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正>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收中职校毕业生的工作(简称"对口单招")已走过27年的历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是与非、功与过的争议始终伴随。有人认为对口单招干扰了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不符合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也有人认为对口单招是满足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市场需求,办学方向不错。笔者认为对口单招方向不错,关键是如何做,如何做好,从而促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职业学校师资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的需要,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性,成为学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如何改进办学质量中的师资短板,已成为目前职业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多方联动,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13.
2021年刚刚兴起的“元宇宙”引发业界实践、学界讨论的热潮,也给武术发展带来了新启迪。为挖掘元宇宙对于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潜能,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对元宇宙概念、技术本质、应用情况以及元宇宙对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价值预判。从机遇来说,元宇宙将以其强大的信息技术集成能力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开辟新空间、提供新手段及创造新主体。从挑战来说,作为利弊同在的元宇宙也可能为武术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信息安全、身体解构、身份模糊及伦理失序等诸多挑战。武术与元宇宙的融合发展,将有助于实现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愿景,更好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图文并茂”是明代传世拳经图谱的重要特征和知识表达方式。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明代拳经图谱“图文并茂”实践展开研究。研究认为:①武术拳经图谱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图文并茂之理想,并在明代“礼下庶人”的社会背景下,以政治制衡、艺术熏染和文化互动为逻辑支点形成“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图文并茂格局。②其图文并茂实践不仅涵盖了因图图互构、文字点醒、图文互渗等内容而产生的“图文互文”,还包括由于图文分属不同符号系统而形成的“图文缝隙”。作为明代拳经图谱 “图文并茂”实践的一体两面,“图文互文”和“图文缝隙”相互作用,为中国传统文化呈现了一场“和而不同”的武术视觉景观。③立足“图像转向”视角,需重新审视明代拳经图谱中武技的视觉化保存,形象化呈现,神秘化赋魅的历史经验,旨在丰富拳谱研究的传统范式,反思“文贵图轻”的普遍观念,以期为当代武术图文实践提供历史借鉴,呼应当今“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止戈为武”公案展开字源学的考辩,认为:“武”字属会意字,“止”字作为“脚印”的象形字符,其原始赋义逻辑为“双止为行,单止为停”。故而“武”字的原义不排斥“止息干戈”的传统理解,并以“持戈”与“止戈”保持文化张力。武字的“止戈”命题暗含中国文化对于暴力的合理运用、规训和控制,也由此而“自性具足”地生发中华武德“勇-智-仁”核心结构。具体而言,其一,“以暴制暴”的“止戈”,生成武德首要前提之“勇”;其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止戈”,生成武德艺术品质之“智”;其三“有戈不杀”的“止戈”,生成武德德性伦理之“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