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教育是有关生命的教育,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生命教育的出现是为了应对社会道德危机,解决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社会事件。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引导人们充分体悟人生的意义。其途径有生命教育课、综合科和渗透式教育。未来我国生命教育应该清楚地界定其实质和范围,加强实证和应用研究,改进其途径和方法以及完善生命教育的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32.
增值性评价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评价模式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它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智力、情感、能力、实践以及所处情境等因素的不同,关注的是学生从学校教育中要获得发展、有所成长,强调的是在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成长。学业发展增值性评价有利于师生和学校的发展,是一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方式。在小学开展学业发展增值性评价需做到:建构了学业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增值性评价手册;关注增值性评价的发展效益。通过小学生学业发展增值性评价的实践探索,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学生发展自我能力,家校实现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33.
运用《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自编《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1247名小学生作心理素质团体测试。路径分析结果表明:(1)整体上看,小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是:认知、个性对学业成绩起直接作用;适应性通过认知、个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作用。(2)从学业成绩分组来看,对高分组的小学生而言,个性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认知和适应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影响;对中等组的小学生而言,认知、个性、适应性都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对低分组的小学生而言,认知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个性、适应性对学业成绩有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4.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而教学设计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功能发挥的核心和前提.文章重点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步骤,包括确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准备和确定教学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具体阐述在教学操作环节中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设计整体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广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5.
希望感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学者斯奈德提出了希望感的概念及理论模型,希望疗法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高学生希望感的一种疗法,它对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实施希望疗法时要求学校和家庭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注意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6.
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自编的问卷对4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不高,其中情感承诺最高,继续承诺最低,规范承诺与理想承诺处于中间水平,且二者差异不大。从性别来看,男大学生的继续承诺、理想承诺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情感承诺、规范承诺极显著高于女大学生;从专业类别看,文科大学生承诺水平最低,极显著低于工科、医科大学生;从年级来看,一年级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极显著高于大学三年级。填报高考志愿的自主性程度、志愿录取与志愿填报的符合程度、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入学后的专业学习成绩、学校或学院或班级对专业思想稳定性的重视程度及应对措施等方面的情况不同,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37.
本文首先从学生品德不良的概念、类型、特征和有关影响因素以及预防和干预五个方面对国内学生品德不良研究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然后就国内对学生品德不良研究存在的问题做了介绍,最后对国内对学生品德不良研究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38.
39.
为探究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开展相应的学业心理辅导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采用周步成等人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调查220名农村留守初中生,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究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其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总体健康状况与学生的数学成绩、英语成绩及三科总均分呈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孤独倾向、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三科总成绩的变异;孤独倾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语文成绩的变异,孤独倾向和对人焦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数学成绩的变异,对人焦虑和孤独倾向可以用来解释学生英语成绩的变异。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40.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金钱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所代表的心理意义要远远超出其现实的经济意义。金钱态度是金钱心理的核心命题,对其结构和测量的研究来源于西方,主要有金钱语意差异量表(Money Semantic Differential,MSD)、金钱态度量表(Money Attitude Scale,MAS)、金钱伦理量表(Money Ethic Scale,MES)、金钱重要性量表(Money Importance Scale,MlS)以及国内研究者借鉴西方编制的相关问卷。借鉴前人研究成果、总结经验,进一步研制严谨精密的金钱态度测量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