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许友超老师执教的"议论文升格指导"一课,以"比喻论证"为中心内容,以审美的态度来观照作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各个层面的升格活动,在师生互动中审美地发现、发展和提高。有限的课堂,却打造了师生"美美与共"的审美语境,构建了生机蓬勃的作文生态。以下是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点。一、大题小做,层层深入语文教学中,阅读有按主题分类、按文体分类等体系,写作却缺乏自成体系的课程,作文课常常因为内容宽泛而陷于大投入、低收益的尴尬处境,成为食之无味  相似文献   
22.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文思想包括七个方面:师生平等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思想,崇尚“实干”的思想、学以致用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开放式教学思想。孔子的这些人文教育思想、是我们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继承和发扬的。  相似文献   
23.
话题作文虽然有其命题方式的独特性,但它也有一般作文规律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避免话题作文的失败呢?笔者特提出以下对策供同学们参考。一、不可忽视审题不少人误以为话题作文打破了审题方面对学生思想的禁锢,学生不会再发生因为走题而失分现象,事实并非如此。诚然,话题作文较传统的材料作文,扩大了学生立意取材的范围,给学生在体裁的选择等方面以更多的自由。然而,这并非说不需要审题。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1999年高考作文题),确实选材立意限制较少。以立意而言,可以写“移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益处,也可以写“移植”能给个人和社会带…  相似文献   
24.
天道酬勤     
光阴荏苒,回首已是中年。屈指算来,二十年讲台生涯,实在辛苦。任花开花落,寒暑易节;任人世代谢,鬓生白发,我教书、读书、写书不辍,远离尘世的富贵繁华。45岁生日时,女儿问我人生的格言是什么,我戏改流行歌词云:“辛苦走一回。”是的,我走的是一条人生辛苦之路,而且今后还将走下去。  相似文献   
25.
备课写教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检查教师备课也成了学校教务部门的常规工作.不过,我们认为,这种常规的备课固然重要,但仅仅局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主张组织教师"备大课".  相似文献   
26.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还有长江最最母性的鼻音从高原到平原鱼 也听见龙 也听见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还有我 还有我的江海在呼啸从早潮到晚潮醒 也听见梦 也听见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从A型到O型笑也听见哭也听见[品读] 《民歌》,不愧为反映台湾人民对大陆的思恋之歌。海峡深深,自然的、人为的,阻断得了人们的往来,但阻断不了人们的思恋。此诗写于1971年12月28日,此时两岸关系空前紧张,但作者却写出洋溢着故国恋情的作品,这便…  相似文献   
27.
高度的道德责任感是跨世纪青年教师的必备素质江苏省东海县白塔中学孙汉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即将到达21世纪的驿站。未来的世纪,对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团体乃至个人,都预先提出一个个严肃的课题。对于教育界的跨世纪的青年教师,未来的世纪要求他们承前启后,继往...  相似文献   
28.
潘肖珏在《公关语言艺术》一书中记载了上海20路车一位电车售票员的独白: “亲爱的乘客,下一站是‘大光明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要到了。要在‘大光明电影院’下车的乘客,请准备下车。”售票员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重复了三遍“大光明电影院”这一短语。这是售票员的职业特点决定的。唯其如此,才能使乘客们“心中有数”,不至于坐过了站头。这种重复是必要的,它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由此,想到了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与售票员的语言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教师上课时为了使学生不错过“知识点”的站头,也需要强调。当然,教师的强调方法并非只有重复一种。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调动多种强调方法,既  相似文献   
29.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品读】鹧鸪天,一曲爱国英雄的暮年悲歌。刘祁《归潜志》说这首词为辛弃疾“退闲”时作。辛弃疾志在抗金报国,谁知报国无门,横遭打击,被但心中块垒却是消磨不尽的。偶然有客人大谈功名事业,又勾起了他的沧桑之叹……词的上阙追忆青年时代的得意经历,激昂慷慨,声情并茂,活现了一位少年英雄的形象。“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壮岁”句追述了当年在耿京幕下运兵麾将的抗金业绩,“锦”句则艺…  相似文献   
30.
“司马牛之叹”一语源出《红楼梦》中薛宝钗之口。这里,我们先看她与林黛玉对话的原文:黛玉叹道:“……我又不是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嫌着我了。如今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宝钗道:“这样说,我也是和你一样。”黛玉道:“你如何比我?你又有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