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每所学校对自身的教学质量都应形成合理的期待,制订适合学校实际的、规范的质量标准系统。基于学校层面研制教学质量标准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过程的理性水平;有利于优化教学评价,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水平;有利于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增强学校办学特色。在研制教学质量标准的过程中,学校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确立合理的标准期望,形成规范的操作程序,同时还要鼓励和邀请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学者、社区代表等参与到研制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12.
【案例】 G同学是一个文静、内向、勤奋的初一女生。期中考试,G同学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因此在班会上班主任把她好好地表扬了一番,并希望全班同学都能向她学习。听到这些话,G同学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可没过多久,G同学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她发现,每次班主任在班里讲学习的时候,几乎都会提到她,夸她学习是如何之刻苦,进步是如何之大。  相似文献   
13.
知识问题是课程的核心问题。"要考察一个时代课程所面临的问题,就必须深入分析这个时代所面临的知识问题。"事实上,语文知识一直是语文界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都基于各自的研究立场和视角,对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首先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师德培训是教师习得道德知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的重要途径。审视当前我国各地开展的师德培训情况,存在问题却是不少,严重地影响了培训的效果。笔者认为,基于当前师德培训的现实状况来探讨其解决策略,对我国的师德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践性学识与教师的自我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形成的实践性学识,它所独有的特质使其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教师的自我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追求自我实践性学识的形成与丰富,做一名“反思性实践家”。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课程理解、课程意识、课程立场、课程权力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究竟教师与课程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教师的课程理解,教师应该怎样理解课程,教师能否成为课程的一部分,教师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课程资源,教师是否拥有课程权力并应该拥有哪些课程权力等等。深入探讨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也影响着国家和地方的课程政策和学校的课程制度。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刊编辑部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教学论专业博士组织了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以教育质量观为基础所规定和设计的学生课程学习活动所应该达到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水平。每一个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质量都应形成合理的期待,制订出适合学校实际的规范的质量标准系统。中小学研制学业质量标准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基础理论的阐述、学生学业表现标准的描述和评价工具的研制。学校在研制学业质量标准的过程中,应树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观、确立合理的标准期望、形成规范的操作程序,同时还要鼓励和邀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学者、社区代表等参与到研制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人才及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基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总署确定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点书系”之一的《中国基础教育60年(1949—2009)》(以下简称《基础教育60年》)的出版,对进一步深化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和全面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学业质量标准与课程标准的相容性 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与学科课程标准应具有一致性、相容性和适应性.一般来说,课程标准的主体部分是课程的内容标准,因此,课程标准应将学生学业质量标准隐含于内容标准以及学习活动建议之中.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侧重点不是课程设计,而是评价标准设计.因而,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重心在于对学生学习活动应该达成的成果的设计、评价标准的设计和评价方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价值观是关于基本价值的一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人们在处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怎样为好、怎样为坏,以及自己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等等时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人们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主要由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状况等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