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03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2008年8月8日至24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隆重举行.随着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益临近,从中国到世界各国邮政纷纷发行邮票,其势如星火燎原,汇合成普天同庆北京奥运的热烈景象.现撷取中外已经发行邮票的一些画面呈献给读者,共同感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喜悦与激情.……  相似文献   
72.
二战后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经过了多次改革,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改革更是统领当前世界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但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当前我国新一轮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73.
打破“有效教学”的技术主义和经济生产的思维方式,从教学的价值维、技术维和教育性的联结等属性加以综合建构。成为未来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向。为此,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生活”语境与“教育生活”语境中“有效教学”的不同的特征与焦点,倡导要从“教学生活”中任务导向、关注效率、强化竞争、模式化和标准化的教学走向更为真实完整的“教育生活”中关注价值愿景、强调知识创造与交流、关注差异、鼓励思考与质疑、聚焦人际道德联结的教学,用一种关注儿童幸福与成长的教育生活的语言阐述了“有效教学”当下实现的实践价值与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74.
自办发行散论郝景江,候文富一、自办发行的作用过去,在新华书店独家经营的传统发行体制下,出版社只管出书,不问销售,缺乏经营思想,生产和流通、消费脱节。1985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图书市场萎缩。结果,一方面新华书店系统库存额大,资金周转困难,贷...  相似文献   
75.
本文提供1997年全国数学高考部分试题的不同于阅卷评分参考解答的一些解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投身文化市场是出版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侯文富图书作为一种商品,需要在文化市场上进行交换,以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出版社则要依据文化市场的变化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生产和再生产。因此,出版业如何投身于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77.
现代社会,手机已进入了千家万户。用手机发个短信,或捎个问候,或表达祝福,或幽他一默,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而要使短信生动形象、具体感人,读起来琅琅上口、过目难忘,修辞手法的运用必不可少。下面我们结合常见的修辞格对一些经典短信作一点分析。一、比喻 1、友情就像一坛老酒,封存愈久愈香醇,一句短短祝福,就能开启坛盖,品尝浓醇酒香;友情就如一轮红日,默默付出而无求, 一声轻轻问候,就是一束温暖阳光。  相似文献   
78.
79.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的“序”中指出:“近几年的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逐步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它要求考生对所学课程内容能够融会贯通。”“要把重点放在系统地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高考试题与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关知识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以1996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为例,谈谈高考试题与课本中典型题目之间的关系,供高中师生复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80.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教师和家长无不关心考生的竞技状态,而对于学生来讲,重要的是如何克服临考前的疲劳和厌考情绪。 考前疲劳及厌考情绪往往是由于考生在应试前相当一段时间内,周围学习环境不佳,精神压力过重而造成的。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