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6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广州市黄埔区成为教育强区后,提出了"强区更强,优质更优"的目标。教育局领导确立了更高的管理境界,各校校长通过管理方略论坛活动提高了治校能力和水平。下面一组文章反映了他们的治教治校心声。  相似文献   
22.
开放源码和开放课件已经成为软件开发和高等教育的国际现象,两者对计算机教育产生的影响更加引人关注。本文概述了开放源码和开放课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对两者的异同之处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比较研究了开放源码与开放课件对计算机教育产生的深刻影响,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考。  相似文献   
23.
公款境外赌博犯罪危害极其严重,且难以治理。在众多有关犯罪生成与治理的研究中,从法经济学角度入手的生成和治理理论赢得了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从法经济学上分析,公款境外赌博犯罪是因犯罪收益大于犯罪成本的个体选择所导致的病态社会问题。因此,提高犯罪的成本,降低犯罪的收益是治理犯罪的基本理路。而要达此目的,制度的有效引导、刑事政策的准确选择和刑事立法、司法的积极应对是当下所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24.
正一、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兴趣中教师的得意忘形只管乐如今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城市到乡村的学校,都把运用多媒体这一先进教学工具运用到教学当中来,其中用得较为广泛、最为教师熟悉的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对于"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这一句,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我们很难让学生集中精神去听课,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就很容易抓住中心词"可爱"进行教学。多媒体演示可以让学生一边聆听音乐,一  相似文献   
25.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发展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使得我国的新媒体发展在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升,使我国的信息传播途径和传播手段都有所改变,使得大众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内容。传统媒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但是仍旧凭借其独特的优势继续发挥着作用,因此媒介融合成为现如今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记者采访也要积极地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加以创新,在采访形式、采访互动等方面都要适当地进行变革,采访更多人民大众所关心的新闻内容,进而促进采访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26.
社区矫正是以社区为基础而展开的矫正罪犯的新的行刑模式和制度,社会力量参与罪犯矫正是社区矫正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力量作为罪犯矫正的“第三领域”具有其参与的优势。以民间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志愿者为中坚,社会力量循着行为规训、心理矫治、就业接纳和网络构建四大路径介入罪犯的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27.
通过调查,欠发达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数学)的现状可归类为高中学历偏低、肩挑管理重担等九个方面;其需求在对新课程理念的缺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知识不足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师:同学们,我们班的快速作文教学实验已进行了一年。大家想想,快速作文的要求是什么?生(齐):目不准斜视,头不准摆动,咬定青山不放松,心有灵犀一点通。  相似文献   
29.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分两大块,其一是阅读教学,其二是作文教学,这两大板块决定了教师教学风格的主要方面。而两大板块教学需注意的关键,我认为皆可用“三少”“三多”来概括。  相似文献   
3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而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审美教育来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就不能忽略语文课堂上“审美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