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吴举宏 《师道》2009,(1):13-13
今天照例浏览了一下“北郊论坛”,突然眼前一亮,“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网名)所撰写的《教育——请让学生远离(读者)式的感动》赫然进入眼帘。文中写到:“初中时,一天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读了一篇《惊心动魄的两小时》。文章描述前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在飞船坠毁前两小时是如何不顾个人安危,将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向最高领导人汇报研究成果,最后用几分钟的时间告诉女儿:他的飞船中因为地面计算少了一个小数点而将失事,他叮嘱女儿要认真学习。整个过程对全苏联进行了转播。  相似文献   
72.
吴举宏 《生物学教学》2009,34(12):24-25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演示中有关对象与背景的艺术处理、设计与过程的优化处理、重点与难点的彰现处理、意外与事故的紧急处理等策略。  相似文献   
73.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文理分科表现为多种形式,造成这种高中文理分科格局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社会背景的因素,还有教育内部的问题,从理性层面分析,高中“文理合一”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实行时切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74.
<正> 在西方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因而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并在变化的、丰富的情境中,不断被运用和发展。我们倡导情境教学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1)真实学习。传统教学中的所谓"情境",是人为加工形成的,是为固定的认知路径而设计的,因而是僵化的、机械的,或多或少地远离了现实。  相似文献   
75.
吴举宏 《师道》2008,(6):14-15
最近读了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题目是《活着有没有意思》,文章是作者王雷在两则报道下引发的深思。这两则报道是:《汕头特区晚报》报道,今年9岁的涛涛(化名),父母都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家庭条件相当优越。可是涛涛却似乎有点“生在福中不知福”,上小学三年级的他经常一个人发呆,不愿和小朋友一起玩。在和医生聊天时,涛涛甚至说出了“觉得活着没意思,还不如去死”的话,让他的父母感到非常震惊。  相似文献   
76.
<正>环视现代的国际教育,"问题解决"不仅已成为现代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而且成为各国课程目标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分。R·M·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学习划分为八种类型,其中"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作为学习的最高级形式。我国《生物  相似文献   
77.
国学大师陈垣从教70多年,任大学校长46年,对广大青年学者影响深远,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时任辅仁大学校长的他曾将中学毕业的启功安排到辅仁大学教授大学一年级的国文,并向启功传授上课须知,启功将其归纳为九条。现将这九条上课  相似文献   
78.
1.将四裸相同的植物幼苗按下图情形种植在琼 脂培养基中,请分析回答: 光 圃勾圃圃‘ 具有染色单体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 3.HIV的RNA逆转录形成的DNA整合到患 者细胞的基因组中,这样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 产生HIV的“工厂”。请分析回答: ▲H[V或T细胞浓度 A B CD (1)若只研究光对植物茎的影响,则选择的实验 是. (2)若只研究重力对植物根的影响,则选择的实 验是 (3)写出四个实验的结果:AB CD 2.下图为某高等动物个体产生的6个精细胞, 请分析后回答: A 沙丁二二… 妙卿⑩ A BC ⑩@⑩ 1 2 3 4 5 6 7 8 910 (1)曲线I中AB段形成的…  相似文献   
79.
教育生态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举宏 《生物学教学》2004,29(7):64-64,F003
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教育生态学是生态学原理在教育学中渗透与应用的产物,其核心思想回归生物学教学,会使我们这些位于教育生态学“源头”的人们产生茅塞顿开的感觉。本文拟以教育生态学的三个基本原理为线索,结合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实际,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0.
秋水仙素的诱导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水仙素是 1 937年发现的 ,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种子、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 ,分子式为C2 2 H2 5O6N。秋水仙素呈白色或黄色粉末或针状结晶 ,有剧毒 ,易溶于冷水、酒精和氯仿 ,难溶于热水、乙醚等 ,有效诱导浓度为 0 0 0 0 6 %~ 1 6 % ,一般以 0 2 %浓度效果最好。常被用作多倍体诱导剂 ,经处理的萌发种子或幼苗细胞染色体数会发生加倍。其诱导加倍的机理与微管、着丝粒的结构和特性有关。微管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的一种重要细胞结构 ,细胞分裂中纺锤体就是由微管组成的。微管管壁由 1 3条原丝纵向平行排列构成 ,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