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737篇
科学研究   33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7篇
综合类   10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6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普及与提高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及与提高关系的再认识金季春一、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毛泽东同志1942年5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论述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提出了“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的著名论断。这人论断后来成了我国体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国家体...  相似文献   
102.
中国体育观众整体性偏向现象及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观众整体性偏向是指我国体育观众整体在对体育项目观赏方面表现出对几种体育项目的集中偏向,呈现出少数体育项目拥有众多体育观众而多数体育项目无人问津的局面。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项目本身存在的差异;二是经济因素的制约;三是大众传媒的影响等。整体性偏向对我国体育项目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为改善这种现象我们应从媒体引导、政府的合理规划、学校及各种民间组织的宣传培养等方面加以调整,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3.
德国是一个拥有高效率农业生产的国家,其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与农业职业学校培养的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农业从业者密切相关。在对农业职业学校教师的选拔、培养、任用和再培训等方面,德国的做法和思路非常有特色,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4.
由于绩效考核结果与随后的奖惩措施相联系,反馈沟通又具有一定的批评性,所以既敏感,又必不可少。为此,分析了缺乏绩效反馈的原因,导致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维护自尊、加强自信,提高有针对性的反馈,使员工参与反馈,注重直接反馈,等。  相似文献   
105.
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新闻报道不但需要鲜活通俗,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准,需要一定的经济高度,即通俗与专业相得、专  相似文献   
106.
SAA4961是一种 NTSC/PAL制兼容的 3行自适应梳状滤波器 .其特点是输出亮度信号不需要通常的色度陷波器,增加了亮度信号的带宽,可以有效消除"色串亮"和"亮串色"等现象,大幅度提高彩电的清晰度 .  相似文献   
107.
2006年11月20日,李元昌农村教研师培经验交流会在吉林省德惠市召开。会议开幕式由德惠市市长致辞,吉林省教育厅向全省部分农村中小学赠送《李元昌教改思想与实践丛书》,德惠市布海中学校长王显坤代表受书。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教研部教研员李元昌教授作了题为《从教研教改基地校到县域三级教研网络》的报告。报告指出,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教研工作怎样促进农村教育向这个方向正确发展,是社会向教研部门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省教育学院从2000年开始,在市、县教研部门的配合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  相似文献   
108.
(一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是联结未知与已知之间的思维桥梁。正如巴尔扎克非常深刻地指出的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该归功于‘如何’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问题最能激励学生的思维。著名教学家布鲁纳认为 ,教学应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 ,使学生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形成过程而发展思维。这种探究性思维 ,起始于对困难或问题的认识 ,是围绕着解决问题而进行的。然而问题与问句不能划等号 ,只有具有一定内涵、一定思维性的“问句”才能称…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就复习课教学中实施”构图——交流”模式的网络图,及对于专题复习课、练习课实施“推荐——精讲”模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0.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阵地,其有效性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态度和发展状况。小学英语教学作为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学生刚刚接触的新学科,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结合新课程标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逐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态度和价值观,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