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嵇辉 《现代企业教育》2010,(24):175-176
小学生的诸多问题的主要来源主要集中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在学校教育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从课堂的前、中、后几个阶段培养;行为习惯方面需要从行为训练、全员育人和积极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做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教材观中,教材是教师的绝对权威,是不可变动的“圣经”,教师沦落为教材的“奴隶”,而且这种落后的教材现仍然存在于一些教师的头脑中,阻碍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进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在访谈教师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落后教材现的成因,提出改变此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人格是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必备素养,能够彰显教师的教育人格魅力。完善的教师专业人格能够诠释教育的本真,直接塑造、影响学生的人格长成与教学方法的抉择、教学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本次新课程改革注重了课程资源的生成性特质,这一特质从一个新的角度厘清新课程改革对于生成理念的“返魅”。从应然角度来看,新课程改革要生成生成探索,生成体验,生成知识与观念,还要生成信心与成功。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科技理性、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而在这三种理性下,人们对儿童阶段的存在价值的完全理解是渐进的,是发展的嬗变过程:在"科技理性"下,对儿童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它的缺位;在"实践理性"下的对儿童价值认识不清晰导致它的错位,直至最终在"解放理性"下的真正完整地生态地认识儿童价值而实现的归位。  相似文献   
16.
嵇辉  郭婧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1):113-116
在中国广大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已经日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并统筹"三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劳动力的科技素养,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才能把这沉重的人口负担化作巨大的人力资源,使阻力或为助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本文从宏观角度应加强政策、城乡的统筹,从微观角度思考资源、内容、形式、运作等方面的统筹.  相似文献   
17.
嵇辉 《文教资料》2008,(15):106-107
魏晋嵇康和法国思想家卢梭在中外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史上既是"孤绝者",更是伟大的推进者.他们促成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飞跃.从教育"元"视野的角度研究他们,却发现他们有许多相似.本文试从二者的身世、自然观、人性论、对传统教育及黑暗社会的批判等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是其规则培养的关键期,规则意识与行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养成过程。在幼儿的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养成过程中,隔代教养方式与其他家庭教养方式下相比较,存在着角色性、素质性、观念性、心理性和健康性等方面的缺位因素,进而对幼儿规则意识与行为的培养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