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13.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人文精神缺失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它是一种片面地重实用或片面地把万物归结为使用对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表现。要在哲学领域或精神层面倡导把他人他物看作是和自己一样的主体性存在。实现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的转变,最终实现二者的融合,并以此引导我国理工科大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同源、共生、互融。  相似文献   
14.
终身学习与人格培养与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身学习”的提出,不仅改变了国际社会的教育观念,实际也正改变着现行的教育体系。把人格的培养与养成拓展到人生的整个时空,使每个人在持续的教育和学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充分展现其人生价值,形成真善美的完满人格。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给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及改革提出了挑战.本文基于新课改理念视角,对传统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6.
论乡村教育运动对科教兴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黄炎培、陶行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和救亡图存的良好愿望,从城市步入乡村,不仅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而且开展了独且匠心的乡村教育实验。这在当时,虽然因存在只求改良不图革命的致命弱点而不能达到救民于水火的目的,但是他们对乡村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际运作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今日的科教兴农仍不乏启迪意义。启示之一:通过教育改造乡村怎样才能改造中国、救亡图存呢?这是许多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努力思考求解…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晏阳初、黄炎培、陶行知、梁漱溟等为代表的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救亡图存的良好愿望,从城市步人乡村,不仅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而且开展了独具匠心的乡村教育实验。这在当时虽然因存在只求改良不图革命的致命弱点而不能达到救民于水火的目的,但是他们关于乡村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际运作仍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今日的科教兴农不乏启迪。现仅就以下几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8.
刘恩允 《山东教育》2002,(29):47-48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上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及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在课堂上问题行为是难于避免的,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冲突对立,课堂纪律无法维持,课堂教学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压力,所以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确保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一、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具有普遍性,不仅表现在后…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研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当今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已严重阻碍了高校科研发挥创新知识、发展科学的职能 ,文章在充分地认识和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切实改革现行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引起人们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本报告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状况及表现形式,从教师职业、社会因素、学校管理、教师自身等方面探讨其成因,并从观念和措施入手提出维护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