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在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征程中,张謇是一个伟大的开拓者,是一个公认的英雄。但是,由于中国早期现代化环境的恶劣,以及主体自身的传统文化包袱过重,张謇又不得不扮演一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解读《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研究》一书,其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正是这种“当代史”的需要,要求张謇早期现代化实践的历史再度发言。  相似文献   
42.
国家民众间的徽州乡绅与基层社会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中国社会,国家与民众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权力空间。在徽州,基层权力空间由乡绅与祠党来填补。国家民众间的徽州乡绅与守族紧密相结合,担当起了基层政权的众多管理职能,从而实现了对地方社会的控制。  相似文献   
43.
地方或学校获得自主选用教材后,需要进行教材选用评价,以揭示待选教材的优缺点及其与本地区的符合度。为此,根据新课程的教材观研究了教材选用评价的标准,提出了5个一级指标,23条二级指标的量表,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科学评价与选用决策。  相似文献   
44.
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车福田唐力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这是面向21世纪时代发展衡量人才的标准,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教工作者新的共识。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开展人文科学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就尤其显得突出和任重道远。我国...  相似文献   
45.
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建构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46.
20 0 2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命题思路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出现了题目内容和形式的一些新特点、新趋势 .笔者把它概括为“实、活、精、新”四个字 .一、实“实”就是重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 ,引导同学们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强化知识的认知价值和社会价值 .2 0 0 2年中考试卷以考查同学们基础知识内容为核心 ,以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为背景或切入点的题目一般占试题量的 1/2— 2 /3,可见 ,题目在“实”上下功夫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从同学们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保护出发命题 .例 1 当你取回干洗后的衣服时 …  相似文献   
47.
生命     
生命在时空的隧道里繁衍穿行———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丑陋走向美丽付出的日子与收获的季节一样紧张而有秩序并让幸福的感觉溢满全身理想的种子扎根在现实的土壤时时积蓄向上的力量现实又因理想的存在日益变得丰满和多彩生命只是由于孕育出理想从而显得生动并爆发出灵气山是刚强与沉稳的象征水是温柔与灵活的体现而生命———是日月星辰的娇子是天地交融的结晶把生活中的酸咸苦辣冶炼成命运的交响人———才能挺立创造爱创造美生命———才有奇迹生命@唐力  相似文献   
48.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发展迅猛异常,逼使人们要求教师不能再满足于单纯地传授知识,不能再把学生看作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了。智育的实质和根本任务是“育智”,要达到育智的目的,最重要的就要教师指导学生怎样学习,从而使他们获得主动发现知识主动猎取知识和主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9.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符合化学学科自身特点的科学探究内容来支撑。因此,探究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程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本·必修 )化学第一册中《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过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混合 ,如图 1a,使木板上的水由于结冰而将烧杯和木板粘结在一起 ,说明此反应吸收周围热量。在进行该内容教学时 ,常因气温较高的原因 ,使冰与玻璃板结合不牢 ,甚至根本没有结冰 ,影响实验效果。(1 )实验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分析水的热容较大 ,凝固时需放出相对多的热量 ,这样才能将塑料板粘结 ,并能克服重力作用 ;同时 ,烧杯、玻璃板与外界直接接触 ,易发生热传导 ,则需要放出的热量就更加多了。因此在演示过程中 ,常会发生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