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按照文献合成了两种稀土(La,Sm)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六水氯化钐)、邻菲罗啉、硫代脯氨酸及其配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两个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  相似文献   
22.
首次合成了镝和硫代脯氨酸、水杨酸的固体配合物,通过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其化学组成为[Dy(C7H5O3)2(C4H6NO2S)]·2H2O.通过恒温环境溶解-反应量热法研究得到配合反应的标准反应焓为261.29±0.87kJmol^-1,并计算配合物298.15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2780±3kJ·mol^-1.  相似文献   
23.
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四种稀土硫代脯氨酸(tcH)邻菲啰啉(phen)三元固体配合物,并时其用EDTA配位滴定分析、红外、紫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摩尔电导测定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成键特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tcH)3phenCl3·3H2O(RE=La,Ce,Nd,Sm).  相似文献   
24.
按照文[1]献合成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 K下,分别测定了七水氯化镧、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求出了298.15 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三元配合物[La(C9H6NO)2(C6H5COO)]·H2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25.
按照文献合成了三元固体配合物[Sm(C9H6NO)2(C6H5COO)]·H2O,通过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利用Hess定理设计了配位反应的热化学循环,并在常压298.15K下,分别测定了六水氯化钐、苯甲酸、8-羟基喹啉以及配合物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热化学原理求出了298.15K时,配位反应的反应焓;并进一步计算出了[Sm(C9H6NO)2(C6H5COO)]·H2O三元固体配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相似文献   
26.
高校团委推优入党工作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荐优秀团员入党是团组织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由共青团的性质所决定的,在高校,推优工作尤为重要.推优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理顺推优各个环节,形成科学、系统的推优制度和准则,以保证"推优"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健康进行.  相似文献   
27.
科技期刊的发行渠道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邮发渠道是一种“古老”的渠道方式,存在较多的弊病,科技期刊生产者不能从这种发行渠道知道自己的订户究竟是谁,由此产生用户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脱离,不利于科技期刊的经营。从理论上分析得出:集约化发行所具有的优点,是将来科技期刊发行的希望。  相似文献   
28.
对流传热系数α是对流传热的难点 ,它的求算常采用半经验公式 .针对流体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的两个关联式作了进一步探讨 ,明确了其校正项  相似文献   
29.
一、引言2 1世纪的英语教学 ,必须是科学的、现代的英语素质教育。语言学家们主张 ,在教学中应广泛地让学生参与 ,积极思考 ,亲自实践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但如何把这些理论付诸实际教学中呢 ?这成了摆在外语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笔者数年来一直教高中英语 ,深感在教学中注意创造思维的训练技巧 ,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为此 ,在日常教学中作了必要的实验和探索。下面是如何利用 SEFC教材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些做法。二、创造思维训练的内涵创造思维 ,指的是人们…  相似文献   
30.
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学习的"双师型"教师,是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推行专业综合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前提,分析"双师型"教师内涵,探索可行的培养途径及其考核评定办法,有利于提高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