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复习课的论述不是很多.复习课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二是熟练技能,形成能力,提高正确率.三是发展思维,在复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22.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复习课的论述不是很多.复习课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二是熟练技能,形成能力,提高正确率.三是发展思维,在复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  相似文献   
23.
24.
一、引导回忆整理"统计"的知识 统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先要收集和分析数据,再做决定.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25.
【前测与思考】 笔者翻阅了北师大版教材,发现乘法分配律早在二年级学习乘法时就已出现,此后也不断地在练习中进行渗透,说明编者在解决这一学习难点上花了很多心思.也说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并不是一张白纸。那么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到底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先对两个班108个学生做了前测,一共有三道题:  相似文献   
26.
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语,因为说了很久.不仅很久,而且说的层级越来越高.作为一个教育人,应该很认真地在自己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做到.做到一点是一点,持续地做.  相似文献   
27.
曾经有位教育先哲感叹:为什么,成千上万的教师在努力工作,却不能使我们的课堂是生动的、活泼的?更有许多普普通通的家长们在疑问:学习真的需要这么辛苦吗?可是问完了,还是告诉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是缘于这种质疑和拷问,我们进行着新课程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28.
[前测与思考] 笔者翻阅了北师大版教材,发现乘法分配律早在二年级学习乘法时就已出现,此后也不断地在练习中进行渗透,说明编者在解决这一学习难点上花了很多心思,也说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并不是一张白纸.那么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到底有多少了解呢?我们先对两个班108个学生做了前测,一共有三道题: (1)请你用两种方法求下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相似文献   
29.
<正>平均数,在学生的数感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学习平均数之前,学生所接触的数都对应着物品,具有实在性,而平均数则既可能是一组数中现成存在的,也可能是一组数中不存在的。它反映的不是物的多少,而是一组数的整体水平。这种发展,对学生的数感成长而言,其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因此,在小学数学界,我们一直将平均数的认识作为一节  相似文献   
30.
具,发出很大的声音……尽管教师想控制课堂,不停地发出口令,要求大家安静,但老师的声音早已被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叫嚷声淹没了。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的良好愿望与实际课堂表现事与愿违呢?是教师在理解“自由”过程中出了偏差。自主≠自由,课堂中的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完全放纵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