。与此同时,作为1.5亿广告收入强大支撑的新闻传播资源和新闻人力资源,也势必面临整合和扩张的要求,其目标是:将龙广电台打造成具有独家线索、独特视角、独到观点、独有语态的权威信息发布中心。  相似文献   

11.
赵振贵 《新闻界》2001,(3):50-51
世界进入新世纪、中国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和老龄工作受到空前重视的时候,老龄新闻的传播与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越来越多的老龄新闻中国于2000年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国家,而四川省于1997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行列。这个老年人群不但数量迅速增长,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文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他们比任何时期的老年群体都更能看(听)懂新闻,更加需要新闻。他们不仅需要各个年龄段共同关心的新闻,尤其需要老年人自己的和与老年人利益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的新闻,即老龄新闻。诸如,党和…  相似文献   

12.
2018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深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2018年10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发布《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意见提出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的总目标是:"建设一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新闻传播专业点,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后期,策划悄然进入中国新闻界。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指的是媒介新闻编辑在传播过程中所从事的决策与设计性工作,以及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等。策划的目标是实现对媒介新闻资源的最大发掘与最佳配置,从而实现新闻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6》 开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之先河,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学生以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相对低成本的信息获取平台:二是全方位呈现作为“力量关系网络”的新闻传播教育场域;三是客观书写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历史,为当世及后世研究者保存史料.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借助图片展示新闻主题。因此,新闻摄影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作用日益突出。研究新闻摄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景程 《新闻三昧》2005,(6):22-23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的十余年中,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快,中国的法制新闻有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因此,法制新闻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中所担负的功能,越来越不能让人忽视。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表现形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的今天,网络媒体集众多传统媒体的特点于一体,以其快捷、方便、互动、广泛、容量等优势和特性,在公众视野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集合优势所显示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远远超出这些特性的简单相加。网络媒体在中国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国际新闻传播对一个国家塑造其国家形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国际新闻传播对塑造国家形象的影响,从日常新闻和突发新闻两方面展现了目前新闻播报的现状,并以中国时政新闻传播为例,分析在目前中国国际形象塑造方面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建设国际传播能力的理念由“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努力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进阶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理念、对象、模式和方式上有所调整和转变通过阐述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型,分析了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在转型过程中取得的成就、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闫昌  张明明 《新闻世界》2012,(6):232-233
2004年5月29日-30日,中国首届视觉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此后视觉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视图时代”也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新闻图片作为一种带有特殊功能的表现形式,在新闻事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或许可以将新闻图片作为一种独立的传播形式给予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