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最近几年来档案学博客开始陆续出现.国内的有“中国档案学研究”、“丁氏花园”嘲、“兰台家园”、“任大叔的博客”等,国外的有如“伦敦大学计算机中心数字档案馆博客(ULCC Digital Archives blog,da blog)”、“档案的下一步”博客(ArchivesNext)、档案里的悲剧(Archives Tragic)等.这种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的现代网络技术给档案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时代特点,为档案学界的学术交流、理论研究、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2.
本文结合国家灾备领域最新工作进展,对包括制定强制性档案灾备工作标准体系,建立区域性的档案灾备中心,加强对档案灾备能力的评估认证,参加政府主导的灾害保险,推进灾备文化体系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强化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的研究其实是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政策的回应与配合,当前我国档案信息资源规划存在着权力化的规划理念、单一化的规划内容、局部化的规划政策、内敛化的规划模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从管理体制、资源建设、法律制订等层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4.
文化民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在文化民生建设上,可以从构建完备的档案馆文化产品供给体系以及构建有力的档案馆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档案馆强化文化建设,对于重塑其文化形象,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一、柔性管理及其特点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式,以文化和情感为基础,运用尊重、激励、引导、启迪等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管理方法。它的主要特点:第一,在质的方面,柔性管理表现为模糊性。即人们的行为亦此亦彼寻求两个对立的极端值之间的、与现实问题相吻合的中间状态,力戒将问题极端化。它究竟向着哪一极发展,决定于当时的环境和条件。第二,在量的方面,柔性管理表现为非线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中投入的精力与产生的效果呈非线性关系,二是…  相似文献   
26.
27.
隐私政策作为档案网站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档案信息服务安全保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我国78个档案网站为研究对象,对其是否设有隐私声明,隐私声明的名称、位置以及内容等方面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我国档案网站隐私声明定位有待提高、形式有待规范、内容有待健全,可从提升隐私保护意识、明确用户体验导向、实现多元研制主体以及出台专项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档案网站隐私政策的体系化和人性化,增强其民主科学性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8.
借助叙事表达有助于提升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效能、讲述中国红色故事的能力。本文通过阐释将叙事表达融入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现实价值,并辅以案例分析梳理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中档案部门在叙事结构组织、叙事视角切换、叙事空间还原以及叙事体验优化中的现有行动。从树立核心理念精准把握表达层次、整合馆藏资源丰富表达内涵、融合时代元素创新表达形式三个层面入手探索优化策略,以弘扬社会正能量、扩大红色文化辐射范围与现实效用。  相似文献   
29.
30.
全面推进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对新文科背景下档案学科发展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格局作出的积极回应,有助于促进档案教育、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进阶式”发展。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科学阐述新文科视域下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深入剖析新文科视域下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存问题。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提出加强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坚持多方协同,强化档案课程思政组织保障;紧抓育人主体,夯实档案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注重内生外融,丰富档案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兼顾多重维度,完善档案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