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学生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目标也出现了较多的转变,对中职学生的语文教学,更加侧重于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同时良好的口语表达也是衡量现代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的现状,并对口语测试实践做出了具体的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任鸿隽(1886—1961),字叔永,重庆垫江人。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曾在孙中山总统府秘书处工作,袁世凯掌权后,任鸿隽不愿在官场逗留,遂于1912年底,以民国"稽勋生"身份同吴玉章等人赴美留学。留美期间,1915年与同学创办《科学》杂志,并于同年成立民间学术团体——中国科学社。1918年,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获理化硕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东南大学副校长,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资料,分析了宋代武举制度的利弊,以及对以后武举制度的影响。宋代的武举经历了从唐代继承而来的单纯“尚武”甚至自荐的灵活方式,到文武兼备突出以德、才为重以及后期的重文轻武的不合理倒置选拔标准。打破了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等级用人制度,为赵宋王朝选拔了一批为自己服务的武将人才。但由于封建社会固有的制度缺陷,使宋代的武举制度不可避免的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但其在我国历史上正式确立了封建时期的武将选拔制度——武举制度。为以后的金、明、清时期的武将选拔制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思想和进一步完善的现实蓝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