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教育   1120篇
科学研究   601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4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81.
回顾45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期刊的发展情况和积累的基本经验,展望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2.
一、课题的提出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以高中课改为中心拉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施已在包括我省在内的十个省市实施。这次课改把教师推向了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前沿。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承认教学是科学,必然承认“教学有法”,  相似文献   
83.
2008年3月3日和3月5日,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分别在北京开幕。在海内外媒体普遍将视线投向全国"两会"在"换届之年"的新作为和新气象的时候,对"十七"大召开之年的中国社会进行全盘梳理无疑也是意义重大的。而作为"百年大计"的教育问题,更是由于关系到国运之兴旺,民族之发展,需要我们给予理性回望,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未来规划与期待。  相似文献   
84.
理性的惆怅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民族。“自古多情伤离别”,且看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悲伤情调,或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珍重嘱咐,抑或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都流露出古人重情、感性的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人发现,以理性处世能保持冷静,不会因一时冲动而乱了方寸,因而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活、把握快乐。于是,理性在和感性的交锋之中,渐渐占了上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理性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甚至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难题,可是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相似文献   
85.
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巩固原有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业务素养的基础上,还要求编辑具有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数字版权素养和整合思维。  相似文献   
86.
87.
88.
89.
自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量和影响的统计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国科技论文发表趋势和状况。国际论文的统计源自国际权威检索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 、《工程索引》(Ei)、《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原ISTP)、Scopus数据库、《医学索引》(MEDLIN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国内论文的统计采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987年建立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该数据库目前收录1994种中国各学科重要科技期刊,即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文按中国论文数在世界所处位置及影响、中国国际论文被引用和收录的情况、表现不俗的中国论文、中国国内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情况、中国科技论文的国际合作情况、社会科学论文统计情况等部分公布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90.
[目的/意义]由学术不端行为发酵、演变而来的重大负面学术事件(Major Negative Academic Events, MaNAE)给学术共同体、学科发展甚至国家学术声誉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现有研究缺乏对MaNAE产生、扩张及消退的演化过程与参与主体行为机制的深入探讨。[方法/过程]针对MaNAE的多主体、多要素及复杂、动态演进的特征,文章借鉴《理想国》的洞穴之喻,探索性地构建了洞穴之喻(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AoC)理论模型,辅以描述性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类统计分析方法、全文引文情感分析方法以及内容分析法,展开对MaNAE的量化研究。以安维萨心脏干细胞造假事件为例展开单案例纵向时序研究,基于事件核心人物产出分析学术洞穴演化过程,基于政府基金支持的变化分析反馈效应,基于学术共同体情感分化探讨洞穴演化机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AoC理论模型较好地阐释了研究问题,为负面学术事件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阐释框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