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发现”对于新闻工作的意义,学界和业界都有论述。然而,以往的论述多附着于新闻敏感和采访业务的探讨之中。它能否成为贯穿整个新闻业务研究而又具独立性的一个学理范畴,学界和业界似乎还未曾进行系统的探讨。彭菊华教授所著《新闻发现学引论》,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学术空白。全书以“新闻发现”为焦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发现新闻作为新闻实务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它的科学内涵、战略法则、劳动对象、行动目标及动态过程,打通了新闻业务诸多核心概念,分析了记者新闻发现力形成的基础及把握的要领,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传播禁止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传播禁止是一种兼具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 ,构成中外传播史上一个重量级的理论命题。传播禁止的实际发生与存在 ,关乎方方面面而形形色色 ,通常属于当政者的权利 ,深深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 ,常常折射文化的国情与民俗 ,它是一种刚性的传播管制形式 ,其实效是有限的。传播禁止作为文化现象 ,有“建设性”的和“破坏性”的两大类型。建设性传播禁止祛邪扶正 ,有用于国家 ,有利于社会 ,有益于大众 ,有功于文化 ,有惠于后世。破坏性传播禁止禁锢思想 ,毁坏文化 ,愚化大众 ,乱世扰民。传播禁止作为命题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 ,它打上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烙印 ,为独裁统治所乐道 ;另一方面 ,它与传播自由相反相成 ,系于国家安全和社会规范 ,其规矩功能存而不废。如今 ,传播禁止在继续。信息社会的传播禁止应是有限禁止 ,以国家法制和社会法治的名义而行事 ,这是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关于培养21世纪新闻人才问题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培养21世纪新闻人才问题的调查报告吴高福,罗以澄,张金海,李卓钧在跨向21世纪的时候,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正呈现方兴未艾之势。而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政治的进一步民主化.以及经济建...  相似文献   
14.
大胆的突破     
大胆的突破武汉大学新闻系主任、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吴高福楚天电台大胆地突破许多传统观念的作法,打开了广播的一片新天地。他们的实践,为人们对广播事业的发展及新闻传播行为作出新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前提和依据。楚天台采取以主持人为主导、大板块、参与型直播式的节...  相似文献   
15.
“区域报业”发展构想中的“区域”与经济学意义的“经济区域”相重合,区域经济是区域报业的现实依据和物质支撑:区域报业也是区域经济的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因而我们提出的“区域报业”构想是在“区域”视野下,以经济区域为单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打破以省、地、市为单位的地域界限,整合报业资源,拓展报业市场,从而形成经济区域内的报纸产业集群的新的报业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