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3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66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据统计,1999年我国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举办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达到4.5万所 ,在校生573万人 ,而其中民办中学950所 ,在校学生27 3万人 ,与全国17000所中等职业学校1100多万在校生相比 ,这组数字并不大。但如果看它的增长幅度 ,却相当大:与1997年相比 ,民办职业中学学校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增长了37 5 %和48 4 %。由此可以看出 ,民办中等职业教育正在迅速崛起。据预测,到2005年 ,全国大约有4800万初中毕业生 ,届时 ,普通高中只能容纳2000万人 ,剩余的2000多万 …  相似文献   
22.
一、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企业立足的基础   因为只有向心力才能使企业员工产生共同的愿望.如果没有一个共同愿望来整合群体成员的志向,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来凝聚群体成员的精神力量,那么,这个群体的聚合结构将是松散的,亲和程度将是低效的,奋斗精神也是散漫的,自然,企业的立足基础也是脆弱的.没有凝聚力就没有归属感,而归属感是收归人心的粘合剂.企业的职工以企业的声誉为荣,为企业的兴盛而自豪,处处感受到作为一名该企业的员工而受人尊重,令人羡慕,他就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在这种归属感的作用下,他就心甘情愿为企业努力工作,与企业整合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企业的立足也就有了坚强的基础.   ……  相似文献   
23.
新课程改革是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场巨大变革,其主要目的是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它的实施将使基础教育从教育思想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两年来,本人作为课改实验者,参与了课改的各项工作,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周六研讨日等活动,  相似文献   
24.
语文学科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的课。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把语文课视作执教者智慧、激情和技巧熔铸而成的艺术品,走语文教...  相似文献   
25.
26.
医学期刊广告经营原则与策略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医学专业期刊作为一种特殊媒体,应调整办刊思路,积极主动地开展广告经营活动.探讨医学期刊广告经营的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27.
梅缘     
推开窗子,他看见了雪光下颤摇的梅。雪梅花开着雪一样的花沿着石径,拾起往日的足迹,枯萧的树枝间或抖落一丝冰凉的雪花。是谁呢,在低声地向他吟唱着小诗,又在向他倾诉着心事?  相似文献   
28.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以学习为主体的教育,其学习方式的灵活多样,学习手段的多元选择和学习支助的日趋完善,使其成为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佳选择,促进了继续教育体系的建立,推进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进程,多方位地提高学习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9.
责任     
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时,我们看到了那条东方巨龙正以厚积薄发的姿态准备着一个千禧的飞跃,于是人们的目光又不约而同地聚向下一代。似乎孩子是永远不会破灭的希望。所以,时代便赋予了当代青年一个光辉而神圣的责任。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